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塔姆尼:伯南克的经济谬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4日 17:09  新浪财经

  导读:《福布斯》专栏作家约翰-塔姆尼(John Tamny)日前发表专栏文章,就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在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会议上发表的经济观点给予否认,称其错误言论将会给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为文章摘译:

  伟大的经济学家亨利-黑兹利特(Henry Hazlitt)曾经说过“经济比其它任何领域都更多地受到错误理论的损害”。如果现在黑兹利特还健在的话,无疑他将可以看到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发表的前所未有的众多经济谬论。

  从伯南克声称经济增长是通货膨胀的起因到他对经济刺激政策的支持以及他相信简单的财富创造就可以促进经济,可以说这位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家发表了相当多的经济谬论。历史学家将会记录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W. Bush)在政治上的一些重大失误,布什对伯南克的委任很有可能正是他最严重的错误之一。

  尽管自由贸易是所有经济学家推崇的不容质疑的真理,但显然伯南克并不这么认为。一方面,他口头上宣讲物资自由流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强调政府应如何对不断增加不可持续的贸易及资本流通失衡进行控制。

  以上言论是伯南克近期在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亚洲会议上所讲的。他的陈述无疑蕴涵着他持有的错误观点。伯南克眼中的宏观世界,并不是一个由经济个体构成的互相联系的整体,而是各国拥有国界并且各国家官员应该对其间流通的资本及货物实行控制。

  这种观点会带来许多问题。最根本的,国家间甚至没有办法进行交易。伯南克曾考虑如何设法使美国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方案。事实上,这两个国家的经济个体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做出决定将货物出口到哪里或者将资金投向哪里。

  因为贸易中的经济个体是自由的,所以伯南克的想法必然对个人贸易造成损害。作为独特的经济实体,我们寻求用我们盈余的物品去交换其它人盈余的物品,甚至跨越国界完成这样的交换。由于实现了用不同的劳动分工代替重复的劳动,这种交换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在伯南克的世界里,这些都不重要。受那些宏观统计数据的蒙蔽,伯南克呼吁政府对所谓的“失衡”实施监管,一旦执行监管,必将会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平并迫使我们从事非必要性的劳动而不是从事我们所擅长的劳动。

  的确,根据伯南克的观点我们必须降低贸易赤字,他对大量美元涌入中国表示担心。他没有看到的是,中国对美国出口增加的同时,美国本身的出口额也在增长。相反,如果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美国对外出口也必然会下降。

  事实上这并没有什么可担心的。美元到达中国以及其它国家后,既不会消失,也不会被藏起来。那些美元最终必然会以某种方式再回到美国,比如购买美国的商品、股票、债务或者土地。中国愿意接受美元就意味着这些钱总有一天会流通回到美国。

  当然,持不同观点的人可能会说中国储存这些美元,就意味着我们正在遭受不对称的贸易。那么让我们做一个荒谬十足的设想,即使中国人不通过进口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即使中国将我们所讲的这些美元存入银行,这些美元最终也必将会流通到那些打算购买美国产品、股票、土地及公共或私人债务的经济个体手中。

  伯南克关于亚洲的讲话中,坚持称美国金融体系受到了流向美国资金的冲击。他作出这一阐述完全忽略了贸易带来的最基本的经济意义。作为个体,我们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永远不会存在拥有的资金足够支持我们需要的一切生产。

  伯南克设想的“所有需求都会被满足”的世界根本不存在。他对“储蓄过剩”将淹没经济的想象在逻辑上也是不可能出现的。美国的制造商永远不会获得过剩资金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拥有想要拥有的一切。

  尽管伯南克对政府依靠权力产生巨额开支进行了公开谴责,但他却特意表达了他的希望,希望中国像美国一样建立更好的退休金制度。

  在花费方面,伯南克表达了其所有经济谬论中最糟糕的一个,即个人增加消费以实现经济增长。他特别强调中国需要增加消费支出。在这一点上,他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事实,正是缺乏储蓄行为削减了需求。如果中国人选择储蓄,他们的存款将为其他人的直接消费提供资金,情况或者更好,即依靠存款的增加创造新的业务。简单地说,没有储蓄就不会有企业家。

  伯南克总结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失衡可能会再次出现,全世界的决策者必须对此进行预防。关于这一点,我只希望大家能对他的建议置之不理。

  本-伯南克就是一个会走路的经济谬论。现在是经济个体向他的愚蠢设想发起挑战的时候了。我们应该减少美联储在美国及国际经济领域的影响,而不是授予美联储更多权力,正是这些权力创造了目前的经济困难。(李婧)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