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地方股权交易所猛炒四板概念 新三板代表力辩不存在此说法

2012年11月15日 09:38  金陵晚报 

  金证券记者 胡春春

  在新三板市场刚刚扩容不久,一个叫做“四板市场”的概念突然被炒作起来。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所谓的四板市场主要是指地方股权交易市场。不过,对于这一叫法,各方意见极大。

  昨日,新三板代表性人物西部证券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程晓明急赴上海,和同行就四板市场概念进行辩驳。程晓明在途中接受《金证券》记者采访时直言,根本就不存在四板市场的说法。他认为,到现在地方股权交易所都没明白“转让和交易的区别”,这是很大的隐患。

  “四板”概念悄然兴起

  四板市场概念早已有之,只是一直以来很少有人提及。此番,让四板市场概念重新燃起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新三板的发展,让很多人看到主板以外市场的前景;其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扩大,亟须一个新的概念来推广。

  对于第一个原因,程晓明在接受《金证券》采访时介绍,“新三板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地方交易所一般都回避四板市场的概念,因为觉得是小市场,很丢人。但是,随着新三板的扩容,很多人看到新市场的发展空间,所以试图重新打造一个四板市场的概念。”

  对于第二个原因,记者了解到,第四季度以来,国内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再度扩张,除原有的天津、重庆、上海、深圳、广州五地外,浙江、深圳也将建立地方股权交易市场。其中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的建立和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的酝酿是四板市场概念出现的直接导火索。   

  浙江股权市场最积极

  浙江地区在四板市场概念的推广中尤为积极。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新建立的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是第一个明确公开宣称要将地方股权交易中心打造成“四板”市场的股权交易中心。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人士在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也曾解释,四板市场区别于中关村的新三板模式。前者主要特点是受区域限制,只能在某一区域内进行股权交易。

  公开信息显示,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初步拟定的规则是,仍不允许亏损企业挂牌,但合格投资人的门槛要比“新三板”市场低,即机构投资人1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门槛,自然人2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门槛。

  程晓明表示,不久前,自己曾在浙江地区和相关业内人士讨论到四板市场,但是发现,例如浙江股权交易中心这类的地方股权交易市场,更关心的是交易标的,而不是交易制度。新设立的股权交易中心,在交易制度仍不明确的情况下,试图借助四板市场概念炒作,是不明确的做法。

  混淆差别埋下风险

  作为西部证券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的程晓明,一直是为新三板市场奔走疾呼的标志性人物。昨日,程晓明急赴上海,和上海同行讨论四板市场概念。此前程晓明曾在浙江等地,对四板市场进行批驳。

  程晓明表示,实际只有两个市场,即要做市商和不要做市商,其代表就是主板市场和三板市场。“地方交易所可以用新的概念,但是不能混淆市场之间的差别。现在地方交易所的问题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弄清楚转让和交易的区别。”

  据介绍,中国目前拥有10多万个股份制企业,但真正能够到上交所上市的并不多,所以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对这些公司来说极为重要。程晓明称,区域股权交易所现在最希望看到的是,通过四板市场概念的炒作,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政策,但却忽略了最基本的股权交易制度。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对于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目前中国证监会正在对《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它为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股权转让打开了一扇窗,其审批条件进一步放宽了——即快速融资豁免制度。它对定向发行后股东累计不足200人的、在12个月内发行股票累计融资额低于1000万元的非上市公众公司,不要求其向监管部门申请核准,可自办发行,事后备案。这一政策的出台或将更加规范地方股权交易。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习近平李克强当选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 体育赵鹏头槌王大雷失误丢球 国足1-1新西兰
  • 娱乐姚晨曹郁机场被拍 婚讯曝光新西兰办婚礼
  • 财经日本专家算账:砸辆丰田损失中国要占6成
  • 科技三星高管称不会效仿HTC与苹果和解
  • 博客“张贤亮包养情人”真相 吉林大雪(图)
  • 读书尴尬照:蒋介石如何助美国总统选举(图)
  • 教育高富帅研究生入伍参军(图) 中国教育盛典
  • 育儿丈夫月薪3千妻子全职称幸福无关钱
  • 陈岳峰:2012年中国零售业发展回顾
  • 白明:从320个字读出的对外开放新高度
  • 艾诚:美国大量印钞让中国赚钱
  • 辜胜阻:十八大报告经济发展新亮点
  • 陶冬:日本拖不过第三个失落的十年
  • 黄鸣:揭黑打假是搞烂行业?
  • 老股民:中国会不会无限期推迟巴三新政
  • 如松:楼市再大涨会引发出口企业大倒闭
  • 刘远举:照顾偏才让中国考试制度更不公平
  • 于晓华:墨西哥教训对中国未来十年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