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3日23:34 投资时报

  同时调戏阿里腾讯苏宁 尹衍梁无中生有还是暗度陈仓?

  拥有中国大陆447家大卖场且业绩称王的大润发,显然是新零售革命中线上线下再平衡的优势载体,而二月中旬有关其合作对象的乌龙事件,很可能是各方利益博弈权衡中一个小插曲

  文 | 施南 请问,中国著名的三十六计中第七计是什么?

  无中生有!

  那么,如果一个被福布斯标注拥有40亿美元身家的人与此相关,作何感想?

  67岁的尹衍梁此刻正面临外界如此诘问后的尴尬。而作为他横跨台海两岸润泰帝国中重要板块—高鑫零售未来的命运,现在也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大润发绣球谁人接?

  这个少年时期一度顽劣到遭父亲强制送往感化院的人,很长时间以来是以“传奇”符号存在于华人政商两界以及媒体镁光灯下的。

  商业上异乎寻常的成功理所当然铸造了光环。无论是以大润发大卖场为旗舰1996年发轫的高鑫零售,2005年通过凯雷私募基金获取中国太平洋人寿15.4%股权,还是2011年21.6亿美元蛇吞象夺下南山人寿,包括创下近年台湾生物科技股最高股价的浩鼎生技和中裕新药,但凡尹氏出手,势必引发财富效应。凭借2兆新台币企业资产,他也被认为是最可能挑战台湾首富郭台铭地位的狠角。

  而另一方面,单一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首位也是最重要出资捐助人的头衔,就足以使其在一干富豪中脱颖而出。在中国,只有创办长江商学院的李嘉诚才能等量齐观,而后者至少不是“南怀瑾的弟子”。

  至于爱吃街边排档的鱼丸汤,热衷骑重型摩托及驾驶帆船,六十岁后剃光头示人,为唯一的公子娶新抱仅开桌一围,连串花边只会让这个狮子座男人的形象愈发可信或可爱。

  也正因如此,当2月16日尹衍梁对外公开表示“高鑫旗下的中国大润发要出嫁,追求者有三家”,并明确直指交易谈判同时涉及阿里巴巴、腾讯和苏宁,只是“婚期何时,嫁妆多少?现在还不知道”,闻讯者吃惊之余,多半采信。

  请注意,尹的表态其实是对此前两天关于阿里洽购大润发市场传闻的正式回应。 阿里巴巴的算计

  从马云到二马一张,参与游戏人数的增加自然抬升了围观者的肾上腺。阿里巴巴貌似最有可能得手。这,也是市场人士是时的第一反应。

  原因很简单。

  自2016年10月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上首提以“新零售”挂帅的五新战略后,阿里巴巴以迅捷的速度和凶猛的资金力度正在充分践行自身老板的转轨思路:11月17日4.3亿人民币入资如涵电商12.9%股权;11月18日21.5亿元入股浙江本省最大超市经营者三江购物32%股权;12月23日通过旗下易果生鲜2.37亿加镑联华超市股权至21.17%;转过年来1月10日,198亿港元将控有74%股权的银泰在港股私有化。可以说,这是阿里系在2015年8月282.33亿元入股苏宁云商19.99%后首次集中发力。

  冬春之交,几乎所有重量级的牌手都在比试着王炸—沃尔玛加持京东股权逾10%,苏宁43亿买下了天天快递。没有人愿意倒在最后一公里,但阿里显然是当中最彪悍的那一位。联想到去年双十一当天,国务院相当凑巧印发《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尽管包括宗庆后在内一批“老派”企业家对杰克马又一次的名词创造不以为然,但人们有理由相信,马云所谓天下从此再无纯粹电商的说法,并非仅仅是针对刘强东的口水之争。

  毫无疑问,阿里巴巴去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54%至77亿美元的营收及同比上升38%至接近25亿美元的净利润,没有让马云宽心。这个素以前瞻研判著称的大佬,显然嗅到了某种危机—一个在网络人口增长红利结束后,外有亚马逊内存京东双向夹击下的阿里,必须更新故事大纲才能取悦资本市场的危机。

  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规模确实在6年里从0.8万亿上扬至5万亿元,其对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渗透率也从2011年的4.3%升至14.8%。但,事态正在起变化。

  当线上一个获客成本已超过200元人民币且大大高于线下时,当愈来愈多根本无力实现50%毛利水平从而陷入流量、销售、利润“不可能三角”的平台商家,发现自己不过是将对吞金兽的诅咒从商超转为阿里时,重归线下与正在崛起的体验经济捆绑,已成为一股潮流。

  某种意义上自我克隆的速卖通曾是阿里的突破口,可惜,亚马逊并不给出这个机会窗。只不过一年光景,中国商家已同步占领这一域外空间,虽然在那里,他们很可能仍赚不到钱。

  而一度大幅关店且不断刷新亏损纪录的线下实体商超,在2016年三季度时却迎来了一个拐点。如果考虑两个关键指标,即大部分时间企业的营收和利润正增长,及维系高频开店节奏,那么目前确实只有大润发和永辉超市达标。但诸多原本计算死期何时到来的传统线下实体零售企业发现,从三季度开始,亏损事实上在收窄。至四季度,中国市场上零售50强的营收同比增速已达5.1%,为2014年以来的最高。

  这或许缘于移动支付在线下的普及,或许拜海外购物占比缩小之赐,而CPI重回上升轨道且拉动售价上涨也是不错的利好。特别是供过于求的Shopping Mall不但重新定义了零售行为的复合多元性,也在相互竞争中扼制了租金过快上涨。

  线上线下再平衡,在经历多年一边倒的绝望后,阿里已丧失了“赶尽杀绝”的可能。

  由新零售拉动新制造注定只是虚晃一枪,规模型实体制造企业不由得阿里予取予夺,相当部分由淘宝孵化的制造企业已独立自主向线下拓展。如果血缘之亲都不能阻止二心,那就麻烦大了。

  唯一的办法是阿里主动俯身线下,通过一张张支票一边抢占发展势头最好的生鲜超市和快消品便利店体系,一边趁机围猎一直转型不畅却保有可贵客户数据资源和可观现金流的大卖场。别忘了,马云那两块未上市的最优质资产—支付宝和菜鸟网络,也需要这些星罗棋布的端口才能真正实现价值。

  携手大润发注定是笔好买卖,特别是有迹象表明在港上市高鑫零售第二大股东的法国欧尚集团,正逐步将旗下在华资产转移给大润发独立经营。按2017年2月16日股价计,如果阿里想完整得到这批股份只需花费203亿港币,而除银泰商业外,扮演二股东角色从来也是阿里方面最中意的。 花好月圆终成空

  那么同时涵盖大润发和欧尚两个体系的高鑫零售的含金量如何?尹衍梁会有意合作吗?

  先看一组有关大卖场每平米单位销售额的数据比照:18318元、17802元、16526元、11955元、10989元,这是家乐福、大润发、华润创业、沃尔玛、永辉大卖场五霸交出的成绩单。虽然较家乐福落后3%,却高出沃尔玛49%超过永辉超市62%。净利润率水平呢,尹老板给出的是2.5%,而刚刚被阿里入驻的三江购物低出一个百分点却已排名第二。再比比净资产收益率,12.1%尹衍梁完胜,同样已归阿里版图的联华超市是-17%。

  对高鑫零售而言,2016年是先抑后扬之年,上半年利润同比下挫2.7%,但至第三季度却拉升至正向10%。而刚出炉的财务业绩公告显示,该财年公司营业额首次突破千亿至1004.4亿元,同比上升4.2%;239.8亿元毛利同比上升6.8%;股东应占溢利则上升5.2%至25.7亿元。同时,加上欧尚体系方面,该公司目前在中国大陆市场拥有447家大卖场实体,其中31家为去年新开。

  自2010年以637亿元销售额超越家乐福位居中国本土市场第一后,高鑫零售一直保持大卖场市场占有率冠军头衔,而超强的成本控制手段以及对经营地段独特把握和长约控价手法,均令其受益匪浅。一二线、三线、四线和五线市场26%、46%、22%和6%权重的门店布局,以及在华东市场的强势地位,也是加分项。

  问题是,资本市场对此视若无睹,52周最低股价以至跌到3.85港元每股,直至中金公司去年11月间突然抛出研报,指其股价被低估且直接调高目标价位达66%。这一迥异于同行的观点自然受到市场高度关注。2017年情人节当日关于阿里大润发联姻传闻传出后,后知后觉者方“如梦初醒”,高鑫零售股价更是一改经年颓势最高摸至每股8.8港元,最终因该传闻在当周五以8.7港元每股价格停牌。

  曾经受困于自身亏损进而拖累公司转型的飞牛网,现在,成为与阿里花好月圆的粘合剂。

  纵观尹衍梁的经商史,不乏多次高位脱手产业巨额套现的成功案例。尽管零售业作为现金奶牛曾为其此后进军金融业立下汗马功劳,尽管有消息称尹氏日前正觊觎台湾辜家的中信金,做大金融版图的企图相当明显,但在保持控制力前提下通过与BAT巨头整合提振高鑫零售的业绩与股价,确为一条好策略。而在他一连举出三家适配对象后,阿里、腾讯及苏宁的回应却是颇暧昧的“不知道”和“不评论”。

  沉默有时是最好的味精。很可惜,所有的美好到此为止。

  2月17日晚,润泰系以公告方式表示只与苏宁有早期接触,同时未涉及具体合作事宜。而让市场作为最后期待点的2月20日,阿里发布新零售战略的重量级合作伙伴,雀屏中选的乃百联股份。JP摩根旋即发出报告,指短期内阿里联手大润发的可能性极低。从“中性”到“卖出”,短视的国际投行做出职业性的警告。

  结果可想,两只股票开始冰火之旅,百联股份连续两日强势涨停,而高鑫零售则阴跌至7.24元每股。

  市场好奇的是,尹衍梁此出乌龙是如何出笼的?其与传言中的阿里,乃至腾讯、苏宁果真并无接触谈判或仅涉及意向摸底?抑或是在合作方式和相关价格上未能达成协议?特别是在零售场景圈地运动中除了之于京东一直未有强硬手的腾讯,为何也内卷入这场乱点鸳鸯谱的闹剧?要知道,大润发卖场已对微信支付业务敞开通道,而支付宝却不得其门而入,这恰是一对多谈判中不可忽视的要点。

  无论是企业的体量,还是尹衍梁、马云、马化腾、张近东的个人做派和影响力,本不该上演如此无厘头,但一切偏偏发生了。

  请问三十六计中的第六计和第八计为何?

  声东击西。暗度陈仓。

  这会是又一种答案吗?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