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两度败走美国市场沦为笑柄的欧洲小型车制造商菲亚特,最近令美国人大跌眼镜。在4月30日宣布正式和进入破产重组的克莱斯勒结盟之后,菲亚特昨日证实,已经展开谈判准备收购通用汽车欧洲业务。美国制造业曾经的代表通用和克莱斯勒因此或都将染上意大利血统。
菲亚特难道将拯救美国汽车业?为什么是菲亚特?本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这是美国汽车业危机引发的全球汽车业失衡过程中,一个偶然和必然的瞬间。汽车分析师还认为,经此一番动荡之后,新的全球汽车业格局目前已经初步尘埃落定。
“菲克”联盟60天内产生新公司
4天之前,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终于正式踏上破产重组的道路。这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主要汽车公司第一次通过申请破产保护谋求重组。与此同时,克莱斯勒宣布和意大利最大汽车制造商菲亚特结成全球战略联盟,“菲克”联盟有望成为全球第六大汽车制造商。
昨日,克莱斯勒副总裁兼亚太业务首席执行官柯安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克莱斯勒来说,这是让我们重新在全球市场具备强大竞争力的最好方法。” 据了解,菲亚特将向克莱斯勒提供其急需的小型车平台,菲亚特的动力总成及部件将在克莱斯勒的制造基地进行生产。而联盟将使克莱斯勒和菲亚特充分优化各自的生产基地布局及全球供应商基地,并使双方都能够拓展进入到更广泛的市场。
一个具有意大利血统的新公司将在30—60天内迅速诞生。记者昨日从克莱斯勒中国公司了解到,克莱斯勒的资产处理已经启动。交易完成之后,菲亚特一开始将持有新公司20%的股份,并可分3次再增持15%的股份,因此,菲亚特将成为汽车工会之外的第二大股东。工会将持股55%,美国和加拿大政府按比例持有合计10%的股份。在克莱斯勒未完全清偿美国政府全部贷款之前,菲亚特不能控股克莱斯勒。来自菲亚特公司的声明则显示,如果克莱斯勒最终顺利偿还所欠政府债务,菲亚特将再收购克莱斯勒16%的期权,最终持股比例将达到49%。
菲亚特谋划收购通用欧洲业务
菲亚特左手刚将克莱斯勒揽入怀抱,右手就伸向通用汽车。菲亚特集团昨日证实,该集团正在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就收购通用欧洲业务进行谈判,其目标是打造一个囊括菲亚特、克莱斯勒和通用欧洲业务在内的欧洲汽车巨擘。通用汽车欧洲业务主要包括德国欧宝、瑞典萨博以及英国沃克斯豪尔等品牌,在本部深陷危机的情况下,通用汽车目前难以顾及其欧洲品牌的发展。
菲亚特集团在一份声明中宣布,将在未来数周内评估将该集团汽车部门(包括持有的克莱斯勒股权)与通用汽车欧洲业务进行合并的可行性,并可能将合并后的新公司从菲亚特集团剥离并推动其上市。预计新公司年营业收入将达到800亿欧元(约合1050亿美元),年销量达600万至700万辆。菲亚特集团首席执行官塞尔吉奥·马尔基翁内日前也表示,或将收购德国欧宝,并将在近日与德国政府官员就收购欧宝一事举行磋商。
为什么是菲亚特拯救美国汽车?
在全球汽车业的这一波风潮中,菲亚特左右逢源,其中有何缘由?
据汽车分析师钟师分析,2005年菲亚特也曾面临严重危机,但随后成功实行了复兴计划改善财务状况,在这一波金融危机来临之前,菲亚特已经相对打好了基础,而通用、克莱斯勒近年则是走向衰退。资料显示,2006年,菲亚特集团在世界各地销售了200多万辆乘用车和18万多辆商用车。集团总营业额为518 亿欧元。另一方面,菲亚特有强烈的扩张愿望,也一直处心积虑谋划重返美国市场。
金融危机对美国汽车业的致命袭击终于为菲亚特提供了机会。在汽车消费观念由大型汽车向节能环保型汽车转变的过程中,美国汽车业措手不及,而以生产小型车为优势的菲亚特就成为理想的合作伙伴。
“菲亚特赌的就是汽车消费风潮的转变。”钟师认为,汽车业现在已经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菲亚特因此胜算很大。而菲亚特之所以不再单身独入美国,而选择合作伙伴,则是因为这样做成本小,一旦经济好转,美国大型汽车消费死灰复燃,菲亚特也能全身而退。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看到,美国汽车业危机造成了全球汽车业格局的失衡,而随着通用和克莱斯勒重组,欧宝、沃尔沃等欧洲品牌将找到新的东家,日本“三大”局面也已成型,中国成为最大市场,“汽车业新的格局已经定下来了”。
相关报道
克莱斯勒在华业务不列入破产保护
昨日,克莱斯勒副总裁兼亚太业务首席执行官柯安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克莱斯勒进入破产保护程序,但中国业务将不会受到影响,克莱斯勒仍然强烈渴望重返中国主流汽车市场。
据介绍,克莱斯勒全资拥有的24个美国境内分支机构,已经向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自愿申请进入破产保护程序。绝大多数制造厂将于5月4日开始临时停产。但克莱斯勒的墨西哥、加拿大和其他国际运营机构不在此次破产申请之列,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相关业务不受影响。克莱斯勒将继续在全球各个市场开展市场拓展及销售工作。
柯安哲表示,“菲克”联盟将更有利于克莱斯勒在中国的发展。但目前还难以确定联盟是否将共同开拓市场。克莱斯勒近期规划仍将以进口车为主开拓市场,未来则将寻找在华合资伙伴,“重返主流市场”。
本报记者 陈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