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5日16:06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上市公司“更名秀”频繁上演 投资者需谨防跟风炒作

  《红周刊》作者刘增禄

  近两年来,上市A股频频上演“更名秀”,往往因为改个名字,股价就有可能一飞冲天,上市公司说故事的能力似乎越来越考验投资者的想象力。但在上市公司更名热的背后,不少公司也难以逃脱“跟风”的嫌疑。

  更名风紧随热点变化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5月12日),沪深两市主动变更公司名称的A股有52家(剔除因业绩变动导致的上市公司ST“摘帽”和“戴帽”等被动更名)。观察更名原因,最常见的是公司在完成资产重组实施主营业务或实际控制人变更后,进行名称变更,如风帆股份索芙特方圆支承等。

  风帆股份5月3日晚间公告,鉴于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所涉及的标的资产已完成交割过户,决定将简称自5月10日起变更为“中国动力”;索芙特也于5月2日晚间发布更名公告,在完成杭州天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的过户及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后,将于5月3日起更名为“天下智慧”,这标志着公司将从传统日化行业全面向智慧城市转型;另外,4月26日方圆支承也公告因实际控制人变更,新光集团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更名为“新光圆成”。

  与这些公司相比,市场中还存在一种宣称主营转型而未转的公司更名,如九龙山更名为海航创新。在当时的更名公告中,公司表示,此次更名是战略转型旅游投资及管理的需要,但目前尚未具体开展转型相关业务,仍存在变更审批风险、产业政策风险、行业政策风险、行业及市场风险、业务风险、新的利润增长点培育风险、人员储备风险、管理风险及技术风险等。

  其实,在市场中最让投资者诟病的是,部分上市公司更名只是为了“赶时髦、玩噱头”,为了迎合当时的市场热点炒作而急匆匆更名。回顾2000年以来A股市场的更名史,上市公司这种“赶时髦、玩噱头”的做法有几个典型代表阶段值得回味,如互联网狂热期、房地产市场暴涨期、资源热期等。

  2000年左右,恰逢全球掀起互联网狂潮,上市A股更名也跟上了时代步伐,“科技”、“科创”、“高科”、“高新”等成为当时公司新名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如“北海银河”更名为“银河科技”、“兰花股份”更名为“兰花科创”、“河南思达”更名为“思达高科”、“皖维股份”更命为“皖维高新”等,无不与当时的时代大潮密切相关。

  2007年,持续几年上涨的房地产市场进入阶段破灭前的繁荣高峰期,当时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选择转身地产或将名称更改为“地产”、“置业”的明显增多,如“万通先锋”当时更名为“万通地产”,“蓝星石化”更名为“国兴地产”,“创兴科技”更名为“创兴置业”等等。其实,改名地产的燥热时至今日仍有复燃的苗头,这与楼市冷暖相关。

  互联网金融、环保、影视、游戏等新兴产业,在近几年中逐渐替代了此前互联网、房地产,成为新的受追捧的词汇,以创新资源为代表的公司,其上市后的数次更名基本体现了新世纪以来经济运行的缩影。创新资源原名“厦门大洋”,于1999年在沪市主板上市,2001年互联网大潮中即时更名为“创兴科技”,2007年,房地产市场火爆及在市场中的影响,导致其又选择改名为“创兴置业”,与地产挂上了钩;2011年以来,以互联网金融、环保、影视、游戏为代表的新的资源潮涌下,公司又选择了将名称更改为现在的“创兴资源”。

  面对愈演愈烈的更名热,监管政策层面目前似乎也并无明确的限制,只要经过公司董事会等法定程序,到工商局变更登记即可。而变更登记付出的成本也只是需要缴纳一定的登记费用即可,更名成本的极低与更名前后股价相对有可能大涨所带来的收益而言,是明显的“以小搏大”行为。

  更名陷阱频现 投资仍须谨慎

  观察发现,不少上市公司更名之举成为公司在二级市场股价的“引擎”,如上海凤凰、太阳能、名家联合在实现更名的当日股价均实现了涨停。而即便是在今年以来整体市场走势低迷的背景下,“新民科技”在3月7日更名为“南极电商”后,股价也是一路震荡上扬,更名后30天累计上涨21.73%,跑赢同期大盘近16个百分点;同样,“明家科技”3月17日更名为“明家联合”后,该股30天的累计收益也达到21.17%,超越大盘近14个百分点。类似的公司还有长方集团、海航基础、摩登大道、必康股份等,其在实现更名后,股价走势明显跑赢市场同期的平均水平。

  当然,如以去年股市上涨期间上市公司的更名效果对比,今年更名上市公司所带来的短期赚钱效应明显减弱。在2015年3月5日,“三泰电子”更名为“三泰控股”,其后公司股价连续收出了4个涨停板;2015年4月3日,“飞乐股份”更名为“中安消”,股价连续出现5个涨停。从前后两轮更名个股股价变化看,股价变化除受题材因素影响外,与股市本身所处的牛熊大环境也有直接关系。

  “上市公司更名也是有一定经营风险的。”对于上市公司更名,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其认为,上市公司在选择更改名称时,肯定要舍弃原有长时间积累的品牌效应和商誉,这种无形损失是无法估量的。“部分上市公司遇到转型升级困难、经营不突出甚至出现巨大亏损,被迫去做产业嫁接、并购,这种并购则很多时候是盲目的。”

  董登新认为,有些公司在更名时,有时故意将名称往热门概念方面靠拢,指望通过炒概念、制造想象空间去拉抬股价,这种做法都是浑水摸鱼,并不一定能产生什么效果,“当然,不排除一些公司在顺势跟风后股价会由此迎来一波表现,但等到市场的热点题材消退以后,公司的股价还是会回落的,因为股价最终的支撑还是要靠基本面”。

  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中确实有某些公司的更名做法是在浑水摸鱼,所在的行业既不是热点领域,股价又一直低迷,大股东为了实现套现,一般会通过跨界收购或以其他小量投资方式进入一个热门领域,再通过改名来提升公司的关注度,这种做法的大面积延伸引起了监管层注意,有媒体报道,证监会已经叫停或收紧了上市公司跨界定增。

  面对诸多的上市公司改名,投资者最需要警惕的是那些换汤不换药的公司,主营业务没有任何变化而只是打了个擦边球的公司,如新中基的更名。本周三,新中基公告更名为“中基健康”,公司表示将积极进军医疗服务行业投资、生命健康服务行业、精准医疗、高端医疗等方面。其实,对于中基健康而言,最广为普通消费者熟知的是其生产的番茄制品,在其公布的最新财务报告中,投资者还难以看到新领域对公司的业绩贡献。“东华实业”也是一个典型代表,其更名为“粤泰股份”,但公告却显示,名称变更后公司主营业务并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发展战略也不会产生重大调整。而更名主要是根据公司长期发展的需要,并重新树立公司新的企业形象。不知道上述这样的更名会不会带动企业脱离业绩亏损的窘境,而不是像匹凸匹那样,自以为已改头换面,但更名快一年之久,业绩始终处于亏损的泥潭而难以改变。

  上市公司更名的无节制,不仅反映了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机制方面的某些制度性缺陷,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很有可能正是某些上市公司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操纵股价行为借机大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目前上市公司更名的不规范性,市场上有很多声音认为,监管部门应该出台一个《关于统一上市公司更名的暂行规定》,对上市公司的名字进行规范,要求上市公司的名称能够体现其主营业务,让投资者能够有所分辨,而不是放任上市公司去跟着热点炒作更名。■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相关阅读

йҪصĵ

ΪйҪصĵǡ֤Ͷгȶ͡žΣṹھЭƽͬʱҲòĿѡأȡᡣ

ά

ǰAɸĸҪìʲô

йתȱֱʵֲ֧ǵǰAɸĸҪìܣӿȷעƸĸ·ͼʱڸĸսϣҪַʱгԹĸ֧֣עҪĻʩ裬ҲDZСͶߴʩǰᡣ

DzǺͶѡ

ڰôڼѾأҵʲծҵʵʩϸŴծİҵٸIJѹҵΣֱ٣ͥĿǰծˣƽÿͥҪÿµ20%룬Գÿծ

˭вԪĩտ񻶵ĵ

вԪܹĩտ񻶣гͶĽʵƶȽϴ©¡AɵгǷͶġͶʡĻˣвԪûݡĩ֡ûгɡɡǵıһĻҲͲΪ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