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欧模式硬着陆 可能推倒新兴市场骨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9日 00:1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袁雪 花馨

  货币大幅贬值,外资抽逃,经济恶化

  2月17日,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称,宏观经济形势不断恶化,让中东欧银行业评级承受压力。而2009年至今,东欧货币加速贬值,一些国家的货币短短一个多月的缩水幅度几乎可与2008年整个下半年相比。

  一时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似乎要在中东欧重演了。

  实际上,这些中东欧银行业并未大量持有欧美的金融衍生产品,因此在金融危机初期,免于受到直接影响。然而,与中东欧银行有紧密联系的西欧银行业把危机逐渐传导至中东欧的新兴市场。

  穆迪的报告认为,货币贬值、外部流动性供给缺乏,以及自身所持资产和贷款的质量恶化,是造成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

  而一旦东欧出现债务违约,作为主要债权国的西欧国家将直接面临巨大损失,并导致欧元区国家债务违约风险加大,尤其将导致西欧的银行系统风险增大。“市场将发生溢出效应,东欧银行业面临的问题将溢出到西欧的母公司。”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分析师张巍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经济负增长与货币大幅贬值

  穆迪17日发布的报告称,虽然面临全球性经济放缓,但是东欧国家所遭遇的经济下滑会更加严重,“我们预期其中很多国家在2009年都将遭遇硬着陆”。

  该机构预期匈牙利、俄罗斯、乌克兰和巴尔干地区2009年的GDP都将呈负增长,乌克兰的跌幅最大,预期2009年为-4%。这3国与2007年鼎盛时期的GDP将相差12个百分点以上。

  在2008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巴尔干国家的经常账户赤字都超过了10%。欧盟的统计材料显示,截至去年底,东欧国家的外债总额已超过15400亿美元,匈牙利的债务为其2008年GDP的66.5%,波兰为44.5%,斯洛伐克、捷克、斯洛文尼亚都接近30%。国际上的警戒线一般为25%。

  欧洲复兴与发展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伯格洛夫(Erik Berglof)曾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些赤字来源主要是外国资本投资,以及对西方银行资金的依赖。“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两项肯定会减少。但我认为这就是他们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就会造成相当大的赤字”。

  欧洲复兴发展银行成立于1991年,其初始任务为帮助东欧国家和前苏联共和国从中央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

  巨额的赤字造成中东欧国家货币大幅贬值。2009年,中东欧地区本币贬值幅度最大的国家依次为波兰和匈牙利,对美元汇率下跌幅度分别达21%、20%;而在去年下半年,上述2种货币兑美元的贬值幅度为28%和21%。

  从2008年10月开始,评级机构开始纷纷下调中东欧国家评级。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家的评级被标普、惠誉和穆迪纷纷降级处理。

  过于依赖外部资金

  中东欧国家多年来的经济强劲增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外部资本流入,尤其是比邻的西欧国家的投资以及西欧银行业的支持。

  “东欧宏观经济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对外国资本依赖程度太高。”中信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褚建芳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后,各国去杠杆化程度加剧,从东欧国家抽离掉大量资金,使东欧国家一下子陷入资金紧缩中。”

  资金抽逃何以对欧洲新兴国家的银行业影响尤其明显呢?分析人士指出,欧洲新兴国家银行业被西欧国家所控制是欧洲银行业的一个特点。以意大利、奥地利、瑞典和比利时的银行对中东欧影响力最大,拥有这些国家银行份额的80%。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的银行系统几乎100%由外国银行控制。

  因此,在穆迪17日发布的报告中,把流动性列为中东欧银行业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的主要因素,报告称银行难以筹集资金,融资成本也在提高。

  “很显然,政府都面临压力,要把更多的钱用在本国国内。”埃里克·伯格洛夫说。

  资产快速缩水和贷款坏账也是欧洲新兴市场银行业受到冲击的原因。而这还将带来连锁反应,即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融资成本面临进一步提高。

  穆迪的报告称,这些新兴市场银行业在萎缩的行业中存在大量风险敞口,比如房地产业。“现代银行系统在东欧仅仅建立了20年,其成熟水平显然无法同西欧相提并论。”

  持续贬值的本国货币则让银行的资产进一步缩水,同时由于出于恐慌,欧洲新兴市场居民将以当地货币计算的储蓄取出,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再次走入借贷成本提高的怪圈。

  溢出效应:殃及欧元区

  2月17日,由于对欧元区国家可能受东欧金融风险影响的担忧,欧元兑美元比率创下两个半月以来的新低,跌至1∶1.2605的水平,跌幅达1.5%。

  市场的恐慌是有道理的。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欧元区对东欧的债券接近1.5万亿美元,最大债主是奥地利、意大利、德国、法国、比利时和瑞典,6国拥有东欧债权的84%。

  其中,奥地利一国就占据近1/5,超过3000亿美元的债权,相当于其全国GDP的68%,人均向东欧放贷超过3.75万美元。

  “一旦东欧出现债务违约,欧元区国家将直接面临巨大损失,并导致欧元区国家债务违约风险加大,尤其将导致西欧的银行系统风险增大。”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分析师张巍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场将发生溢出效应,东欧银行业面临的问题将溢出到西欧的母公司。”

  穆迪报告称:“东欧核心市场健康的不断恶化正在令其西欧母公司的评级承受压力,考虑到欧洲银行的活动也代表着其母公司银行业务的相当一部分。”

  正因如此,奥地利总理法耶曼、副总理普雷尔近日不断穿梭于欧盟、东欧和其他债权国,希望欧盟能为稳定东欧经济提出专项刺激计划。

  欧洲或将面临一轮恶性循环。穆迪在其报告中提出警告,由于中东欧银行系统风险加大,西欧母公司减少对其支持的可能性加大……而任何能够证明母公司减少对新兴市场分支机构支持的证据,都将让新兴市场的银行系统评级承受更大压力。

  同时,目前有接近40%的欧元资产是流向以美元计价的资本市场,欧元的贬值将直接引发以美元计价的资本市场的动荡加剧。

    相关专题:

    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