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本央行阻升日元四大方案猜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5日 19:54  汇通网

  汇通网8月25日讯——日元兑美元周二(24日)升至15年新高,且日经225指数收盘跌破9,000点大关,分析师指出,这令日本央行在9月6-7日的议息会议前放宽货币政策的可能性略微提高。但央行在议息会议之前采取行动仍远非笃定的事,因为部分央行官员认为目前需要看到日元升值带来破坏的更多证据,才能采取行动。

  而日本首相菅直人(Naoto Kan)、财务大臣野田佳彦(Yoshihiko Noda)和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Yoshito Sengoku)周三(25日)在午餐时进行会面,共同商讨日元持续攀升的原因所在。野田佳彦表示,首相菅直人没有对汇率问题提出具体指示,但菅直人已经要求关注市场波动。

  野田佳彦在午餐会前曾表示,将在必要时对日元升值做出适当的反应。这算是他担任财相以来的最强硬干预言论。因此,市场对日本央行或采取措施干预汇市的预期进一步升温。

  但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Masaaki Shirakawa)对采取进一步行动犹豫不决,因为他认为经济正步向温和复苏。但这种情况也可能改变,因为日元坚挺且美国和中国的经济成长放慢给日本经济造成更明显的伤害。

  以下是对日本央行可能采取措施的猜想:

  1、扩大融资工具

  可能性:最有可能

  日本央行在12月出台了融资计划,并在3月扩大其规模,以0.1%的利率提供最多20万亿日元三个月贷款。该工具未能刺激银行放贷,却帮助推动日元进一步远离11月高点。

  分析师指出,日本央行最可能采取的行动是扩大去年12月实施的资金供应计划,即将20万亿日元的资金规模扩大至30万亿日元。此外,央行还可能将贷款期限延长至六个月。这可以推低银行间拆放款利率,并间接削弱日元。

  日本央行持怀疑态度的人士辩称,目前日元的驱动因素已和12月时不同。投资者目前更多的是将日元视为避险资产。因此这次推低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可能不及12月。但这仍是日本央行内部最青睐的方案之一,因为与其他更激进措施相比更易实施。

  市场反应:对货币市场利率和日元的影响将微乎其微,因为市场已普遍预期可能采取这种行动。

  2、购买更多政府国债和资产

  可能性:有可能

  对日本央行而言这种选择吸引力不太大,央行担心在目前每年购买21.6兆日元国债的基础上扩大购买规模,可能给外界带来它在直接为政府支出融资的印象。

  尽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跌落至1.0%以下,但购买更多国债可能成为支持经济成长的一种更有效的手段,因为长期国债收益率仍有下降的空间。

  分析师称,日本央行可以通过增加国债购买,向市场彰显其扩大资金供应的决心,来推低日元。

  市场反应:国债收益率可能短暂下落,进而推低日元。但如果市场认为日本的债务规模失控,则收益率存在上升的风险。

  3、强化宽松政策的承诺

  可能性:可能性较小

  若政府加大对日本央行的施压,要求其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那么央行就可能屈服于政府,设置更为严格的通胀目标并答应加大力度抗击通缩。

  但在目前情况下,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央行官员称白川方明反对设置严格的通胀目标,担心会禁锢未来的货币政策。

  相反,日本央行可能选择作出更为含糊的许诺,比如承诺维持低利率直至日本完全脱离通缩。分析师称,美联储(FED)声明承诺诺将在“更长时期内”维持利率在低位,可作为一个范例。

  这种做法的挑战在于,承诺既要足够清晰以发挥效用,又要足够含糊为各种政策选择留下余地。

  市场反应:两年期公债收益率可能下跌。不过可能不会长久,因为只有市场开始考虑升息的可能时,这种承诺才能起效,但眼下情况不是这样。

  4、将基准利率降至零

  可能性:非常小 

  日本央行在2006年以前实施了长达五年的量化宽松政策,目前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的做法与当年如出一辙。目前央行以利率为目标,而在量化宽松政策下是以流动性为目标。

  不过央行强烈反对恢复以流动性为目标的正式量化宽松政策,因认为该政策无法提振经济或抗击通缩。

  将基准利率从当前的0.1%下调到零也是央行最不愿采纳的选项之一,因这会打击银行在货币市场交易的积极性,加大央行引导短期利率的难度。

  市场反应:政策转变会是一个意外,将大幅推低货币市场利率,债券收益率以及日元。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