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尼德奥尔:继续执掌全球最大交易所集团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7日 01:57  第一财经日报

  宋冰

  大学毕业后,邓肯·尼德奥尔(Duncan Niederauer)选择的第一份工作是管理一家餐厅;大约三十年过去了,现在尼德奥尔的新工作是管理全球营业收入和利润最大的交易所运营商。

  2月15日,纽约泛欧交易所和德意志证券交易所两家交易所共同发布声明,宣布双方已经就业务合并事宜达成最终协议。合并后的集团在过去一年里合并营业额总和就达到了54亿美元,利润为27亿美元,年成交额预计将超过20万亿美元。

  交易结束后,在全面摊薄基础上,且假设所有德交所股票完成换股,原德意志交易所集团股东将拥有新公司60%股份,原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股东将拥有新公司40%股份。根据这样的持股比例,除了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董事会的另外15名成员将有9名来自德交所,6名来自纽交所。

  这艘在全球证券交易所合并浪潮中出现的新航母,其首席执行官正是现年51岁的尼德奥尔。德交所的首席执行官雷托·弗兰西奥尼则担任新集团的董事长。

  市场研究公司Silvia Quandt Research分析师克里斯蒂安·穆希克(Christian Muschick)评论称,从管理层看,由尼德奥尔出任首席执行官是很有意义的。

  不过,合并两家规模庞大又分别象征不同国家的交易所并非易事,美国民主党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就对此抛出问题,新交易所将由哪方管理以及如何命名?

  尼德奥尔坦言,对于像纽交所这样肩负着太多象征符号的公司来说,如何确定新公司名称是一个“在情感上相当艰难的决定”。他表示,希望能在今后一两个月内商量出一个合适的名称。

  新公司名称难产的压力并非只来自美国。很多欧洲人以泛欧交易所被纽交所收购后金融地位日益下滑为例,警告法兰克福的金融地位也面临被削弱危险。另外,尼德奥尔担任新公司首席执行官还让一些欧洲人担心,新集团的实际管理权最终会落到美国人手里。

  面对新集团将继续保留两个总部是否会带来冲突,以及跨境交易是否真的能够给机构投资者带来利益等诸多外界质疑,尼德奥尔面对的挑战尚多。

  四年前,尼德奥尔才加盟了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上市交易所集团,由纽交所与泛欧交易所合并而成的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加盟几个月后,随着当时的CEO约翰·塞恩(Jhon Thain)离开华尔街11号另谋高就,尼德奥尔成为这座拥有200多年历史交易所的新掌门人。

  当时的纽交所,虽然在约翰·塞恩接手后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一家营利性的公众上市公司。但是塞恩另投美林证券之后,同时也带走了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的一些高层,引发了人事震荡。尼德奥尔面临的压力实在不算小。

  为了让投资者相信公司仍然会继续保持高增长,尼德奥尔上任第七天就赴华访问,以搭上中国的经济快车。在他的领导下,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成为第一家在北京开设代表处的外国证券交易所,并将集团在大中华地区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到超过50家;在此期间,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甚至还推出了中文网站。

  2008年的《金融时报》曾如此评论:“刚刚担任CEO的两个月,尼德奥尔横跨了整个地球,签署了两项合并协议,并且看着公司发布季度利润当天的股价猛跌……不过,他很快显示了他的雄心,他适应了新角色,会见欧洲的监管者们,保证纽交所和泛欧交易所的合并有效推进,并且积极应对国内市场的竞争。”

  和约翰·塞恩一样,尼德奥尔表示他将继续坚持纽交所整合全球交易所的策略。而和他的上一任不一样的是,尼德奥尔掌舵的新航母规模将更庞大,跨度也更宽广,个中牵涉也将越加复杂。

  作为美国新移民的第二代,尼德奥尔已经成为了“美国梦”的一个成功范例。“七八十年之前,我的父亲到美国时,不会想到他的儿子会成为纽交所的CEO。”尼德奥尔说。

  在进入纽交所之前,尼德奥尔曾经有过22年高盛工作的经历。实际上,尼德奥尔的前任,纽交所上一任CEO约翰·塞恩,同样也是高盛的前高管。

  自从1985年加入高盛,1987年开始供职于高盛证券部,一直做到董事总经理、合伙人以及证券部联席负责人的位置,尼德奥尔在华尔街精英摇篮的高盛,一路升迁。

  2002年到2004年之间,尼德奥尔又以董事经理的身份供职于群岛交易所(ArcaEx)。2005年,纽约证交所宣布与这家电子股票交易公司合并,成为一个营利性机构。《华尔街日报》当时评论道,这起交易的历史性意义在于把有着212年悠久历史的纽约证交所转变为一家上市公司,并帮助它拓展电子交易以便与对手展开竞争。

  尼德奥尔后来在评论自己这段高盛生涯时,也曾回忆道:“一旦遇到新领域的机会,我总是冒着职业的风险去尝试。这不符合常人的思路,但在我看来,这就是我前进的方向。”

  尼德奥尔曾表示,高盛集团和群岛交易所的工作经验,使他对快速发展的交易所服务比较熟悉。

  尼德奥尔这种在证券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交易方面的丰富经验,以及帮助高盛建立电子商务业务的历史,对于致力于大量引入电子化服务,提高交易效率和信息流通,并积极引进包括股票等其他交易业务的纽交所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加分砝码。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