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铃
各国石油巨头对BP资产的觊觎已经不是秘密。但第一个真正跳出来“吃肉”的,还是美国公司。
近日,美国Magellan公司率先与BP达成协议,将从BP子公司购买价值2.89亿美元的石油管道和油罐等资产。
同时,有消息称,BP目前还在与美国Apache公司商谈出售一批资产,其中包括位于阿拉斯加的油田,涉及金额高达120亿美元。
但一度呼声很高的国内石油巨头们却暂时保持了缄默。接受记者采访的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公司的人士均没有表示出乐观态度。
中国企业能分到肉吗?还是只能喝点汤?
7月15日,能源专家韩晓平表示,“由于BP采取的是大撒网的谈判策略,中国公司不要抱很高的期望,关键是做好调查准备工作。”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认为,“中国公司竞购BP资产并非一日之功。如果BP希望出售的资产位于发达国家,那么中国企业的机会就会小得多,关键是审批方面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谈判“大撒网”
虽然Magellan 公司抢得先手,但BP却并不认为外界眼中的所谓“资产盛宴”已然开席。
BP发言人Sheila Williams指出,早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之前,BP便与Magellan公司商谈出售石油管道的交易,所以这笔交易不能算在BP拟出售100亿美元非核心上游资产的计划之内。
“事实上,我们正在与很多公司同时展开谈判,涉及到好几个不同的资产。现在这些谈判还处于前期沟通的状态,我们不确定什么时候可以达成协议。”Sheila Williams对记者表示,目前BP的财力还可以应付眼下的支出。
英国劳合社此前估计,BP墨西哥湾的最终赔偿金额将介于300亿美元至600亿美元之间,而BP此次计划出售的资产大约在100亿美元左右。
“毫无疑问,BP手上有大量的优质资产。随便切一部分出来卖,也能卖到100亿美元——这对于BP来说,不是一件很难的事。现在BP之所以撒开大网,去跟很多不同的公司谈,一方面是不愿意背上‘贱卖’之名,希望引入多家企业来竞争;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BP也可以与更多企业通过谈判达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以防止在此事件中遭遇被落井下石的命运。”能源专家韩晓平说。
但美国公司很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赢家。
在韩晓平看来,“BP的财力还是很强大的,这次之所以要出售资产,更多是出于防御性考虑。现在BP股价偏低,可能有些公司会选择发起恶意收购,而为了抵御这种情况的发生,BP必须准备好大笔现金来迎接挑战”。
在有能力收购BP的公司中,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美国公司赫然在列。
有美国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的谈话指出,奥巴马政府已向艾克森美孚等美国石油巨头放风,不会阻止其向BP发起收购。
业内人士认为,Magellan公司的得手,加上BP与Apache正在进行的谈判,已经显示出一个迹象——美国公司们已经磨刀霍霍。
中国公司喝汤?
另一方面,渣打银行报告的主角——中石油却一直保持着低调的态度。持同样态度的还包括收购BP南美资产传闻的主角中海油,以及一直“力争上游”的中石化。
关于是否购买BP的石油资产,以及谈判的具体进展,中海油有关人士在面对记者时显得十分谨慎,“我们正在关注这个事情的发展,但目前还没有什么需要向外界宣布的。”
而中石油发言人则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与 BP的紧密合作关系,对于是否将竞购资产则避而不谈。
中石化外事局一位人士则干脆称,“我们现在还没有讨论这件事。”
韩晓平认为,对于中国公司来说,整体收购BP并不是很现实的事情。但BP的一些资产如果真的价廉物美,当然值得中国公司出手。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次 BP拿出来的肯定不会是它最优质的资产。对于这些资产的真实质量,中国公司要花时间去研究调查,所以说不会很快就有结果。“韩晓平说。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则认为,目前BP的策略就是广邀各国石油巨头来参与竞购,以造成激烈竞争,最终达到抬升资产出售价格的效果。而中国企业竞购到BP资产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实力。对于BP而言,最希望的当然是卖一个好价钱。如果中国企业能出到更高的价格,那当然更具有吸引力。
不过,林伯强也指出,如果BP希望出售的资产位于发达国家,那么中国企业的机会就会小得多,“关键是审批方面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在林伯强看来,中国公司竞购BP资产并非一日之功。
“BP对于漏油事件的处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资产处理上应该并不会采取闪电战的方式。毕竟,对于涉及上百亿美元的资产买卖,双方都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来协商谈判,估计真正出售可能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林伯强说,“据我了解,各石油公司与BP的接触还处于前期试探阶段,估计连正式谈判都算不上。”
业务或再调整
在出让部分石油管道和油罐等资产后, BP资产出售的大戏只是刚刚开了个头。但在这一过程中,“败家子” 海沃德正不断受到外界的抨击。
作为BP传奇人物布朗爵士的继任者,英国石油现任总裁海沃德的一系列政策正受到来自股东的强大压力。就连投资大师巴菲特日前也公开表示,“应该解雇海沃德。”
“我们现在得到的消息是,在处理好漏油事故后,BP未来将把更多的精力和投资放在可再生能源这块。”BP中国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两日前,BP风能部门总裁John Graham也对媒体表示,“BP管理层已经再三表示,公司此次出售资产,绝对不会再动可再生能源业务。”
但在金融危机中,BP弃卒保车的其中一招,便是收缩可再生能源部门。
从2008年底起,BP甚至宣布全面退出亚洲风电市场,并中断了与中国金风公司的合资关系。
2009年,海沃德还操刀对原有部门进行了大调整——将勘探生产和炼制市场两个部门确立为主要业务部门,而天然气、电力和可再生能源三个部门合并为非主要业务部门。
“可再生能源部是前任总裁布朗在退任前倾力打造的。但在海沃德接手后,这一部门在BP业务架构中的地位被降低,这在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热潮下似乎是一种倒退的举动。”天相投资一位分析师说。
除收缩可再生能源之外,BP近几年在环保上的投入也引来诟病。
“2007年海沃德上任后,为了节约成本,明显减少了过去BP引以为豪的环保投入,这可能是此次BP发生这么大安全事故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上述分析师说。
BP公开的财务报表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数据显示,BP在环保上的支出已经连续三年下降——从2006年的40亿美元减到了2009年的25亿美元,锐减了45%。与此同时,BP耗费环保和安全方面的罚款则从2002年的2750万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6660万美元。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BP总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BP首先是要处理好此次漏油事件。对于后续公司战略上的调整,我们也正在反思和总结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