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联航美大陆宣布合并 整合撼动中国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8日 13:02  中国经营报

  柴莹辉

  全球航空业老大——这一头衔刚刚被确认3个月之后,就将易主。

  美国时间5月3日,美国大陆航空公司和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宣布了最终合并协议。这一收购尘埃落定后,新美联航公司将取代2010年2月份收购了美西北航空的达美航空公司,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

  在任何一个地区,航空业都上演着入盟、合并、收购的一幕,这或为中国市场提供一个样板。

  变化的抉择

  “我们拒绝了并购,选择了入盟。”这曾经是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的宣言。此前,拒绝了美联航递来的橄榄枝,美大陆航空一度选择了更“温和”的合作方式——退出天合联盟,转而投向美联航所在的星空联盟。

  然而时隔不久,美大陆就开始转变决定。

  美国时间5月3日,美大陆与美联航达成了合作协议,采取换股方式将两家世界顶级航空公司汇聚在一起。根据方案,每1.05股美联航股票可换1股美大陆股票,美联航和美大陆分别持有新公司约55%和45%的股份。分析人士测算,这笔交易预计将达到30亿美元左右。两家公司预计于2010年第四季完成交易。

  新公司的控股公司将被命名为“美国联合大陆控股有限公司”,而合并后的航空公司将使用“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名称,航班上则采用美国大陆航空的标志及颜色。根据2009年度财报数据预测,合并后的公司预计将拥有约290亿美元的年收入——毫无疑问,它将成为全球航空业当之无愧的龙头。

  “(规模)大不一定更好,但是对于航空公司而言,服务规模和范围很重要,网络会带来容量。此外,飞机频次对市场也有影响,必须更聪明的运营才能盈利。”美国大陆航空公司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Dave Hilfman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而这一合并案,确实称得上是网络互补的典范:目前,两家公司在美国国内航线的重合是全美最少的,而国际航线则完全不存在重合。新合并的公司将把美国东海岸、西海岸、南部及中西部地区等主要枢纽与亚洲、欧洲、拉丁美洲、非洲及中东等地区紧密连接起来。

  美大陆宣布,预计合并将在2013年前为新公司带来每年10亿~12亿美元的协同增效净值,包括8亿~9亿美元的增值年收入。

  微妙的时机

  合并年年有,近来特别多。

  在中国,经济危机的影响让航空公司陷入经营泥沼,同时引发了并购浪潮。先是东方航空收购了上海航空,之后中国国航又兼并了深圳航空。但与中国的航空业喜欢“谷底并购”不同,美大陆与美联航的合并选在了好时节。

  美国大陆航空在2009年净亏损达到2.82亿美元,2009年第四季度头等舱和商务舱旅客的减少,导致航班综合收益较2009年同期仍下降12.6%。

  现在,这一局面已逐步得到改善。“在过去6个月中,我们看到美大陆的商务舱在缓慢但明确地回暖,这一点在大洋两边都有体现。同时,公司执行的低价政策让经济舱也得到增长。”Dave Hilfman表示。

  “谷底并购确实可以带来比较便宜的价格,但同时也要承担着相应的风险。”某国有航空集团的匿名人士告诉记者,相比之下,市场回暖之后航空公司的并购会更加理性,也为金融资本的进入带来了更多信心。

  Dave Hilfman告诉记者,航空公司的运营原则就是给予股东利润,但市场上目前僧多粥少。“不仅仅是美国,全球航空业的运力投放都多于旅客需求,因此航空公司只能在票价上做文章。”

  “合并是航空业的大势所趋。”中国民航干部管理学院副教授邹建军如此表示,航空公司合并的目的是获得市场的控制能力,因为这会带来更强的定价权。

  而一位在美籍航空公司浸淫多年的人士告诉记者,美大陆和美联航的联合,背后隐含着争夺联盟话语权的意图。

  在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联盟——星空联盟中,除了美联航之外,还有英国航空公司、汉莎航空公司等欧洲巨头。2009年中,汉莎航空控股了奥地利航空,又得到了欧盟委员会的授权,预备收购英伦航空公司(bmi)以及布鲁塞尔航空公司。

  “欧洲同行的大手笔并购让美国航空业感受到了危机,它们必须强强联手,争夺在联盟中的话语权。”上述人士告诉记者,通俗地说,美国公司希望在航空业当“老大”,因此当美大陆加入星空联盟不久,美联航就迫不及待的公布了合并计划。

  “蝴蝶”的影响

  大洋彼岸的收购案,影响很快就会波及到中国航空业。

  “世博会将会带来机遇,在上海市场我们会和上航、国航合作,在常客计划、奖励计划和价格等方面都会开展紧密合作。”Dave Hilfman透露,美大陆在纽约加入星空联盟时,国航董事长孔栋曾经亲自出席。“对于国航,我们非常注重与它的合作。”

  因为被东方航空并购,上海航空即将退出星空联盟,转投天合联盟——这恰恰与美大陆的路径相反。之后,美联航和美大陆在联盟内的中国合作伙伴只剩下仅有的一个:中国国航。

  “对国航而言,这将是它在国际网络方面的飞跃。”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合并后的新美联航与国航肯定会加强合作,在中美航线市场取得优势地位。

  “目前相比其他国内航空公司,国航在美国航线上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国航董秘黄斌告诉记者,但鉴于美联航与美大陆的合并刚刚发生,目前没有可以公布的合作细节。

  不过他同时强调,现在同为星空联盟成员,国航与美联航一直在航线和航班时刻方面有正常的业务合作。

  2010年1季度,中国国航宣布营业利润达到25.4亿元,同比增长894.2%,其中国航客运、货运业务中国际航线占比分别接近40%、80%。在世界经济复苏和我国对外贸易景气回升的背景下,国航成为国际航线复苏的最大受益者。

  在中国的航空业,打造一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公司已经成为共识。与此同时,中国航空业二次重组的传闻不绝于耳。

  “二次重组会集中在国资委下属的三大航空集团中,每一家都有兼并和被兼并的可能。”上述国有航空集团人士称,现在各大航空公司纷纷跑马圈地,就是为了造势,以期在未来发生的并购中占据主动权。“从这个角度看,新美联航如果与国航强强联手,无疑会为国航在未来的并购中加上一个砝码。”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