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罗-戈德克:超乎预期的就业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3日 16:36  新浪财经

  导读:经济学专家保罗-戈德克(PAUL GODEK)7月23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署名专栏文章,指出美国当前面临的失业问题要比就业统计数据表现出来的更加糟糕,经济与政治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束缚了私营部门增加劳动力雇佣,当前的美国正在受曾经导致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那些相似因素的威胁。以下为文章摘译:

  如果从失业角度来看,本次经济危机到底有多么严重呢?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最新公布的美国6月份失业率为9.5%。但事实上,就业形势远比这一数字表现出来的情况要糟糕得多。

  劳工统计局定义的失业率是指活动在劳动力市场上、作为其中组成部分的失业人员占总劳动力人数的比例数字。也就是说,如果劳动力市场上总计有10人,其中1人处于失业状态,那么统计的失业率则为10%。

  问题的关键在于劳工统计局如何计算失业人数。他们界定的失业人员是指那些“处于失业状态但一直在寻找工作并随时能够就职的人”,而那些同样处于失业状态但没有在寻找工作的人便没有被统计在失业人员之列。

  所以,可以想象,所谓的“正在寻找工作”人员的界定并不是那么精确。根据劳工统计局的计算方法,如果你在之前的4周持续在积极地寻找工作,那么便可被计算在总劳动力之内,而那些尽管失业但并没有在寻找工作,即没有被计算在总劳动力之内的人,通常被称为“气馁失业人员”。

  如果失业人员变身成为“气馁失业人员”并停止寻找工作,那么失业率便会下降。反过来讲,倘若人们对未来的就业形势恢复了希望,那么寻找工作的人数将会增多,而失业率则会上升。

  这种测量就业数据的方法很明显是存在缺陷的。一个很简单的替代方法便是测量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工作状态的工人数量,失业率应该在就业人数相比历史性的就业增长数据的减加或减少基础上确定。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非农私营部门就业人数一直在稳步增长,并于2007年年底达到了顶峰。在1958年至2007年间,美国就业岗位从4350万个增长至逾1.15亿个,平均每年增长了2%。这一稳步上升的趋势反映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和劳动力市场上人数的增加。

  我们通过就业人数与历史就业增长趋势之间的比率来看一下过去50年里就业的变化,结果十分惊人。1984年至2008年这25年的时间里,就业水平与历史就业增长趋势之间的差距从未超过3%,总的就业人数上涨超过了3600万人。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就业率只有两次短暂地降至低于就业增长6%,分别是1975年和1982年至1983年间。当时的失业率分别为9%(1974年)和10.8%(1982年),而2009年失业率最高则达到了10.1%。

  然而,至2010年,就业水平大幅降至低于就业增长10%,创下了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上半年,低迷的经济使就业岗位增加相比预期减少了1200万个。换句话说,即使是上世纪80年代初,就业形势也没有当前这么糟糕。

  我们时常会听到来自华盛顿的声音称正是由于近来不断增加的政府支出避免了另一场大萧条的到来。不客气地说那纯粹是胡说八道。正如许多经济领域专家学者所指出的,私营部门的投资和雇佣深深地被经济和政治的不确定性束缚,这种不确定性源于前所未有的政府干预、政府支出不断增加以及预期增税,这些正是在上世纪30年代使大萧条得以持续的政策,我们的确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李婧)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