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保护性政策不会奏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7日 16:32  新浪财经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0年第32期封面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0年第32期封面

   新浪财经讯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0年第32期于8月7日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标题为“保护性政策不会奏效”。文章称,政府刻意选择自认为有战略意义行业的做法注定会失败。

  近日只要稍留意人们便能注意到发达国家内部不时出现对经济环境的抱怨。1990年代,美国因与墨西哥达成自由贸易协议而导致大量失业,国内保护主义由此发出过类似抱怨。当今,由于对就业和增长更担忧,各国这次沉重的抱怨与以往不同,且参与者甚众。其目的是想要借各自若干行业来推动经济增长。

  政治人物时下热衷于政府介入若干经济行业和相关企业来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概念。像法国忙于大力支持相关行业一类活动虽历历在目,但此做法只会让人更疑虑重重。

  要求对某些行业采取特定政策的呼声从柏林到布鲁塞尔的欧洲各地此起彼伏。针对外国竞争者以加深工商界和政府的联系来推行快速增长的工业政策的现象,日本新一届政府也在寻找应对措施。实际上掌握通用汽车和大部份华尔街的奥巴马政府也放弃以往对工商业自由放任的态度,逐步推行所谓的战略工业计划。

  发达国家对经济增长的可以理解的恐慌心态,虽然可用来解释政府管工商业的闲事,但还要看到其他因素也对此在发挥作用。在金融和不动产市场泡沫破裂后,像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和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uropeanAeronautic Defense and Space Company,EADS)等影响力巨大的企业一再施压,要求制定支持加工业的行业特殊政策。

  危机时尚算作合理的挽救行动和大笔刺激开支的做法,也让政府重回介入企业经营的旧习。美国住房贷款融资企业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例子展示了政府管闲事的危险和摆脱这两家企业的困境,政府至今拿不出退出计划。前者意味着政府在担保畸形的、且还会带来致命结果的按揭市场,后者意味着难以放弃挽救两企业时付出的巨大代价。

  西方政治人物是不可能接受巴、印、中等新兴市场国家政府大力干预经济做法的影响。全球最大30家企业中有9家来自新兴市场国家,政府握有它们的绝对控股权。日本在1980年代是这种形态的代表,同时还伴随着它迅速崛起。中国现也有类似现象。

  解释中国奇迹的压倒性原因,是国家放松了僵化管理体制,向全球私人企业开放市场。如近日收购沃尔沃汽车的吉利汽车公司所有者李书福(专栏)本人是创业者,而非官僚。大面积成功的印度软件和外包加工业的繁荣,并不是因它们得到政府多大的帮助,而是当地工商业牌照制度(LicenceRaj)不了解这些新兴行业,而使它们免遭被扼杀在摇篮的命运。

  虽常听说巴西政府制定的工业政策能够解释该国经济繁荣,但像政府拥有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银行(BNDES)可能在大量挤出(crowdout)其他融资渠道。像采掘业的淡水河谷(Vale)、能源业的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和航空制造业的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的确由政府创办,但它们的兴旺却得益于前期私有化改造,迫使它们1990年代参与与外国竞争者的竞争。部份私有化和参与竞争在短期内做到了花费数十年制定的工业政策所做不到的事情。

  同时,发达国家的历史教训一再表明依靠特殊工业政策并不奏效。最终被互联网所取代的法国国有化的Minitel通信网络,英国国有化的利兰汽车公司(Leyland)都是声名狼藉清单中的企业。然而,现在又有人制造出一系列政府挑选支撑经济发展行业,保护竞争失败行业的论点。这些论点充其量只是新瓶装旧酒的糟粕。因全球化和信息经济(informationeconomy)的崛起,新观念、新想法会让市场运转速度比以往更快。没有任何一个官僚能预测创新消费产品在市场上的成功和失败。同时,政府官员经常忽略消费品,或服务项目的创新潜能,却被时髦的高科技鼓噪所迷惑。

  全球创造绿色就业的竞争就是最新例证。在美、中两国引领下,对绿色科技的支持迅速成为等级空前高的政府工业政策。对太阳能前景尚不明朗的西班牙政府,在2008年对此行业的补贴力度达到占全球当年新增太阳能电力功率五分之二的规模。尽管它本周宣布削减补贴,但剩余补贴规模仍很可观。

  当然,并非所有用在特殊工业政策的资金都被浪费掉。互联网和微波炉是政府主导了最初的研发投入,而由政府参与的一些奇特事情也已被证明很成功。仅美国和以色列等少数政府在创业资本网络发展上做出了贡献。一些力挺特殊工业政策的鼓吹者争辩道,如同制药企业或企业提供创业种子资金的做法一样,政府也应增加对各行业的投资来提高成功率。但这只是糟践纳税人财富的丘八观点。

  当前幸运的是已有了遏制政府管闲事能力的强大机制。在节俭时期内,面对极具浪费性的工业项目,政府再无力大量投入资金。欧盟的竞争性原则也对特别关照具体大型企业的做法进行了限制。

  由此引出以下三个针对解决未来就业的看法。首先,应大力改善工商业经营环境,即减少亏损、让劳动力市场更具弹性、简化税收和官僚程序。这些措施会比针对特定企业和行业的特殊政策更有效。欧洲还应寻求增强统一市场完整性的规则,而不是拆市场效率的台,姗姗来迟的统一市场下的专利制度应是一个很好的起始点。参与竞争远比溺爱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政府的职责是加大在支撑创新的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其中包括从现代化电网到基础研究和高等教育方面。当前提高对有能力的研究人员和创业者入境门槛的做法无助于改善竞争力。再次,政府不应以制定特殊行业政策,而应采纳更流行的各种激励办法来鼓励相关行业参与竞争。

  以上任何做法中没有一条会让政治人物像戴上安全帽视察工地,或在摄像机前签署特定行业政策那样感到激动。但发达国家无论如何都会坚定地做出从以往错误中汲取教训,让发出沉重抱怨的虚弱行业成长为真正企业巨人的选择。(皖东)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