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三板市场 > 正文
 

上市公司退市演绎集体行动 三板渐行渐长的烦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 09:16 解放日报

  从制度设计上来讲,三板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理应是上市公司资源双向流动的平台,而不应只是退市公司的合法退路,以及部分投资者减少损失的缓冲渠道。

  上市公司退市演绎集体行动———

  *ST达曼(资讯 行情 论坛)今天起进入三板市场,成为今年三板市场迎来的首家退市公
司。

  另外,*ST信联(资讯 行情 论坛)、*ST湖科(资讯 行情 论坛)、*ST长风(资讯 行情 论坛)等近20家上市公司因连续三年亏损,已被暂停上市,若今年上半年继续亏损,这些公司也将加入退市队伍。而到目前为止,其中的不少成员已经发出了业绩预亏公告

  对目前只有30多家公司的三板市场而言,今年迎来大扩容几乎已成定局。

  问题公司“收容所”

  客观上,三板市场是业绩连年亏损、达不到主板上市要求的绩差公司的合法退路。但三板市场的背后,往往演绎着上市公司业绩的哗变。

  *ST达曼就是一个例证。从蜚声海内外的“中华珠宝第一股”,到结束主板上市,达尔曼(资讯 行情 论坛)一路走来,大部分时间都沉醉在市场的热捧中,没落似乎仅在一夜间。但这一夜的哗变,却揭开了公司近8年的造假历程。就在去年初,一份问题年报无奈出炉,当家人许宗林卷款出逃。15亿元净资产半年内蒸发,达尔曼股价从上市初期51.7元的高价,跌至暂停上市前的每股不到2元,每股盈利也从辉煌时期的近1元跌至负值。达尔曼高台跳水令市场一片哗然。

  造假,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高管中饱私囊、大股东挪用资金、违规担保等,都曾经导致上市公司业绩哗变。目前,存在退市风险的*ST大洋B(资讯 行情 论坛),巨额资金被控股股东和关联方占用,被迫进行巨大数额的坏账计提,这直接导致公司的巨额亏损。已退市的*ST南华(资讯 行情 论坛),其问题也出在关联方占用资金。ST比特(资讯 行情 论坛)的退市则牵绊于公司的三名问题高管。

  退市或即将退市的这些公司,绝大部分都是一夜之间业绩突变震惊市场的。但这背后的危机和风险,又岂是一夜累至?无怪乎,投资者对三板市场有这样一个别称———中国股市问题公司的“收容所”。

  截至目前,三板市场除了粤传媒等5家公司股价还超过1元,其余均不到1元,更有水仙B、金田B股价仅约3分钱;南洋、宏业、生态等近30家公司每股净资产为负值。在经历了危机重创后步入三板,很多企业资不抵债,几乎没有可持续经营的能力了。

  一退了之的困惑

  市场优胜劣汰是一种合理机制。三板市场的建立,给了退市公司一个回旋余地,也更好地完成了吐故纳新的过程,减轻了主板的运行负担。不仅如此,在主板和三板之间设下一道业绩门槛,让不够格的企业不断退出,无疑可以提升主板市场的质量。

  但是,三板市场加速扩容,仅仅是大浪淘沙水更清吗?上市公司一退了之,给市场带来了不少困惑。

  上市公司业绩风险集中释放,中国股市道德风险令人堪忧。很多退市公司和面临退市的*ST公司,均是在圈到大笔资金后,业绩出现莫名下降,直至揭开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违规担保、财务造假、假重组等违规黑幕。除了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上市之初就存在的严重问题也不容忽视。企业包装上市,甚至伪装上市,存在着根本性缺陷———上市基础不真实、不牢靠。由于相关制度还不完善,不少公司往往无视公众投资者利益,将“内絮外玉”包装上市,其目的就是为了圈钱。这样的上市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是必然的。

  不止是体现市场道德风险。三板市场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股市风险爆发的助推器。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一方面,在股权分置下,大股东通过上市公司股票发行或增发不断融资圈钱;另一方面又通过退市机制,使这些“圈钱公司”与管理层的责任得以解脱。在没有三板市场时,出于对股市稳定与社会稳定负责,管理层或地方政府还会积极地为拟退市公司寻找出路,琼民源演变为中关村(资讯 行情 论坛)便是一个典型例子。但有了这一退出机制后,上市公司往往一退了之,理所当然带走了从股市里所圈取的大量募集资金。

  三板市场加速扩容,更冲击着整个股市的信心体系,尤其在市场低迷期。退市,从表面上看为固有投资者留住了残存利益,投资者可以期待退市公司重组再上市。但是低迷的市场环境使得重组的“壳”价值逐步下降,如果花较大的财力去重组这些负债累累、奄奄一息的公司,虽然可以免除摘牌风险,但何时能获得回报?毕竟,在当前市场中,通过分类表决完成再融资的难度较大,而且随着再融资发行价格的下降,融入的资金额也许还不能支付重组的相应费用。事实上,中国股市三板市场设立以来,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几乎没有先例。因此,退市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对固有投资者来说,也意味着巨额损失几乎无可挽回。

  寻求重新定位

  上市公司一退了之的困惑,正是三板市场逐渐“长大”的烦恼。当扩容大潮逼近时,三板市场何去何从?业内专家认为,要从整个证券市场的大背景下,审视这一市场,寻求重新定位。

  退市机制的实施,并不能与提升主板市场上市公司质量等同起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首先要把好“入市”关,严控新股发行的质量。最重要的是,要在公司上市运作过程中加强监管,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忽略了这两点,而过分强调“退市”对上市公司的反向促动,岂不是本末倒置?尽管三板市场加速扩容,但这几年退市公司的数量仍远远少于“上市”公司的数量,在大量垃圾公司上市的前提下,用退市来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似乎力不从心。目前,伴随股指的不断下挫,越来越多的垃圾公司原形毕露,流向三板市场更是无奈之举。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三板市场应是上市公司资源双向流动的平台,而不只是退市公司的合法退路。但中国股市三板市场设立以来,基本上是单向流动的,“退”成了这个市场的最主要功能。业内人士指出,在把好入市关口、加强上市监管后,推动退市公司重组上市才是三板市场改观的关键。如何推动?最重要一点,就是从大股东做起,加强惩罚力度、建立连带责任,要使绩差和问题公司成为其永远的“包袱”,而不是一甩了之。

  一个成熟健康的市场,退市机制必不可少。但三板市场的设立,不能以牺牲投资者的利益为前提。业内人士建议,退市机制应该与赔付制度结合起来。符合退市条件的公司步入三板市场,同时也要对持有退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给予一定的赔偿。否则,退市惩罚的就不是退市公司了,而是投资者,进而导致投资者资金蒸发,市场信心完全丧失。

  蒋娅娅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三板新闻 全部达尔曼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