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得已的瘦身 花旗金融超市或解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5日 02:5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朱宝

  花旗集团的厄运似乎并没有停止。

  去年11月,花旗集团宣布全球裁员5万人后,其旗下著名经纪部门美邦(Smith Barney)的控股权转让给摩根士丹利的交易又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

  1月14日,又有消息传出,为确保生存,花旗很可能继续对其业务结构大动“板斧”,把一大部分困难重重的投行业务,以及风险较高的美国消费者金融业务,从全球商业银行运作中剥离出去。

  “断臂”之后,花旗集团的业务范围将进一步缩小为两大块,即以大型客户为服务对象的批发银行业务,以及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展的零售银行业务。

  “经过十年的风雨,金融超市的概念正式结束。预计到2009年底前,花旗集团总资产将缩减1/3。”14日,交银国际的报告中如是称。

  不仅如此,还有消息称,花旗集团董事长温·比肖夫爵士(Sir Win Bischoff)也可能前途未卜,原因在于2008年花旗股价持续下跌,并且,2008年第四季度可能再次出现几十亿美元的亏损,从而使得花旗连续五个季度出现亏损,等等。

  由此看来,花旗集团的“断臂”瘦身,似乎已是不得已而为之。一个曾经全球最大的金融集团,会否从此转身?

  “金融超市”解体

  有说法称,花旗在继续砍掉高危业务板块之后,将很可能使其回归1998年合并前的花旗公司(Citicorp)的状态。

  1998年,花旗公司(Citicorp)、桑迪·威尔(Sandy Well)与保险和股票经纪公司旅游行者(Travelers)合并组成目前的花旗集团,其业务范围涵盖了全球商业与零售银行。而在金融危机的重击之下,风雨飘摇的花旗将可能剥离部分有风险的投行与消费者金融业务,包括次级抵押贷款。

  这意味着,花旗分拆后的主营业务,将与合并前的花旗公司极其相似。

  “花旗剥离一些高风险的投行业务,主要原因不在于投行结构是否合理,而主要在于花旗不得不剥离一些业务。花旗与AIG有点像,都是美国政府注资,因此有向美国政府还款的压力,为疏财困,不得不卖掉一些业务。”14日,研究银行业的野村证券国际执行总监May Yan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一些自营业务,比如需要自己用资本金进行运作的业务,花旗暂时应该会停掉。而金融创新类的业务,目前看来暂时应该也会停掉,至于困难重重的投行业务与风险较高的美国消费者金融业务,在目前市况来看,买家很难找。”May Yan称。

  May Yan的说法也得到了证实,实际上,在花旗宣布全球裁员后,据花旗内部员工透露,位于香港的花旗亚洲房地产投资银行部(IBD)也已关闭,整个部门近10名员工集体失业。

  据接近花旗的知情人士表示,花旗首席执行官潘伟迪(Vikram Pandit)目前也已改变他之前对花旗“金融超市”结构的支持。

  “摩根大通也是各项业务都开展,也未听说其会结束‘金融超市’的模式,原因在于摩根大通各项业务都开展得不错,不像花旗有向美国政府还钱的压力。” May Yan对本报记者表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