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三板制度改革最快可能6月落实 三季度或将扩容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0日 11:00  中国经济时报微博

  新三板将在北京设独立交易所,证监会已经与北京市政府签署了相关协议。新三板制度改革最快可能在6月落实,今年三季度有可能会实现扩容。

  ■本报记者 马会

  4月9日,新三板个股表现强劲,东湖高新上涨逾7%,高新发展上涨约5%。这种强劲势头和新三板扩容加速有关,种种迹象显示,新三板扩容即将“守得云开见日出”。

  扩容已成定局

  最新消息显示,新三板扩容改革最新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3月底,国务院领导调研新三板,算是为此定调。

  同时,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还表示,新三板将在北京设独立交易所,证监会已经与北京市政府签署了相关协议。新三板制度改革最快可能在6月落实,今年三季度有可能会实现扩容。虽然新三板试点扩容方案未定,但新三板交易所人事已初定。

  西部证券股份代办转让部总经理程晓明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新三板已经没有等待审批的项目,目前基本已经确定下来。“2000年,证监会组织券商第一次开新三板会议,我作为券商代表做了发言,好多基本的东西那时候就定下来了。”

  程晓明指出,新三板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是,改革交易制度和扩大园区试点。“已经明确了,交易制度就是做市商制度,扩大园区试点也已经明确。”

  金元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陈永飞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新三板在今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将扩容。新三板企业的准入门槛是,在园区内,有一定销售收入,有自主产品和知识产权,合规经营的企业就可以挂牌,对利润和成长性没有要求。

  下半年有望推出

  在国务院领导调研的当天,证监会和中关村管委会在制作的展示牌中,提出五条建议,建立和完善各层次市场间的转板制度;做市商制度;监管层支持主办券商开展直投业务;开展挂牌企业股权激励试点;适度扩大合格投资者队伍。

  上述内容一度被媒体解读为,这是监管层首次提出新三板发展的五条建议。然而,在程晓明看来,“这只是建议的展示牌,并不是新三板发展的核心内容。”

  程晓明认为,转板制度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推出。因为,新三板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200人的股东限制,3万股的交易起点太高,不向个人开放,不是竞价交易。未来新三板发展的关键不是能否转板,而是自身的活跃性。”

  对于监管层支持券商开展直投业务,程晓明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券商做市商制度和直投业务一定要分开,这两项业务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做市商制度是美国纳斯达克(微博)的核心。我也赞成挂牌企业股权激励,扩大合格投资者队伍。”程晓明说,“一般认为,保护投资者就是让投资者买到好公司的股票。事实上,这是误区,真正意义上的保护投资者,是让投资者以合理的价格买到股票,价格合理比公司好坏更重要。所以,不必担心对普通投资者开放新三板市场会为其带来风险。”

  每年或将扩容500-1000家

  据悉,新三板试点方案于2005年年底获批,2006年1月开板,已经运行了6年。由于严格的投资者限制和非连续竞拍的交易制度,市场并不活跃。

  2012年年初,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出由券商主导建设柜台交易市场,新三板未见踪影,市场情绪极度低落。2月底,郭树清视察新三板,各方希望重燃。3月底,国务院领导调研新三板,算是定调。

  程晓明认为,新三板对企业没有准入要求,“提档线”没有意义,重要的是“录取线”。对于新三板企业来说,重要的不是准入要求,真正有意义的是扩容节奏。“预计新三板每年扩容规模将达到500-1000家,这是我们的希望,领导口头也这样表示。”

  陈永飞说,他们在中关村和外地园区都储备了不少,中关村有20多家企业,外地的企业在做好股改,做好材料,开盘后就报进去。“资金流向影响不大,主要是定向增加,创业板企业成长性不及新三板,面上影响大,很多企业可以直接在这个平台上成交。”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