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心绣口】

  股票该由谁来定价?既非外资、也非内资,而是上市公司自己,投资者所能做的,就是深入挖掘上市公司内在价值。

  熊锦秋

  近日由于受雄安新区设立等消息影响,金隅股份H股出现暴涨,不过暴涨后遭遇多家外资机构看空,一些外资趁高卖出离场,内资却接棒进场,这被视为内外资争夺港股定价权的一个缩影。笔者认为,内资争夺港股定价权只是一些市场人士情怀,但其意义不大,甚至定价权本身或是子虚乌有。

  在实体经济中,若企业改变产品定价,却不会对需求有负面影响,称之为取得定价权,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消费者对企业定价只能被动接受。中国在铁矿石、石油、玉米等很多商品上缺乏定价权,因为多是必需品,我们只能被动接受、只能打了牙往肚里吞。不过,在笔者看来,股票作为虚拟商品,是否存在二级市场定价权,值得商榷。

  股票并非生产、生活必需品,除了投机者,多数投资者投资股票是为获得红利等收益,如果内资过度炒高股价、股票难以带来可观预期收益,外资或许不会接受这个价格,大不了不玩就是。反过来也一样,若部分外资蓄意压盘、导致价格过低,其它外资或内资并不会接受这个价格,而可能基于价值投资主动买入。一部分投资者产生的股价,不会对另外一部分投资者形成约束力,股票定价权或属子虚乌有,笔者也还没有看到其它成熟市场对二级市场“定价权”有什么说法。

  股票该由谁来定价?既非外资、也非内资,而是上市公司自己,投资者所能做的,就是深入挖掘上市公司内在价值、更为准确发现股票的公平价格。这样的定价才有意义。

  内资盲目争夺港股定价权,或为外资做嫁衣。内资将股价抬高,原来的持股外资趁机离场,之后由于对高价不认可不愿在高位追回,到头来只能是内资自娱自乐。2015年我们也曾听到争夺股市定价权的论调,似乎让投资者肆无忌惮将A股推高,就掌握了股票定价权,就可让境外投资者被动接受这个定价,但结果有目共睹,不仅当时导致泡沫破裂,至今MSCI也还没有纳入A股。千万不要把外资当成傻子,不要以为无论A股或港股估值多高,外资都必须配置。

  内资盲目争夺港股定价权,可能形成内资相互践踏恶果。内资推高业绩平庸或基本面存在问题公司的股价,但上市公司缺乏内在价值,多头必然心虚、底气不足,一旦遇到外资做空或利空信息发酵,内资群体这个堡垒也会从内部攻破,一些多头会争相出逃、形成踩踏效应。近日某家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由于资金链面临断裂,包括大股东在内各路资金争相出逃,股价断崖式下跌,教训惨重。

  北水南下争夺港股定价权意义不大。沪港通、深港通没有总额度限制,再加上未来港股通标的范围放开,理论上未来港股甚至可能全部由内地资金霸占,内资可彻底获得港股“定价权”,但如此港股市场存在意义需打上问号,港股无涨跌幅,做空手段丰富,这个市场或将成为大机构猎杀中小投资者的又一新乐园。

  在目前阶段,更要警惕一些内资主力以夺取定价权为幌子、对股票进行过度爆炒甚至操纵。比如金隅股份在H股和A股市场先后遭到爆炒,但金隅股份公告明确指出,雄安新区的设立及建设对公司经营业绩无重大实质性影响,主力肆意放大这种可能性过度爆炒,一定程度是在炒空想,主力除了收割内资小韭菜,又能有何斩获?

  有人认为,内地企业在H股市场低估值是丧权辱国,笔者觉得要改变这种局面,绝不应通过内资以“定价权”为旗号人为推高股价来获得,关键是要在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资等环节,坚持公平原则,不赋予H股股东超国民待遇。比如此前A+H上市公司H股IPO价格远低于A股、或专门针对A股投资者高价再融资,这都让H股投资者坐收渔利,这个局面理应彻底扭转。只有上市公司对外资硬气了,才能维护内资的正当利益,靠内资拉抬股价不是办法,最终坑的不是外资,而是内资自己。

  (作者系资本市场研究人士)

责任编辑:刘琛 SF011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