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0日01:14 证券时报

  【明眼看市】 就当前市场状况而言,无风险收益率不可能长期支撑在一个偏高的位置。

  桂浩明

  回过头来看,以今年8月16日为标志,股市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分野。

  在此之前,大盘总体是上涨的,诸如8月1日大盘报收于2953点,8月16日则摸高到3140点,上涨187点。截至9月1日,股市报收于3063点,相比之下下跌77点。尽管自9月6日以来,大盘出现较为明显的反弹,但毕竟还没有收复前期高点。截至目前,3140点依然是今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收盘位置。

  那么,在8月份,股市上涨至3000点上方的内在推动力是什么呢?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无风险收益率的下降。之前一段时间,作为无风险收益率标志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开始松动,并且在8月中旬下行到2.6%。此举被认为是市场对于无风险收益率的重新定价。既然有了这样下跌的事实,那么必然在金融市场引起轩然大波。人们不得不考虑今后的资产配置问题,于是也就有了资金向股市分流的预期。股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超过百点的上涨行情。

  可是,为什么这样的行情又很快戛然而止呢?原因也很简单,8月下半月,随着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有人认为这是要引导市场融资成本走高,意图收缩资金杠杆,抑制对于中长期国债的炒作。当然,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但是,此后也确实出现了10年期国债价格回落,收益率反弹的态势。这样一来,无风险收益率下降推升股市的逻辑,似乎就不存在了。而且也因为期间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开展较大力度的资金净投放,从而降低了短期内降准的可能性,这就令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落空。于是,股市也就开跌了。

  当然,从市场运行的逻辑看,以上的行情走势都是正常的。但是,人们要做的,则是不妨反过来想一想,现在的无风险收益率能够长时间维持吗?现实问题是广义货币已经超过150万亿元,导致了“资产荒”的客观存在,一些大中城市房价的大幅度上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们对于货币泛滥的一种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债券市场不可能不受影响,中长期国债利率的下降是一种趋势。因为就当前市场状况而言,无风险收益率不可能长期支撑在一个偏高的位置。短期有调整,这很自然,因为这毕竟打破了长时间来形成的均衡格局。但问题是,在来自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而货币投放又难以放缓的条件下,配置固定收益品种是保守型资金的重要选项,它们的介入必然对其它类型的资金产生挤出效应,回过来还是会导致部分偏激进的资金从债券市场溢出,进入到其它风险相对较高的市场之中。

  很明显,这个市场必然是包括股市的。这一方面源于现在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并不太高,并且还出现了一些在股息率上相比固定收益类产品有竞争力的品种;另一方面,一些进入新兴产业的公司,其效益正在慢慢体现。这不仅反映了产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效,客观上给股市带来了相应的机会。在某种意义上说,当前的股市具有投资投机两相宜的某些特征。对于社会上的闲散资金而言,自然是有吸引力的。当无风险收益率出现下降时,就必然会形成向股市的回流。

  尽管说,股市的走势,并不完全取决于无风险收益率的高低,因此只有这一个因素,是不可能推动股市持续上涨的。就目前的市场格局而言,人们确实还没有发现有太多的有利于股市全面走牛的利好因素存在,所以尽管有市场利率下行的支持,但要展开大行情并不现实。但问题是,投资者应该看到这个主要趋势的存在,并且重视演绎方向,毕竟现在存在资金回流股市大盘的某种条件。据此,就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思路,做好应对的准备。

  (作者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

责任编辑:骆珊珊 SF176

相关阅读

下半年人民币贬值压力仍然不小

考虑到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较大,以及国内一、二线城市资产价格屡创新高,地王频现,出于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资产泡沫的担忧,短期来看,资本外流的压力仍然加大,而这也使得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或再度承压。

实现经济J型增长要保护私有产权

这次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由于人口收缩和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拽力特别大,要使L型下行的经济增长,重启为J型增长,甚至力度要比前两次经济增长下行翻为上行时所采用的突破性改革力度还要大才有望实现翻转。

怎么拯救中国经济的“垃圾板块”

中国经济真正有问题的地方是在东三省,这个地区相当于中国的“垃圾板块”,严重拖了中国经济的后腿。在人才流失、资源匮乏、制度板结、大国企包袱沉重等多种问题的压力之下,东北地区可能给多少钱也不行,这个地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恢复期。

现在在美国买房风险更小

中国的房价至今为止一直只涨不跌,大家都在预测中国房价的黑天鹅什么时候出现。反向美国房市在经历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之后,房价处于一个低谷,并且市场对于这样的泡沫危机有了足够防范意识,所以现在在美国买房的风险性会更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