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格林斯潘:美联储并未引发房市泡沫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1日 15:59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3月11日下午消息,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专栏文章称,美联储维持低利率并未引发房地产市场泡沫,全球储蓄过剩才是楼市危机的主因。以下为文章摘译:

  我们正处在一场全球性危机之中,毫无疑问,这场危机将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致命的一次。危机最终会平息下来,成为历史。但是,如何解释此次经济严重收缩的因果关系将决定全球金融体系的重组。

  现在,至少存在两种被广泛认可但互不相容的对危机根源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而楼市泡沫正是当前金融危机的核心。

  第二种解释更为可信的,该观点认为,的确是低利率引发了过度的投机行为,但罪魁祸首并不是联邦基金利率而是长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2002年至2005年,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引导美国房价改变长达11个月。房价与抵押贷款利率之间的相关性非常明显,与联邦基金利率相比,抵押贷款利率成为房价上涨的更好的指示器。

  这并不令人意外。毕竟,长期资产的价格通常由现值决定,即使用相同期限的利率作为折扣因子,对长期资产带来的收入流进行折现得出现值。据我所知,没有人使用隔夜拆借利率如联邦基金利率作为房地产估价的资本化率,不论是办公大楼还是民用住宅。

  当2004年中期美联储实施紧缩货币政策时,抵押贷款利率并未像预期那样做出反应,此时,美联储敏感地意识到货币政策与抵押贷款利率之间关系的断裂。而且,有数据显示,房屋抵押贷款利率甚至在更早的时间就已经逐渐与货币政策脱节。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与短期利率之间的联系几十年来一直比较紧密。1971年至2002年,联邦基金利率和抵押贷款利率的变动步伐保持一致,两者之间的相关度达到0.85。然而,2002年至2005年,联邦基金利率和抵押贷款利率之间的相关度减弱至不显著的水平。

  正如我在2007年12月发表的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样,全球范围内长期利率下降的假定原因在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众多发展中国家发生的结构性转变,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更具活力的、出口导向的市场竞争体制。结果,大量新兴市场经济体快速增长,从而导致全球意图的储蓄量(intended saving)相较意图的投资量(intended investment)出现过剩。从2000年至2005年,储蓄的事前过剩推动全球长期利率逐渐走低。

  许多国家长期利率的下滑在统计上解释了房地产估价的资本化率在全球范围内下降并趋同的现象,并最终导致全球出现房价泡沫。(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美国的房价泡沫等于或低于全球中值。)到2006年,所有发达国家以及主要的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利率及其推动的房屋抵押贷款利率已经降至个位数——我相信这在历史上是首次。

  鉴于货币政策与长期抵押贷款利率已经脱节,美联储2004年至2005年实施的紧缩货币政策未能“阻止”楼市泡沫。考虑到所有因素,我个人更倾向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对美联储成绩的评价。他在2006年发表文章,对美联储在1987年至2005年间的表现表示赞扬。

  如果楼市泡沫的根源是不适当的货币政策或者更广泛的全球势力,那结果又有何区别呢?答案是区别很大。

  如果货币政策出现错误,那么错误可以在将来被修正,至少在原则上是这样。然而,如果我们是在与超出国内货币政策制定者控制的全球力量相抗衡,那么我们将面临更广泛的问题。我个人强烈怀疑后一种情况。

  全球市场竞争以及商品、服务和金融的一体化已经产生前所未有的物质利益。但高度竞争市场的增长道路是周期性的。在极少的情况下,市场是会失灵的,其结果就像我们正在经历的一样。现在已经非常清楚,市场参与者在市场鼎盛时期尝试推动的风险管理技巧和金融产品过于复杂,甚至对于那些最为老练的参与者而言也很难正确谨慎处理。

  然而,适当的应对政策并不是通过繁重的监管来控制金融机构,这将遏制金融业的发展,从而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请记住,在此次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显示出生产力大幅提高。在国内储蓄和借入国外储蓄水平适当的情况下,提高生产力是危机前金融体系的成功之道。金融市场失灵的解决方法是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以及对欺诈行为进行更大范围的诉讼,而非政府实体增加微观管理。

  任何新的监管规定应该提高金融机构有效指引储蓄流向最具生产力的资本投资的能力。现有的许多监管规则成本昂贵且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充足的资本金和担保品要求能够解决危机暴露出来的体系缺陷。这些要求不应该过度,因此将不会过分干预私人部门的商业决策。

  如果我们希望保持一个有活力的全球经济,实现经济繁荣并维持可持续增长,那么,我们就不能依赖政府推动储蓄和投资流动。未来几个月,我们面临的挑战将是建立一种监管机制,确保金融机构开展负责任的风险管理同时鼓励他们继续承担任何成功的市场经济固有的、必要的风险。(兴亚)

    相关专题:

    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