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金融改革不能打退堂鼓

  见习记者 徐 欢

  医改方案在国会获得通过后,在金融危机中打出“改革”旗帜的奥巴马又马不停蹄地进行新一项改革——美国金融体制改革,高盛便成为其开山祭旗之首号打击对象。

  在昨日的听证会上,在美国证监会摆出的种种确凿的证据面前,高盛却始终能自圆其说,对答如流。力图撇清所有关于其在一项次贷相关金融产品上涉嫌欺诈投资者的指控之外,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还顺便为其效力的公司导演了一场“公关秀”:除了极力宣扬高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外,也不忘打出“诉苦牌”,为高盛赋予了“同为金融危机中的受害者”这一身份,指出其也蒙受了巨大损失。

  外界有评论分析指责高盛的不道德,可是,我们不能纯粹责怪高盛,因为它也只不过是以最大化追求资本利润为目的的众多美国金融大鳄当中的一员。资本家的天性决定了其必须要以逐利为最终目的,如果要扭转天性,估计需要对美国的制度进行根本改革,这么的大工程目前看来似乎不太现实。因此,目前更为现实的做法应该是,美国监管当局者需为其金融机构的行为戴上有效的“紧箍咒”,从而约束其行为。

  但是,此次美国拿高盛开刀,究竟是表面功夫,还是彻底的决心,还有待观察,毕竟美国金融改革总是“雷声大,雨点下”,美国证监会前几次对相关金融机构的调查最终不了了之,不得不让人质疑其改革决心。

  对其决心的质疑也是有所依据的,除了其中纷繁的利益纠结难以梳理外,压力之大也难以想象。

  如果扼杀美国控制全球金融的主要推手高盛、花旗等金融大鳄,这将削弱美国竞争力;而一座座金融帝国的轰然倒下以及一桩桩类似麦道夫金融诈骗案的出现,将使美国监管当局颜面尽失,急需挽回声誉以及重建信任的美国证交会也成为其必须推动改革的巨大动力;此外,改革或将成为美国总统奥巴马为挽回其近几个月来不利政治局面的一个筹码。

  另外,伴随改革而来的直接压力也逐渐彰显。继金融改革议案周一在参议院遇挫后,对于奥巴马金融改革方案的反对声音也在逐渐加大。最初开始反对的主力来自美国的各大金融机构,但在奥巴马政府计划更严格限制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情况下,非金融类企业的利益也面临着受到侵害的局面,来自制造、零售和服务业的130多家美国大公司正在通过组织规模庞大的游说团体,对金融监管改革的立法进程施加压力。

  但相比改革的困难,更加不能忽视的是金融机构的任意妄为或将把美国推向深渊,而事实上,目前高盛事件已经削弱了投资者在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及商品期货市场承担风险的意愿。

  我们不知道奥巴马改革的决心究竟有多大,但是,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实为大势所趋,只有真正除去金融毒瘤,世界经济才能迈上健康的复苏轨道。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