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5日01:07 北京商报

  落寞金钱豹深陷“欠款泥潭”

  金钱豹拖欠供应商货款事件进一步发酵。武汉部分供应商起诉金钱豹拖欠货款案件于6月8日开庭,据知情人士透露,金钱豹否认收到货品,要求查验供应商提供票据上的相关章戳。而几位被北京金钱豹拖欠贷款的供应商也表示,目前暂无进展,或将直接上诉寻求法律渠道解决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从当年风光无限到如今被人讨债,两度“卖身”仍然难以拯救金钱豹,困境的根源还在于定位和模式。

  否认收到货品

  据知情人士透露,武汉供应商起诉金钱豹拖欠货款案件于6月8日开庭,对于拖欠货款一事,金钱豹方面不承认收到货品,对于供应商提供的交易票据,金钱豹方面表示,要查验票据上的相关章戳。

  北京市场上,北京商报记者昨日也从几个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处了解到,目前几位供货商给金钱豹供应货品均是以现金结算,关于欠款追讨,目前并无明确进展,金钱豹方面表示将会制订还款计划,但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具体日程。但金钱豹要求供货商更换原来的发票。据介绍,此前供货商给金钱豹供货提供的发票抬头是统一的,此次金钱豹要求供应商将发票换为具体供货的门店,即当批次货款具体是供应哪个门店,发票抬头就写哪个门店的名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在实际案例中,仅仅提供增值税发票不足以证明已经支付,但除非有其他约束条件,否则并不认可这种尚未支付货款却索取发票的方式。

  内部频现离职

  北京商报记者试图就此事联系金钱豹相关工作人员,但金钱豹此前市场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已于近期离职,北京商报记者多次拨打金钱豹官网总机及市场部联系电话,均无人应答。

  据知情人士透露,金钱豹中国区北区运营副总经理苏顺敏也于今年上半年离职。另5月底,金钱豹称无法支付货款也是相近表述,“集团于5月中旬完成管理团队的交替变更”,内部审计暂缓支付,此外也有供应商称“近期金钱豹的高层变动过于频繁”,有消息称,金钱豹在与嘉年华交易之后,其高管人员已经更换过一次,而从当时的交易时间来看,尚不足一年。

  有消息人士坦言,二次转手后资产大幅缩水,近年来业绩也确实表现欠佳,管理团队变更等各种问题,金钱豹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受影响不小。

  困境源于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金钱豹2003年在上海开出中国内地市场第一家门店,2011年被欧洲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安佰深以15亿元人民币收购,但2015年二次转手给在港上市公司嘉年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时,交易价格大幅缩水至2.53亿港元。嘉年华彼时在公告中公布的金钱豹2013年和2014年业绩,税前亏损约分别为2.23亿元和2.08亿元,净负债分别约为3.27亿元和4.44亿元。

  加之此次北京市场供应商曝出的拖欠货款或达2000万元,金钱豹一度被指或是资金链告急。

  提供餐饮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筷来财联合创始人兼CEO李宏文坦言,连锁餐饮是个什么都没有的产业,房子是租的,人员是雇的,食材是赊的,惟一有的就是每天都在生产的现金流。而生产现金流的核心要素是食材。食材是动态的供应链管理,采购的前提是要清楚地知道餐饮门店的用户需求,所以连锁餐饮企业的运营是一个订单分拨处理的过程,而订单就是用户的需求,这是餐饮企业经营的起点,没有了起点,或者起点出问题了,现金流也就出问题了,此时企业所有的生产配套要素就是成本,而不是生产现金流的有效投入,就是负债。

  “金钱豹的定位发端于高消费时代,甚至畸形消费,所有的资源配置都是按照这个定位配置的,包括选址、装修、人员聘用、管理模式、定价等等。尤其是在餐饮行业,谈定位基本上等同于选择店面位置,因为消费者消费的场景和方式变了,即使金钱豹降低客单价,也无济于事。” 李宏文认为,金钱豹的经营困难与自助餐业态无关,与其定位有关,这是模式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 徐慧 郭白玉

责任编辑:郭一晨 SF160

相关阅读

中美经济关系未来或局部恶化

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可能需要准备好应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局部恶化。如果希拉里当选,安全问题会在中美关系中变得更加突出;如果特朗普当选,贸易问题很可能会成为矛盾焦点。

房地产投资与销售回升是陷阱

1-5月中国房地产投资回升与销售回升反而会因为楼市已经进入下半场而隐藏着更大“陷阱”。这个“陷阱”就是一线城市、部分基本面较好的二线城市面临着地价攀升的投资风险,部分基本面不好的二线城市、大部分三四线城市面临更大的“去库存”压力。

经济问题不要用政治手段处理

地方政府收入一落千丈,日子过不下去,就开始出现动作变形。地方政府的一个动作变形,跟过来就变成了“稳定压倒一切”的事情,就不再是微观经济层面能简单调整的一个问题,涉及的是带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的事情。

庄家不死,熊市不止

看熊市是否终结,就看股市里的那些超级大庄家是否死掉了。从历史看,超级大庄家的死掉,才能出清股市中的乌烟瘴气,再配合改革的驱动,牛市才能重启,否则大庄家参与的牛市只能是伪高潮,分分钟就能搅得市场狼狈不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