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三板扩容 > 正文
 

武汉东湖高新区欲依靠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 14:3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袁立波

  占地面积区区数十平方公里的东湖高新(资讯 行情 论坛)区,竟诞生了1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包括凯迪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000939)、G华工(000988)、G烽火(资讯 行情 论坛)(600498)、江钻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000852)及精伦电子(资讯 行情 论坛)(600355)等业内“龙头”公司。

  在这块土地上,

资本市场成功与企业对接,为众多渴望资本扶持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腾飞插上翅膀。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许多优秀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在第二起跑线上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成为细分行业领域内的翘楚。

  拥有中国环保产业第一品牌之称的凯迪电力,即是依靠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典型。其实,上市之前的凯迪电力对资本市场就已并不陌生。1993年和1996年,凯迪电力就曾以定向募集与增资扩股的形式,合计募集资金6000多万元,为其上市大踏步发展奠定基础。1997年9月,凯迪电力成功登陆深圳

证券交易所,募集资金近3亿元。

  此后,凯迪电力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我国烟气脱硫行业的“巨无霸”,占据我国烟气脱硫市场的半壁江山。根据统计数据,与上市的1999年经营业绩相比,凯迪电力2005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已增长近10倍,净利润已增长近3倍。并且截至今年1月,凯迪电力在建的脱硫工程已达到32项,合同总金额约54亿元,发展后劲十足。

  另一方面,凯迪电力还通过资产重组和企业并购的方式,推动产业的低成本扩张。2004年10月,凯迪电力收购东湖高新29.58%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2005年3月,凯迪水务控股的亚洲水务在新加坡上市,成为我国

能源环保类企业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

  代表东湖高新区光通信产业的G华工(主营激光产品),则是于2000年在深交所发行上市。上市前的1999年,G华工主营业务收入仅为9340万元,净利润3056万元;但利用上市融资的4亿余元,G华工实施了一系列激光产品开发项目,经营业绩开始水涨船高。数据统计,2000年G华工的主营业务收入就达到1.8亿元,净利润4220万元;2001年主营业务收入逼近3亿元,净利润4549万元。到2005年,G华工的主营业务收入已经超过6亿元,主营业务利润达到1.67亿元,俨然与上市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

  上市对园区内光通信产业的发展促进作用也相当显著。资料显示,长江通信(资讯 行情 论坛)于2000年12月,上市当年,长江通信的调整后主营业务收入为2.6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7793万元;上市第二年(2001年),在通信行业的发展受到较大冲击的背景下,其主营业务收入依然攀升至3.9亿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达2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烽火通信(资讯 行情 论坛)则在2001年上市,对园区光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其后光产业经过了几年的行业低谷,相关企业也经历了调整,但随着行业的转暖,园区的光产业已具备再度崛起的机会,如烽火通信的总经理何书平就表示,五年内,烽火通信的销售收入要达到60亿元,实现翻两番的目标。

  <><袁立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