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每经:次贷之下基金经理看淡银行业投资前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2日 03:40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于春敏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全球蔓延,近段时间以来,银行危机又开始在欧洲肆虐,行业遭受重创。面对来势凶猛的银行系统危机,欧洲各国政府已全力出动,开始对处境艰难的银行进行资本重组,并着力加强监管。但是,各国政府的救赎举动,并没有让那些致力于寻找投资机会的基金经理们感到安心,而事实恰恰相反,不少基金经理担心杠杆比率降低和严格的监管会冲击银行业未来10年的获利增长,这将意味着,就投资而言,银行业未来的吸引力将会明显大不如从前。

  不看好短期银行股表现

  关于政府的介入,牛顿投资管理(Newton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资总监杰夫·芒罗(JeffMunroe)表示,银行股一直被广泛视作成长股,但在政府插手之后,他们将大大加强风险控制力度。关于银行以低利率借入短期资金并以高利率长期贷出的能力,他说:“现在利率如此之低,他们怎样才能通过博利差来弥补盈利能力呢?”

  整体看,在本轮危机的冲击下,就股市而言,银行板块表现远不及传统的防御性类股。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全球银行指数在过去12个月下滑47.2%,而MSCI全球保健类股指数仅下滑了25.4%。

  尽管银行股经历了如此大幅的下跌,但通常逢低吸纳的基金经理并不认为已出现了买入良机。SVG投资管理(SVG Investment Managers)研究主管亚当·施泰纳(Adam Steiner)称,只有银行获利恢复到信贷紧缩之前的水平,才能说现在的银行股便宜,而这种情况看上去不可能在近期出现。

  加强监管或削弱银行投资魅力

  在不少基金经理看来,银行获利在过去十年的信贷泡沫当中被人为抬高了。某投资公司研究主管称,只有在流动性充沛且成本低廉的条件下,银行股才可能实现25%的目标回报率。目标回报率需要切合实际,如果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大约5%或6%,你怎能指望哪个板块会带来25%的回报呢?瑞士信贷分析师将欧洲银行每股盈利(EPS)预估值平均下调约20%,并强调需要更加清晰地看到银行获利转好才能开始做出正面的展望。

  培登瑞哲(Payden&Rygel)资深分析师奈杰尔·詹金斯(Nigel Jenkins)指出,所有问题机构的共同特征是依赖杠杆实现迅速成长。若监管机构一如预期地压制过度杠杆操作,银行将更加难以产生在信贷环境宽松时期所能获得的收益。银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当地经济的活力,当经济陷入衰退时,其投资魅力就会受到削弱,尤其是在像英国那样减少派息的情况下。芒罗称:“市场信心改善或降息也许会令银行股展开一定程度的反弹,但它们真会成为很棒的长期投资吗?或许不会。最好的机会或将出现在其他领域。”

  投行模式将不复存在

  基金经理杰夫·艾瑞可(Jeff Arricale)预计传统服务业务会重新成为银行获利来源,这反映出银行从喜好风险的投行和券商到单一商业银行的角色转变。其他基金业权威对此表示赞同。

  美国资产管理公司培登瑞哲(Payden&Rygel)总裁琼·培登(Joan Payden)表示,投行模式已经“溺水身亡”,是衍生品导致全球固定收益市场规模膨胀至股市的两倍,但如果这一体系失去流动性,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架构。尽管监管机构着眼于防止更多银行倒闭,但以基金经理为代表的投资者仍在思考银行体系会有怎样的改革。

  施罗德投资首席分析师基思·韦德(Keith Wade)表示:“眼下的问题是银行会在市场上升时承担更多风险,所以存在加速器效应。如果资本金要求能随着市场上升而自动上调,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股价急剧下跌,原因就在于股东认为其商业模式不再有效。”

  皇家伦敦资产管理(Royal London Asset Management)投资总监罗伯特(Robert Talbut)认为,银行会减少对短期融资的依赖,而追求存款的稳定性。成功的银行将拥有强大的分支网络和零售储蓄基础,因批发融资将越来越难以获得且成本更加昂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