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贝多广
在愈演愈烈的美国次贷危机中,不断传来华尔街上著名投资银行的坏消息。5家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以及贝尔斯登纷纷传出巨额的次贷减值损失或亏损。根据2008年4月21日出版的《财富》杂志,自2007年中期以来,贝尔斯登、美林和摩根士丹利三家的资产撇账已高达400亿美元以上。5家投资银行的股价从2007年的历史高位年均暴跌了42%,这还不包括贝尔斯登终因不敌巨额亏损,以清盘价卖给了摩根大通。
这些一向颐指气使的顶尖投资银行怎么了?是它们偶一失足栽了跟头,还是它们生不逢时赶上了杀伤力极大的次贷危机?它们是危机中无辜的受害者,还是其本身就是次贷危机的肇事者以至于咎由自取?抑或它们与危机互为因果,推波助澜,由小疾而演变成不可救药的大患?
在这段期间,我们有幸读到了乔纳森·尼先生的这本书,对上述困惑多少有了一点解答。本书出版于2006年,尼先生当然没有预见到今天这场惊心动魄的次贷危机。他以其个人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10年工作经历,描绘了在千禧年之际全球网络泡沫的兴起和破灭过程中,美国投资银行在这一期间的行为举止。他在书中的描述、分析以及评论对于我们理解今天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投资银行家,一个令无数人向往和羡慕的职业。过去几年,在前往美国各大名校进行校园招聘时,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MBA还是博士生,都充满期待地想象着自己离开校园的第一份工作能成为一名投资银行家。很多人共同的问题是:你们投资银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而他们心里盘算着的则是:我到底够不够格?那种渴望,那种追求,有时是刻意表现出来的执著和决心,让人不禁怦然心动。
作为一份职业,投资银行家的吸引力在哪里?有人说,投资银行家的收入具有最大的吸引力。尼先生半路出家去当投资银行中的经理(相当于MBA毕业后的级别),第一年就可以挣225万美元,比他在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前一份工作收入多了一倍还多。到尼先生2003年离开投资银行时,他已成为董事总经理级别的高级投资银行家,他的年收入高达两三百万美元。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美国现任总统的年薪也只有40万美元,而美联储主席的年薪还不到20万美元。可见,投资银行家的薪酬确实令人垂涎三尺。
当然,也有人说当投资银行家是因为这份工作既令人兴奋又富有挑战性。投资银行家参与企业的重组上市,动辄在全球融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成为大众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投资银行家策划于密室,决胜于商场,完成一件件令人震惊的收购兼并项目,更是使自己从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华尔街上的明星。
还有人说投资银行家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的精英——从企业大亨到社会名流,因此这份人生阅历是丰富多彩的。确实,当与精英们“耳鬓厮磨”的时候,近朱者赤,你离成为精英也就不远了。
本书作者尼先生认为,当投资银行家最有价值的是影响决策。尼先生认为,即使与政府官员或公营机构的人员相比,投资银行家的判断及建议事实上对企业家的决策影响更大,因而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更大。当你的企业客户听取了你的判断分析,接受了你的结论建议,并很快付诸企业的决策之中,作为一名投资银行家,应该获得最大程度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我想尼先生的感觉是深刻的。因为即使你收入很高,工作挑战性很强,还能接触名流明星,但你若不能影响他们的思想和决策,以至于无所成就的话,所有那些东西都会变得表面和肤浅。可是投资银行家如何才能真正影响客户的决策并最终有所作为呢?作者认为影响决策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银行家与客户的关系。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传统上说,在投资银行领域,大大小小的投资银行实际上为各自不同的客户服务。比如摩根财团(包括JP摩根和摩根士丹利)长期致力于为《财富》500强企业服务;高盛历史上则因其犹太背景而强于为犹太人企业服务,一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原先中等规模的客户成长起来成为《财富》500强成员,高盛才开始正面争夺摩根财团的传统客户;而规模较小的后起之秀帝杰主要为发行垃圾债券的中小企业服务。投资银行家的价值在于你手中是否有稳定的能长期提供服务机会的客户。作者所推崇的高盛历史上的领袖西德尼·温伯格,他关注的是为谁服务,而不太在乎能赚多少钱。摩根士丹利长期秉承的宗旨是“以一流方式做一流生意”。然而,时过境迁,在所观察到的10年变迁中,尼先生发现这种传统上被顶尖投资银行视做圭臬的以长期客户关系为核心的投资银行文化已经逐步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交易驱动型的投资银行模式。所谓交易驱动型,是指投资银行已不把客户的选择以及和客户的长期关系放在首位,而注重于单项交易项目的获得、完成以及赢利。只要这项交易有利可图,何乐而不为?(作者贝多广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