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最后的踌躇:美国银行国有化呼声渐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0日 00:45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派记者 吴晓鹏

  政府接管银行的成本和风险都非常高,但“如果银行损失持续上升,国有化最终可能还是最好的选择。”

  2月18日,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说,要修复金融系统,恢复信贷流通的话,美国政府或许有必要“将一些银行暂时国有化”。

  这或许又是一次针对盖特纳的回应,自这位美国财政部长上周公布新一届政府的金融救助计划以来,市场上对该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批评者众多,认为其方案无法见效。

  如美国银行策略师理查德·伯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就对本报记者表示,盖特纳的银行救助计划并不能修复金融系统,也无法使信贷市场恢复正常。

  目前为止,盖特纳计划的重要细节依然缺失。人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经过一周的讨论,将银行国有化已成为华尔街乃至华盛顿的话题焦点。

  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盖特纳目前在各个场合的表态来看,国有化仍是政府最不愿意选择的救助方式。但接受本报采访的众多人士表示,随着全球经济衰退越陷越深,银行亏损不断扩大,政府最终可能不得不采取国有化。

  “美国人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黑洞”,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道格拉斯·艾略特(Douglas Elliott)对本报记者说,“根本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

  他说,政府接管大的困境银行成本和风险都非常高,“但是如果银行损失持续上升,国有化最终可能还是最好的选择。”

  国有化呼吁:从边缘转向主流

  此轮呼吁政府强力干预的声音,最初来自于自由市场经济学家、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鲁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他因准确预言此轮金融危机而声名远播。

  盖特纳的金融救助政策发布后的几天,美国《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接连发表了鲁比尼的评论文章。鲁比尼在文章中称,美国政府目前唯一的拯救之道是将资不抵债的银行国有化。

  他认为盖特纳的救助计划走对了方向,但时间上现在已经太晚,“美国金融系统处在这样一个雪崩点上,已经没有太多选择了”。

  鲁比尼说,1.2万亿美元次级房贷只是问题的开始。接下来,还有7万亿美元规模,包括商业房地产贷款、消费信用卡债务、高收益债券以及杠杆贷款,都可能会损失惨重。

  另外,随着衰退的加深以及更多家庭和公司出现违约,数万亿美元规模的高等级公司债券和贷款,以及优先级抵押贷款的资产价值也会急剧下跌。

  至去年底,美国银行业资产减记的损失已超过1万亿美元,IMF及高盛等机构预计,这场危机的损失将超过2万亿美元。

  但有“末日博士”之称的鲁比尼认为,危机损失最终将达到3.6万亿美元,其中美国金融机构承担1.8万亿美元,但这些机构目前的资产总价值才1.4万亿美元。

  前IMF首席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银行系统还有至少5000亿美元的资金短缺。

  “美国银行系统已经接近资不抵债,如果我们不想变成1990年的日本,或者1930年代的美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国有化。”鲁比尼说。

  鲁比尼呼吁国有化的文章发表后一天,共和党参议员林德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表态,“如果国有化能够起作用的话,我们就应该这么做。”

  格雷厄姆的这番话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有点意外,但他认为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将银行暂时国有化的想法已经从边缘转向了主流”。

  风险评级公司机构风险分析(IRA)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克里斯托弗·维伦(Christopher Whalen)对本报记者说,在美国的四大银行中,如果国有化的话,其先后顺序应该是花旗、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

  “在2009年,花旗和美国银行可能最终会像房利美、房地美那样被政府接管。”维伦说。

  眼下,国有化的讨论也给金融类股票带来了新的压力。曾任美林证券首席投资策略师及投资策略集团主管的伯恩斯坦提出警告,投资者尽量避免金融类股票,“金融股之于整个投资组合的表现,将像有毒资产之于银行资产负债表一样”。

  在2008年,标准普尔500金融股整体下跌57%的基础上。过去的几天,市场担心华尔街银行资不抵债最终不得不国有化,金融股再度大幅下挫,花旗集团股价跌破3美元,美国银行跌破5美元,都创下此轮危机以来的新低。

  难题:有毒资产定价

  但麻省理工世界经济实验室主任理查德·卡巴里洛(Ricardo Caballero)教授并不认可国有化的方案,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没有解决有毒资产的定价问题,国有化将可能是一场灾难。

  知名财经博客Baseline Scenario的创始人詹姆斯·夸克(James Kwak)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卡巴里洛的担忧似乎有道理,但是不管选择哪条路,所有的方案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后果。

  目前为止,政府和私人部门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解决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定价问题。盖特纳的金融救助方案对此也未有提及。

  格林斯潘表示,“政府暂时接管银行,可以让政府将有毒资产转移到一个坏银行中,同时又不需要解决定价问题。”

  卡巴里洛对此批驳,如果不知道怎么定价,那么到底怎么计算银行资产的价值,以决定哪家银行资不抵债需要国有化,这种情况下任何决定都是很武断的。

  而即使解决了定价问题,“对于下一个金融机构会被国有化的担心就会迅速扩散,然后又是下一个……”

  卡巴里洛说,美国政府当然可以把所有银行都接管,这样就没有这个担心了,但接管整个银行系统将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对此,维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现在进行国有化的系统风险并没有雷曼倒闭大。

  “雷曼倒闭超出了所有人预期,政府之前救了贝尔斯登,大家认为也会救雷曼,最后政府让它倒了,所有人都很吃惊,所以造成了市场崩溃。”维伦说。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行动,没有人能够预计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夸克说。

  夸克并不认为政府最终肯定会将银行国有化,这只是目前的选择之一。另一选择很简单,为银行的有毒资产支付更高的价格。卡巴里洛说的方案是以低于市价的方式为有毒资产提供担保。

  “从理论上讲,这三种方案最终都有可能创建一个健康的银行系统。最终我们选择哪一种方案,将取决于政治以及财政部认为哪种方案在技术上最可行。”

  夸克表示更倾向于支持国有化,但同时还要清理银行系统并让其最终重归私有。

  但伯恩斯坦表示,政府应该提高银行存款保险,接管资产,关闭一些大的银行并鼓励银行收购。

  日本的“银行国有化”教训

  著名投资者吉姆·罗杰斯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盖特纳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盖特纳本人正在日本,当时格林斯潘去日本的时候,就告诉日本人,如果要真正解决危机,必须允许银行倒闭,清理整个系统,然后重新开始。

  “美国正在和日本当年犯一模一样的错误。”罗杰斯说。

  在国有化讨论中,日本在1990年代应对近期的银行危机的教训常被拿来进行对比。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经济学教授星岳雄(Takeo Hoshi)表达了和罗杰斯一样的担心。星岳雄同时还兼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以及东京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大约一年前,星岳雄就开始将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与十年前日本的银行危机进行研究比较。

  星岳雄说,在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比当年日本央行要激进,但其效果还有待观察。至于如何解决有毒资产并重塑金融市场信心方面,美国政府的表现并不比10年前的日本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政府对几家主要银行进行了资本重组,在没有检查银行账本的情况下,向几家主要的银行均衡注资1.7万亿日元。

  星岳雄说,这和2008年10月美国政府向几家大银行注资的情况非常相似。政府既没有检查银行的财务状况,注资后也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监督。

  结果当年日本政府注资没有恢复金融市场的信心,而2008年美国的情况一样,几家大银行的股价较政府注资前,跌幅巨大。

  星岳雄说,日本政府换届后又通过了“金融复兴整体计划”。而新一届美国政府则是“金融稳定计划”。盖特纳计划公布后,市场应声下跌。

  总之,日本当年的许多措施正是小布什尝试过和奥巴马正在尝试的——接近零的利率、财政刺激、银行注资、减税、基础设施建设。日本政府也曾尝试过吸引私人资本购买银行的坏资产,这正是盖特纳银行救助计划的一部分。

  但日本银行状况后来依然不断恶化,政府最终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检查银行账目和坏账,将几家重要的银行暂时国有化,清除股东权益,让虚弱的银行倒闭。从1992年到2005年,日本银行减记了96万亿日元,占每年GDP的19%。

  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John Makin直言,1990年代日本的教训就是,应该加快速度将银行国有化。

  维伦对本报记者说,其实美国也有自己的国有化模型,即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处理华盛顿互惠银行(Wamu)的模式。当时FDIC将其接管、重组,然后将好的资产重新卖给摩根大通。

    相关专题:

    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