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3日01:34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沈宁

  近一个月来,以黑色系为代表的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出现快速上涨,交易过热的苗头引起各方关注。在监管部门多次表态、交易所接连出台风控措施后,市场正逐步回归稳定。

  从某种意义上说,事态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势头令人欣慰。然而,市场上仍然存在一些曲解和误会,诸如有“大妈入市”、“游资恶炒”、“期货绑架实体经济”等耸人听闻的提法。

  本轮商品期货大涨背后是否潜藏风险?这肯定是有。但市场运行出现大问题了?从目前情况看,那还真没有。

  黑色系商品上涨的背后逻辑是供需结构改善:今年以来供给侧改革成果初现,需求边际改善致使供需短期错配;工业企业经济数据的转暖,经济阶段性改善拉动黑色金属产业链的需求。而信贷数据超预期,市场资金宽裕又给商品价格反弹提供了良好环境。

  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期货及现货市场同步上涨,期价连续反弹有其合理性。记者从多家机构调研的情况也表明,所谓“大妈入市”、“游资恶炒”尚属臆测。而“期货绑架实体经济”更是无中生有。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不应赋予更多职能。

  本轮商品上涨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期货反弹滞后于现货,两者并未出现明显价格偏离,价格发现功能发挥正常;套期保值方面,伴随期价上涨,产业客户套期保值热情提升,部分机构法人客户开户数连续增加。因此,总体来看,商品期货市场运行情况仍属正常。

  不过,分析成交持仓比,在部分品种上,交易过热的现象确有出现,而剧烈的价格波动背后也潜伏风险。需要防范的风险究竟有哪些?在记者看来,首先是交割和结算风险。期价单边波动和持仓增加对履约各方提出更高要求。好在近年来,随着期货市场制度的完善,此类风险得到很好管控,恶性事件已经没有土壤。

  其次是交易过热背后是否存在违规操纵行为,这也是需要防范的重点。实际上,交易所层面的一线监管始终都在有效进行,上期所、大商所近期加强了对异常交易、关联账户的排查。

  认清问题的本质,我们才能更好管住风险,厘清监管的边界,才能让市场更有效率。期货市场没有原罪,期货价格也只是信号,一个健康运行的期货市场能够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为实体产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中国期货市场仍处发展阶段,市场各方都应呵护珍惜,共同推动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杨雪 SF114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