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0日01:01 北京商报

  英利曾经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出货商,在经历了五年亏损后,2016年上半年艰难盈利。日前,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利”)在官方网站发布财报预报称,2016年二季度财务业绩将于2016年8月23日公布,预计二季度净利润率在2.5%-3.5%之间。

  不过,业内认为,英利上半年能够实现盈利,主要因为国内上半年光伏电站抢装、光伏组件需求增加所致。随着抢装的结束,英利后期的盈利能力恐难支撑。

  毛利率下滑

  财报预报称,2016年二季度,英利预计净利润率为2.5%-3.5%。实现盈利因为英利光伏组件出货量(包括公司的下游光伏项目发货)达到630MW-660MW,超过先前预计的620MW。

  但是6月30日之前,光伏发电企业大规模抢装,英利的国内销量比重有所增加,因为国内组件价格低于国外市场,导致整体毛利率范围在17%-19%,相对于一季度20%的毛利率略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英利绿色能源组件发货量508.1MW,达到公司此前预计的480MW-510MW,实现净利润约7960万元,实现了自2011年三季度以来首次盈利。

  英利并没有公布上半年具体的营收数据。英利新闻部相关负责人王志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具体的营业数据不方便透露,业绩报告在8月23日公布。

  “抢”来盈利

  王志新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英利实现盈利的原因是市场需求强劲。“再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由于光伏行业政策变化带来的6月30日前的抢装潮。”王志新表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2016年上半年光伏电站出现抢装潮,如果没有这么大的需求,恐英利很难实现盈利”。

  2016年7月1日,中国实施新的光伏电价政策,三类地区电价将在未来四年降低2-3分钱。由于政策的调整,多数发电企业在2015年底到2016年上半年抢装,2016年上半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3GW,一些企业业绩上升也比较明显。

  据了解,晶科能源单季营收达54.7亿元,净利润达3.1亿元;汉能薄膜中报实现扭亏为盈,营收同比增长50%,东方日升预计净利润可达4.6亿-4.7亿元,业绩同比增长346.34%-356.05%。

  “目前英利具体的利润是多少仍无从知晓,但2.3%-3.5%的净利润率并不高。”林伯强表示。除了抢装带来的需求,海外市场也是英利实现盈利的一个因素。

  “英利在新兴的东南亚市场和日本市场的业绩也不错。”王志新表示,“具体数据目前也不能公布。”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一季度英利绿色能源日本出货量增幅超过30%,占总发货量的比重达40%,高出2015年四季度10个百分点。

  下半年挑战巨大

  由于上半年的抢装,很多项目提前完成。因此市场研究公司IHS预测,2016年三季度中国的太阳能光伏装机量预计急速下降,下降幅度达80%。

  为了抢装,企业纷纷扩大产能,产能提供明显。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今年1-6月,我国电池片产量约25GW,同比增长37.4%;组件产量约27GW,同比增长37.8%;多晶硅产量约9.5万吨,同比增长28.4%;硅片产量近30GW,同比增长51%。行业近期已明确的硅片扩产大概是9-10GW,这部分产能在2016年就增加大约5GW的供给。

  “下半年,光伏行业肯定要经历一些调整,落后的技术和产能将被淘汰。”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英利也意识到下半年所面临的困难。王志新表示:“下半年,光伏行业拼的是市场策略和产品的差异化,英利将会从产品质量和品牌上下功夫。”

  林伯强则认为,目前整个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下半年光伏企业的日子肯定仍然不好过。对于英利来讲可能更难。

  据了解,英利的债务问题目前为止仍悬而未决。英利首席财务官王亦逾表示,英利所欠包括供应商以及一些与经营有关的债务、逾期债务金额在15亿-20亿元。不久前,债权人要求应至少兑付全部利息及1/3本金,并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剩余部分债务可延长至2017年3月31日偿还。

  “除了债务问题,英利董事长苗连生在7月中旬辞职,随之而来的组织架构和治理结构的调整,也将是英利下半年需要面对的调整之一。”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李振兴

责任编辑:刘金磊 SF113

相关阅读

地价上涨仍是大势所趋

2016年下半年地价走势,我认为仍将保持温和上涨的走势,全国房地产政策基本面不变,需求侧的支持是房企溢价拿地的最根本动力;随着下半年一线城市优质土地供应增加,随着高价地块的出现,开发商的投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升。

下半年去产能任务面临三座大山

规模千亿的国家去产能资金(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相对庞大的钢铁产能而言或是杯水车薪,当前推动钢铁去产能,究竟有何法治化和市场化的工具可采用?

高薪制度不可伤及企业竞争力

为了避免包括高薪酬在内的高成本成为压死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企业在选择是否一定要走薪酬的模式,要根据自己的企业实际和现实的宏观经济情况而理性决策。在当前“三去一降一补”的大环境下,大谈特谈高薪酬会让很多企业家更加迷茫与无奈。

靠做大国企推动经济已不可能

未来国有经济将进入一个客观的萎缩期,指望再依靠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来推动新一轮的国民经济增长,也是不可能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