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园区发展呼唤完善中介运作系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 01:36 中华工商时报 | |||||||||
---评李恒光《中国科技园区中介运作》一书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由于国家经济的全面开放和全球经济的激烈竞争,科技园区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人们目前已经形成共识的是,科技园区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必须从主要依靠政策扶持、基础建设转向依靠体制、机制、市场、服务、效率等因素构成的整体环境的创新发展,特别要突出制度创新、管
吉林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李恒光等所著的《中国科技园区中介运作》一书,在对科技园区创新发展中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等透彻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我国科技园区的‘二次创业’中,即便只是围绕自主创新的主题,其中也都离不开‘中介’的服务、沟通、降低交易成本等作用,也就毋庸从更深的宏观的制度背景(即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市场配置资源)层面来说了。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历程看,中介组织的建立和健全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鉴于我国科技园区中介发展的现状以及在科技园区‘二次创业’中中介的特殊地位(原有的政府主导、推动的优惠政策平台必须转为服务平台,园区内原有的政府履行的社会职能要还权于社会,因此中介组织的健全与否,就成了科技园区能否良性运行的关键,亦是深化科技园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科技园区中介的运作与战略管理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阅后掩卷,“科技园区———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产业集聚———国家创新体系———自主创新———科技园区中介———技术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中介运作模式———孵化器“等关键词,把整部著作有机地连接了起来。正如书中所言,随着2001年提出的“二次创业”几年来的推进,尽管国家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但在“自主创新的创新链”上依然存在着薄弱环节:首先是观念上“掉链,对技术创新的认识片面。依美国哈佛管理学院《Inn ova tion D ia logu e》一书的定义:技术创新是指把人才、资金、原材料、信息、知识转化成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中的创新。 在驱动科技园区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基础设施建设早已不在话下,优惠政策将会越来越少,惟有技术创新是相当长时期科技园区持续发展不竭的生命能量之所在。而就技术创新及在其有实际意义的产业化过程中,科技园区中介(以下简称“中介)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高效率的中介的存在,能大大地活跃和促进技术创新。中介是各类创新主体的粘接剂和创新活动的催化剂。中介活跃于技术需求者与持有者之间,它们沟通机构间,主要是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技术流动,促进创新体系内各参与主体间互动,并通过进行技术搜寻、评估和传播,实现创新体系内在的有效联系。中介确保技术诀窍在体系内广泛传播,并能对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或“空洞提供补偿作用。多种多样的中介的存在,有助于降低技术转让过程中的信息、技术、管理和融资的壁垒和交易成本。很多事例表明,在一些国家,尽管其研究基础设施建了不少,研究开发实力不可谓不强,但由于其创新体系中各主体间缺乏沟通和互动,没有有效的中介把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研究成果推介到企业,同时把企业的需求反馈到研究机构,导致产业创新效果不彰,科技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所谓创新悖论现象)。可喜的是,作为一部学术著作, 本书没有仅止于理论研究,而是更多地着眼于实践,提出了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典型科技园区中介的运作模式。(17H3)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