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迪拜奇迹不可复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30日 04:44  浙江日报

  一夜之间,世界目光聚焦中东神奇之地——迪拜。

  人们担心的是,迪拜会不会是新一轮金融海啸的发端地。因为知名金融机构与迪拜世界集团层层叠叠的关联,包括汇丰控股、巴克莱、莱斯、德银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刚从金融危机中缓过劲来的一帮金融巨头,人们有理由担心:多米诺骨牌效应会不会引发?

  不过,“迪拜奇迹”遭遇风险,或许对国内这些年日益浓郁的“迪拜情结”是件好事。曾经黄沙满天、驼铃叮当的不毛之地,矗立起了一座光怪陆离的奢华之城,“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七星级酒店、棕榈岛人工岛工程……这一切都让急于找到经营城市新模式的一些国内城市无限祟拜。一个个考察团纷至沓来,一个个城市提出了学习“迪拜模式”的口号。

  让国内一些城市顶礼膜拜的,是迪拜城市建设的大手笔。作为人造建筑物向高空延伸的最新标志,迪拜塔如同建在沙漠里的金字塔,代表了近几年迪拜神话的繁荣。城市建设贪大求洋的这种惯性,国内城市的“高楼情结”集体爆发,一座座高楼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

  “迪拜模式”,近几年是作为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而被外界瞩目。然而,国内很多人被迪拜的高楼大厦所迷惑,忘记了迪拜奇迹的背后,有它的特殊性和不可复制性。迪拜多年来通过吸纳外来投资、劳动力和游客,实现经济飞速发展。这让国内许多正在热衷招商、大搞旅游的城市,找到了成功例证。

  因债务危机,迪拜如今成为被审视的焦点,而更应被审视的是迪拜所倚重的产业模式。比较明显的是,当地过度倚重房地产业和外国投资,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资产缩水,外资抽逃,迪拜最终出现了流动性问题。也许,这能让国内一些城市亦步亦趋提出的所谓“新模式”有所警醒。

  罗马城不是一夜建成的,雷峰塔却可一夜间坍塌。“摩天大楼定律”也许将再次应验:大楼建成之时,就是危机开始之日。建在沙地上的迪拜塔,夕阳下投下这一条寂寞的长影,让人唏嘘之余,也会引发许多思考。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