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业周刊》封面文章:爱尔兰的兴旺与沉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3日 23:16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最新一期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于2010年11月22日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标题为“爱尔兰的兴旺与沉沦”。文章除了介绍了爱尔兰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外,还认为,这个处在接受国际挽救边缘的欧洲前经济明星,可能有着与希腊相同的命运。

  爱尔兰经济自全球性衰退以来一直很糟。前期过热的经济形势让企业背上沉重债务负担,其中一些已在资不抵债的危境。为挽救深陷困境,把国家拖到破产边缘的金融体系,爱尔兰政府创建了国家资产管理局(National Asset Management Agency,NAMA)。财政大臣任命的NAMA管理委员会控制着全国大量不动产开发商麾下的旅馆、办公楼和度假胜地项目。人们还在拭目以待,看NAMA是否还会冻结开发商的部份个人财产。据NAMA的发言人称,在NAMA无法与债务人继续合作时,它会以各种可能的手段来追讨债权人的资金。

  NAMA最明显的运作特征是不透明。但它的行动仍未让危机势头减弱。爱尔兰人上周表示支持欧盟(EU)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介入,以探讨紧急挽救经济的可能性。爱尔兰虽至今未请求外援,但在关联密切的欧元区内,邻国是不允许它满不在乎的姿态。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表示,爱尔兰是英国的近邻,其经济成败关系着英国的国家利益,况且英国还有着稳定的金融体系。因此,英国已做好了分阶段援助爱尔兰,帮助其金融体系恢复稳定的准备。

  爱尔兰财长布莱恩·勒尼汉(Brian Lenihan)在声言国家经济仍很稳定的同时,还保证与EU和IMF合作。他称,在各欧盟伙伴中,爱尔兰的预算政策信心很足。但在对金融体系采取了相关措施后还需进一步的支持。目前不会发生需要实际资金转移的行动,但需要表明今后困境一旦实际发生时能有多少可供使用的资金。

  爱尔兰政府2年前低估了危机的严重程度。政府自9月以来已向金融体系注入了450亿欧元。NAMA称其还将接受约730亿欧元来自银行的,以半数面值计价的贷款量。据世行(World  Bank)数据,如此挽救力度与美国7000亿美元挽救计划相比虽显得无足轻重,但爱尔兰人口毕竟仅440万。它迄今为止的挽救开支已占到1580亿欧元GDP的30%。EU官员认为,爱尔兰紧急救助规模可能高达1360亿美元(1000亿欧元),相当于去年5月挽救希腊的水平。

  美国经济因肆无忌惮地证券化住房次级贷款,以及希腊经济因政府公开对其开支情况撒谎而被推向悬崖,爱尔兰也走上类似之路,即毫无节制的发放工商贷款。其经济已持续萎缩3年,央行行长也宣称财政恶化的境况几乎比欧元区的任何一国都要糟。其10年期国债收益本月中几乎升至9%,而希腊已达11%。

  当爱尔兰经济在1995-2007年间达5%-10%d的高速增长,步入领涨全球经济国家的梯队时,人们鲜有不同看法。但人们现在才意识到时事变化地太快了,他们还在回味那段象征性的美好时光,对大把花钱和豪饮美酒的日子依恋不舍。

  爱尔兰在上世纪80年代末之前,一直没有很好的发展机会。随着英特尔、戴尔和微软等美跨国企业看中了它有受过良好教育和母语为英语的劳动力,以及只有12.5%的企业所得税率而纷纷在当地投资。爱尔兰由此逐渐走上兴旺之路。外国企业对建筑物的需求刺激了房地产业市场,同时还让一些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开始涌入建筑业,并变得越来越富有。

  在看到不动产市场兴旺势头后,爱尔兰银行中的一些雄心勃勃者开始向开发商大笔发放贷款。有开发商在回忆当时对贷款条件和贷款数量的松懈管理程度时,仍令他们兴奋不已。有人夸耀,自己开口的贷款数量从未被银行拒绝过。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人自己对此情形也感到丑陋,自嘲与华尔街情形别无二致。

  每个人在这场盛宴中都不甘落后。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不动产行情,日报刊登的不动产消息多达50页。开发商们的底气更足,以至于后来干脆用直升机出行。爱尔兰1980年代的GDP仅区区250亿美元,而2008年时却飙升至2670亿美元。爱尔兰人甚至骄傲地对英国人表示,自己国家的GDP已超过了英国。更有意义的是,一个目睹国民投奔美、英和澳大利亚的国家,当时的失业率几乎为零。

  其实,早在不动产市场疯狂之际,一些耐人寻味的迹象已显露无遗。当时几乎无人注意到,在伦敦土地拍卖市场中的角逐者中,除了有美国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外,还包括了像卡塔尔富商一类的海外不动产投资者,而参与爱尔兰土地竞拍者只有当地开发商。

  爱尔兰人长期以来一直被英国新教徒统治阶级剥夺了土地,为此,国家还在19世纪中后期发生了争夺土地权的战争。世代爱尔兰人因此都想成为地主。他们认为土地是一生的保障和幸福。

  都柏林当地的不动产开发商以前对业内的大量资金来路非常清楚。它是通过欧洲央行流入爱尔兰的德国资金,而今天爱尔兰仍旧延续着同样的老路。据爱尔兰不动产协会(Irish Property Council)的统计,已有包括从不动产大亨到建筑工人在内的29位业者,在房市暴跌后便自杀了,而另一些人只能听凭法院处置自己的财产。部份人事后对当初的疯狂追悔莫及。

  据爱尔兰前央行行长戴维·麦克威廉斯(David McWilliams)称,每个爱尔兰家庭现在欠银行的债务平均达13.2万欧元。据爱尔兰经济和社会研究院(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Institute,ESRI)估计,房价自2006年的顶峰期以来已下跌36%,失业率也从繁荣期的4%猛增至当前的14%。众多爱尔兰人根本无法在其有生之年偿还所欠债务,几乎所有商业不动产开发商都已破产。曾被《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誉为欧洲第二富有国家的爱尔兰,已变为具有欧洲最高财政赤字的国家。

  更痛苦的是,一个一直为主权而反抗大英帝国的民族,可能今后将失去对自己金融体系的控制权。有爱尔兰学界人士认为政府在估算危机影响程度上有误。这个国家的银行让货币体系失稳,进而动摇欧元区。爱尔兰银行现在完全要依赖欧洲央行存活。他们认为,爱尔兰在面对潜在挽救时别无选择。

  不动产市场泡沫破裂还在爱尔兰引发了大量丧失抵押房屋赎回权诉讼。据爱尔兰独立按揭贷款顾问联合会(Independent Mortgage Advisers Federation)资料显示,全国约有70万件按揭贷款,而业内专家警告,其中的10万件已是抵押房屋价值低于贷款数额的情形,且每20件贷款中就有1件拖欠还款长达3个月以上。

  当有开发商被问及是否应对眼下的衰败负责时,他们坦然承认。之外,他们还认为指责的逻辑不都完全正确。他们认为,政府财长首先要对此负责,他对市场状况知之甚少,相关监管机构对市场状况也不了解。欧盟银行家们对爱尔兰的情形更不清楚,他们所做的只是一味地把资金塞进这个国家。(皖东)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