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6日01:00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

  2016年我国经济开局企稳,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看法也渐转乐观。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涵盖各行各业,上市公司业绩基本可以反映中国经济的整体面貌。从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经济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

  此前曾有一段时间,有关中国经济的信息比较混乱,但近期,从宏观层面看,有一季度宏观数据的“开门红”,从微观层面看,上市公司业绩回暖变化也比较明显。

  首先,盈利情况较为乐观。A股公司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已从2015年三季度同比的-11.8%提升至四季度的-11.1%,再提升至2016年一季度的-1.9%。其次,服务业上市公司的大放异彩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也可以相互印证。以文化、旅游等为代表的新兴消费行业的发展成为结构性亮点。旅游、酒店行业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7.6%,文化传媒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再次,部分新兴行业业绩表现靓丽,尤其是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经济表现突出。互联网行业表现尤为抢眼,相关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达105.66%。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014年有所增长的基础上再获突破,2015年净利润增长147.83%。

  可以说,通过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化可以看到经济回暖、结构优化、亮点纷呈。不过,这一企稳到底是中长期的经济复苏,还是短期反弹,还有待时间检验。而在经济企稳的背后,也暗藏着一些隐忧。

  随着稳增长与房地产去库存政策见效,一季度房地产盈利增速回升至8.59%,而2015年年报盈利增速为0.15%。房地产行业的景气改善有望传导到中上游行业,并带来产业链盈利的整体改善。但无论用房价收入比还是房价房租比来衡量,当前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都已经位居全球最高行列。尽管我国城镇化的路还很长,房地产仍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性行业,但必须要小心谨慎对待高房价。

  此外,一季度收入与利润的回升与净资产收益率(ROE)持续下降的矛盾说明,企业正通过不断的资产扩张来维持收入与利润的增长,但是资产扩张的效果是边际递减的,因此始终无法带来盈利能力的同步提升。数据显示,2015年三季度、四季度及2016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整体ROE分别为10.1%、9.8%和9.1%,呈下降走势。剔除金融企业,2016年一季度平均ROE直线降至6.5%,远低于发达国家10%左右的水平。显然,在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ROE的回升并非易事,只有产能的有效去化与改革带来的效率提升有望带来A股ROE的回升。

  供给侧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稳增长仍居首位。在结构升级过程中,有些“阵痛”不可避免,这是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众所周知,中国需要解决的深层次经济问题是结构性问题,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这也是中国为何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原因。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宋真真 SF020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