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投行很起劲 中化很沉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1日 01:42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洁

  投行很起劲,中化很沉默。

  如果说必和必拓对Potash的收购,是矿业老大与钾肥巨头之间的一场强强较量,那对于中化会否出手收购Potash的传言猜测,则更折射众人对上演“蛇吞象”的期盼。

  这背后,不仅有剧情,最重要的是还有利益。尤其是各大投行,他们正在密切关注中化的一举一动。

  一位外资投行的高管人士告诉记者说,除了必和必拓、Potash已选择的几家投资银行外,其他投行,包括但不仅限于中国境内的,都希望中资企业出手,分得一杯羹。

  但据了解,目前“围攻”中化的银行家中主要有这样两种感受:中化拿出数百亿美金竞购Potash、直接和必和必拓PK的可能性很小,但有可能进行小股权合作,取得10%以上的股权,从而拥有对必和必拓的一票否决权。

  另一种则称,中化的兴趣在于与Potash进行资产和项目合作的期待。因为后者除了钾矿资源,还有氮、磷等其它化肥资源。如果不能阻止必和必拓的收购,也无意财务投资,那从保护自己利益的角度而言,收购一些在必和必拓看来“相对”没有钾矿有吸引力的资源,也是一个方向。

  共同的只是,中化给出对等报价的方案,可能性极低,组建财团进行股权财务投资的机会更大。

  “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很多在华的投行都向中化发出了交易建议,构建了交易模型,只是中化迄今没有给出任何决定性回复。”一位并购行业的资深人士也告诉记者,这当中包括花旗、汇丰、摩根士丹利等感兴趣者,全在进行积极接洽。

  而中化,在主动关注事件的同时,始终与来自舆论的“被关注”压力抗衡。这包括其新闻发言人一直以来的“市场传言一概不予置评”,也包括其副总裁韩根生评价这场收购“投资额过于庞大、不划算”之言,在媒体上的反复出现。

  中化的目标,是要打造一家全球能源公司,回顾其海外收购的历程,不难发现这是一家比较谨慎的企业,也懂得根据自身利益适时调整。

  去年9月,中化对澳洲化肥生产商新农(Nufarm)提出每股13澳元的收购报价,至年底,由于后者利润连续下滑,中化将报价下调至12澳元/股(合计26亿澳元)。最终因新农的不接受,交易告吹。

  尽管只差每股1澳元而功败垂成,但中化坚持其调低的价格合理公正,真实反映了新农的企业价值,也充分考虑了其股东的利益。

  此次必和必拓收购Potash,是否出手,选择谁、选择哪种方案,权力在于中化。而中化的决定,当然也要看“求助方”Potash,愿意为此出多高的价格。

  从Potash遭遇必和必拓敌意收购以来,该公司董事会一直坚持价值被低估,必和必拓的出价不够合理。

  站在被收购方的角度考虑,如需寻找白衣骑士阻止这场收购,那要给“骑士”的承诺自不可少。

  比如未来项目合作、资源交易的机会等,总需要一个足够默契的开价。这些都需要中化进行评估和掂量,甚至讨价还价。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