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萨缪尔森:通缩还是通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8日 15:00  新浪财经

  导读:《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罗伯特·萨缪尔森(Robert J.Samuelson)6月8日发表专栏文章称,目前,存在美国将面临通缩还是通胀的争论,正反两种看法都可能正确,只有时间才能解决这一问题。以下是文章概要:

  为了理解当今最令人困惑的经济争论——我们将面临通缩还是通胀,有必要回顾一下二战后发生的事情。二战后,在紧张的政治压力下,当时的总统哈里-杜鲁门(Harry Truman)取消了工资物价管制。由于战争期间受到打压,解除管制后的工资和物价迅猛增长。汽车工人、钢铁工人和其他工人通过罢工要求提高工资。1946年和1947年,消费者物价分别上涨8.5%和14.4%。

  具有启发性的是随后物价稳定下来,没有发生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情况。确实,1948年末至1949年的温和经济衰退有助于阻止物价增长。不过通胀消退主要归因于人们没有预期物价上涨。他们知道,除了战争影响,美国物价通常非常稳定。

  我们从中吸取的经验是:心理因素。经济学家所说的“预期”反映了工人、经理和投资者的行为。如果他们担忧通胀,他们的行事方式将带来通胀。反之,就像1940年代一样,如果他们不担忧通胀,就不会出现通胀。该经验为当今的争论提供了一个背景。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引发更高的通胀?还是会阻止通缩?

  这一问题起因于美联储应对经济危机的举措。美联储已经将联邦基金利率几乎下调至零,而且在商业票据市场提供贷款,还购买了房利美和房地美支持的1.2万亿美元抵押证券和3000亿美元财政部债券以降低长期利率。这些举措都是史无前例的。

  美联储上述举措引发了一些人的通胀担忧。一旦经济复苏,宽松的货币和信贷政策将产生通胀。贷款利率较低将推升物价,然后工资随之增长。低利率还将鼓励支出和抑制储蓄。卡内基美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艾伦-梅尔策(Allan Meltzer)表示,美联储将面临来自“国会、政府和企业阻止利率上升的压力”。由于预算赤字数额巨大,美国政府和国会将希望借款成本处于低位。通胀心理将出现。

  不过担忧通缩的人认为,通胀主要归因于需求过多和供给过少,而当今的状况是供给过多和需求过少。高失业和企业产能下滑阻止工资和物价上涨。如果美联储不实行较低利率,需求收缩可能引发物价和工资螺旋下降,即通缩。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就指出:“通缩,而不是通胀,是当前的明确风险。”

  正如克鲁格曼所说,美国目前几乎不存在通胀压力。过去一年,美国CPI基本稳定。美国5月失业率由8.9%升至9.4%。咨询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调查显示,52%的企业已经冻结或下调工资。通用汽车破产也是行业产能过剩的一个迹象。通胀预期水平很低。

  所有这些因素都给美联储带来灵活空间。通胀预期会影响实际通胀,但通胀不会突然出现。梅尔策也预计不会立即发生通胀,他说:“是否将发生通胀?当然不会是现在。”

  不过梅尔策的警告仍然是中肯的。美联储经常实行过度的扩张性政策并引发通胀预期。1960年代和1970年代,过度需求和工资-物价螺旋上升引发通胀。当今,通胀可能由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引发。通胀担忧将促使大宗商品(石油、金属和粮食)价格上升和美元贬值。进口成本将增加,从而促使国内制造商提价。一旦出现通胀,高通胀和高失业将同时存在:即发生“滞涨”。1977年,通胀和失业率都为7%左右。

  有迹象显示,伴有通缩的经济自由下滑风险已经消退。美联储将在某一天提高利率。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已经保证不令经济出现高通胀。美联储是否能够选择正确时机并抵制相反的政治压力?伯南克的保证是否能令市场信服?

  市场不能信服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伯南克本届任期将于明年1月结束。不过奥巴马总统可能要求伯南克连任,解决不确定性问题。但除了时间,伯南克连任也不能解决当今关于通缩还是通胀的争论。(宁弦)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