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麦道夫案后续:650亿美元追讨诉讼远未终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3日 03:0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蓓

  麦道夫被判入狱150年,生命归宿已定。但对于投资受害者来说,事情还没有终结,他们必须继续战斗下去——尽量减少损失,要回属于自己的资产。

  “中国的大多数投资者都选择私人银行委派联合律师到美国参与法庭的集体诉讼,争取获得尽可能的赔偿。”麦道夫案受害者之一中国富豪唐骏在电话中向记者转达了最新进展。

  按照最新披露,全球投资人的损失可能高达650亿美元。上周,法院宣布没收麦道夫1710亿美元个人财产,这足以偿付涉案投资者的全部损失么?

  “没收财产的价值,未必可以完全转化为投资者的赔偿金。”麦道夫资产清算委托人皮卡德称,已经拨出2.31亿美元资金,用于对第一批543份索赔申请进行赔偿,每名受害人将可得最多50万美元的赔偿金。

  皮卡德表示,美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已批准在未来向提出上述索赔申请的麦道夫案受害人进一步赔偿27.4亿美元,前提是这笔资金能被收回。而真实的情况是,目前追回了12亿美元。据路透最新统计,确认的可追回资产不到20亿美元。

  根据瑞士银行一位高层解析,追回资产会按照美国法律中的优先偿付制度进行分配。“早在去年年底,活跃在美国的律师们就已经启动为麦道夫案件诉讼的火爆生意。”一位深谙美国法律的摩根士丹利副总裁告诉记者。在全球搜索引擎Google上搜索麦道夫案件,各大律师事务所的名字尾随而至,各大机构委派的律师成为了讨债的领军者。

  可能改变诉讼历史的最大规模金融诉讼案正在进行。据外电报道,至少还需要3个月,调查此案的检察官们要求有更多的时间对麦道夫的所有财务记录进行调查。《华尔街日报》预测,“受害者也许还需等待至少15年才能讨回血汗钱”。

  “偿付金字塔”

  多方追讨已经展开。

  由于地域间隔,信赖私人银行差不多是中国投资者此刻的最优选择。唐骏向记者袒露:“我目前委托的四家私人银行都在通过其美国律师跟进资产偿付相关事宜”。而来自于受中国投资者委托的私人银行承诺是,“能追回来多少是多少,私人银行只是尽责任而已。”这是记者从多位私人银行家处获得的最多答案。

  参照美国法律中规定的优先偿付制,通常分为三个层次,称之为“优先偿付制”。第一层是尽守社会责任的基金,比如养老基金、来自慈善机构的基金等。世界银行高级金融专家王君说,本次受中小投资者委托的理财机构也可能被考虑纳入第一层。

  在麦道夫判决后,忏悔的麦道夫夫人鲁丝同意放弃约8000万美元家产。它至少可以偿付截至去年年底披露的包括美国州立养老金等7家社会类基金的损失。

  第二层是债权人。在该案中,债权人包括全球最负盛名的银行、投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众多的个人投资者。中国的投资者也主要是通过这一渠道购买了麦道夫相关产品。“你不用担心,哪怕多讨回一分钱也是好的。”这是唐骏听到的私人银行承诺,在麦道夫宣判后,唐骏还没有接到私人银行的沟通电话,但他始终怀疑讨回资产的可能性。

  擅长美国法律的国浩律师集团合伙人孔嘉解释,这些作为销售渠道的金融机构同样可能需要承担责任,他们的客户同样可以对他们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王君分析,有可能涉及很多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这些将等同于第一类优先偿付。第三层为其股东和公司投资者,这一部分涉及多为对冲基金及资产管理公司。

  但讨债机构众多,据路透统计,在金融危机不断加深中,欧洲的银行们要求赎回高达70亿美元的资金。根据记者对披露信息的整理,欧洲市值最大的银行之一西班牙国家银行,客户向麦道夫的投资基金中投资了23.3亿欧元(合31.1亿美元)。来自日本的野村控股,涉及麦道夫基金的投资总计275亿日元。

  最大规模的集体诉讼

  麦道夫案涉及全球,目前无法统计全球究竟会有多少投资人,又会有多少起针对麦道夫案的集体诉讼。

  瑞士信贷私人银行高管向记者坦陈,这同样是一场私人银行的考验,毕竟要追回牵涉到这么大规模的资金,私人银行恐怕也是第一次尝试,银行要完成一场勇敢的冒险。但该人不抱过多希望地表示:“讨回资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庞大的诉讼有可能成为律师界的盛宴,各大律所纷纷行动。

  分析不同的诉讼主体与诉讼结果,上述摩根士丹利人士表示,个人诉讼,费心费力,打赢可能性小,但个人诉讼获得的个人利益较大。集体诉讼的条件是,诉讼代表要求的索赔金额要和其他成员相同,通常打赢官司个人所偿付金额的额度是个人诉讼可获得的1/3。

  很多投资者希望在破产法庭上亲自面对麦道夫追回财产。美国证监会(SEC)担心,由此引发的全球最大规模的诉讼将可能使破产法庭无法短期承受。其意向是,该案损失在十亿美元以上的投资者可以个人名义提起诉讼。

  “现在挂在名单上的一些公司,也许真正损失不是很大,”一家欧洲大型母基金高级投资顾问接受采访时指出,“很有可能那些投资早的资金已经把他们的投资资本捞回来一些,我猜那些在名单中还没有披露名字的后来的投资者,才是真正套牢的苦主。”

  偿付问题上,引发了另一争论,此前获利的投资者是否要先回吐多年获得的收益,再重新计算应讨回的资产损失?

  皮卡德确认,有权追讨麦道夫旗下金融机构过去6年间向投资者支付的虚假利润,投资者需返还的金额等于提取金额与投入本金的差额,这些资产将全部用于对受害投资人的经济补偿。

  贪婪者拿钱无望

  “买者自负,”王君的这一判断指向了可能索赔无门的对冲基金。他认为,这一场欺诈浩劫对对冲基金的警醒不亚于金融危机的洗礼。“过度追求利益与回报,是完全不现实的。对冲协议条款中,很少涉及到投资者保护。”

  根据去年12月底对冲基金投资麦道夫的资产统计,对冲基金投资最小规模为1亿美金。随着投资者和基金的基金匆忙筹集资金来弥补损失,对冲基金经理正准备迎接巨额赎回。麦道夫案也引发人们对基金的基金业务模式的质疑。更为关键的是,大多成功骗局的另一个特点是缺乏透明度。许多对冲基金不愿意透露自身交易策略的细节。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批评说:“麦道夫基金就是钻了这样的空子,如果碰上刨根问底的客户,就会请他们把钱投到别处去。”

  陈志武发现,对冲基金已经被迫向投资者公开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对于向来神秘的对冲基金界里,这种改变是难以想象的,并且这种透明度的公开频率甚至是每天一次。”他对对冲基金是否能拿到偿付也很悲观,“对冲基金在投资上的损失似乎从未追讨过。”

  偿付过程中也暴露出间接出资人的尴尬。英国、法国和日本的大银行曾向投资于麦道夫的多个“支线基金”放贷巨额资金,从而帮助投资者以三至四倍的杠杆比率,加码押注于这位涉嫌欺诈者。此刻,他们也变成了间接受害者,包括汇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野村控股和巴黎银行。上述银行在回复本报时表示,由于与麦道夫牵连的间接关系,他们仍然认为受损不大。

  但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披露,汇丰的直接敞口约为10亿美元,如果美国政府未能从麦道夫收回任何资金,汇丰还将必须偿还客户自身的损失,由此可能额外产生5亿美元的损失。

  JP摩根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也难逃诉讼责难。孔嘉向记者表示:“摩根大通为麦道夫提供银行账户,对大笔异常的资金流动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而会计师事务所一直为其提供审计服务而未发现违规操作和财务报告的虚假之处,不排除有合谋欺诈的可能,也有受到投资者的起诉的理由和依据。”还有的受害者将矛头指向美国国内税务署(IRS),抗议国内税务署此前也没能查出麦道夫作假的税收记录。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7月1日参加新华社内部《环球论坛》的间隙向本报记者表示,美国证监会也难脱其责。6月17日公布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提案已经加入了有利于投资者保护的条款,包括要求投资机构作出更详细信息披露;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的经纪自营商应当承担与投资顾问同等标准的受托义务;为提供引起监管机构注意的欺诈活动证据的举报人设立基金等。

  尽管麦道夫案中损失惨重,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表示“不会因噎废食”,尽管其投资私人银行的金额以及投资方向有所调整。上述海外私人银行投资总监表示,没有投资者再去关心收益率15%的投资产品和组合了。倘若产品设计的收益率在15%左右,投资者首先质疑的会是风控问题。在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强化的推动下,该总监总结,目前理想的私人银行投资收益率已降至5%-6%,稳定而持续的收益成为了新一轮客户诉求。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