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牵手大摩花旗拉开金融超市终结序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5日 03:18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肖艳 编译

  去年11月底,花旗首席执行官潘伟迪还嘴硬:全能银行的模式是“正确的模式”,花旗的策略是成为世界上 “真正的全球全能银行”。然而,刚过新年,花旗就开始一件件脱下厚重的外衣,开始瘦身。

  花旗踏上“瘦身”征程

  备受瞩目的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合并经纪业务部门的交易终于在13日尘埃落定,新的全球最大券商“摩根士丹利美邦”正式诞生。对于花旗来说,这是通过业务重组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花旗要“瘦身”了。

  知情人士透露,面临迅速 “瘦身”压力的花旗集团正准备推行一项大型重组计划,此举将使这家金融业巨头进一步走向解体。知情者表示,花旗计划剥离大型公司客户的批发银行业务,以及面向全球选定市场客户的零售银行业务。

  花旗集团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企业,其业务由经营企业和零售商业银行业务的花旗银行、提供保险产品的旅行者集团以及开展投行业务和证券业务的所罗门美邦控股公司构成。

  不过,由于在次贷市场和其他信贷市场投资巨大,花旗损失惨重,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底连续四个季度累计亏损200亿美元。去年11月下旬,美国政府出手援救,向花旗集团总计3060亿美元债务提供担保,还从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方案拨出200亿美元用于购买花旗的股份。但是这些还不足以补上花旗的“窟窿”。花旗将于下周发布2008年第四季度财报,而市场普遍预计其将亏损100亿美元,平均一天就要亏一亿多美元。

  在这种形势下,花旗内部关于业务分割的呼声逐渐高涨,潘伟迪被迫让花旗走上“瘦身”之旅。

  花旗或建“好银行-坏银行”

  知情者说,作为最新重组计划之一,花旗集团高管正在考虑建立所谓的“好银行——坏银行”模式。在这种结构下,花旗将建立一个新的公司实体来容纳自己的核心业务。

  “坏银行”的部分将持有约7000亿美元资产,剩下的1.1万亿美元将被归为公司的核心业务。

  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认为美国政府是促使花旗分割其业务的幕后推手,新选总统奥巴马表示已经重新考虑了3500亿救市资金的用法。

  尽管投资者大都认为银行的四季报和年报都将很难看,但是他们关注的是信贷问题还在恶化,并且问题在向其他资产组合蔓延,2009年很可能将又损失数十亿美元。

  持有花旗集团股票的史密斯资产管理公司主席威廉·史密斯多年来一直呼吁花旗“解体”,他相信在未来数年间,美国政府将会逐步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12个月内花旗集团就不复存在了,这家公司的新CEO就是政府。”

  新政府可能“认识到整个经济并不维系于几家银行上,”Celent金融顾问公司的主席OctavioMarenzi说。

  花旗“金融超市”历程

  花旗的前首席执行官桑迪·威尔(SandyWeil)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将花旗集团打造成金融超市的典范。有人赞扬他为花旗带来了历史上最大的利润,也有人批评他创造了一个不可能持续的、庞大到无法管理的怪物。

  金融超市蕴含的理念是一个人可以在同一家银行完成他所有的储蓄、借贷和投资业务。花旗就是这样,经营零售和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经纪业务、甚至旅行保险业务。多样化经营的银行是否能比专业化经营的银行做得更好,花旗的股东们也一直在质疑这个问题。

  在经济衰退开始之前,很多股东就抱怨花旗集团规模过大,导致其发展慢于竞争对手。不少银行业分析人士也认为,花旗长期的“金融超市”型运营模式并不成功,各部门、各业务之间条块分割严重,缺乏统一协调。因而,此次通过剥离经纪业务分支来“瘦身”的决定得到了花旗管理层的广泛支持。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相关专题:

  花旗大摩合并经纪业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