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9日09:07 投资时报

  “僵尸钢企”纷纷复活 去产能政府钢铁意志能管多久?

  文 | 安邦咨询

  近3个月来,一直维持低迷的国内钢价出现了一波反弹,特别是3月至今显示出持续拉涨的态势。随着钢价反弹,很多钢铁厂商认为这个时机有利可图,开始复工和增加产量,其中不乏早该关停的“僵尸钢厂”。这引发了一些地方政府的警觉,接连出台严厉措施,严防僵尸钢企死灰复燃。

  日前,河北省政府明确要求全省要坚决禁止违规新建钢铁产能和已封停钢铁设备复产,对违规新建钢铁项目或封停钢铁设备复产所在地党政一把手将采取先免职,再进一步调查处理等惩罚措施。此外,还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允许化解过剩产能封停钢铁设备复产,并要求各级政府立即组织力量对所属钢铁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完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台账,严格实行监控责任制。

  河北省作为钢铁生产大省,出台如此严厉的规定,一方面体现了该省领导对去产能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有深刻认识,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当前去产能工作遇到了严重困难,各级政府对钢铁过剩生产的反弹若不下狠手,去产能工作几乎不可能取得进展。

  根据中国联合钢铁网的调查,随着国内钢材价格急升和钢厂增产,全国已有68座高炉恢复了生产,估计产能达到5000万吨,小型钢厂的产能利用率也从1月的51%提高到58%;咨询机构“我的钢铁网”另一项调查显示,大型钢厂产能利用率也从84%提高至87%。与此同时,一些停产但尚未关闭的“僵尸”钢厂也在恢复生产,比如山西文水海威钢铁,该公司年产能约300万吨,但在去年8月几乎暂停全部产能。该公司一位管理人士向媒体透露,公司目前计划尽快恢复生产。江苏申特钢铁是另一家类似规模的公司,据一位高管称,该公司去年12月停产,但随着钢铁价格的飙升,已在今年3月恢复生产。

  麦格理分析师IAN ROPER称,去年关闭的5000万-6000万吨产能中,现已恢复生产的超过4000万吨,“鉴于价格和利润率的反弹,产能削减已被抛在脑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刘振江4月在北京的一次行业会议上也表示,削减钢铁产能很重要,但控制产量更重要。

  尽管短期内钢价可能还会上涨,但基本面并不支持钢价持续回暖,未来价格突破4月份高点的可能性不大。而很多钢厂增加产量的做法,也未见得都是因为看好未来的市场,不过是想抓住这波反弹增加盈利空间,减轻前期累积的亏损程度。可即便如此,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钢企表现仍然令人失望,同比增亏持续扩大。数据显示,一季度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利润总额为净亏87.48亿,比去年同期增加亏损76亿,同比增亏659.51%。中钢协会员企业一季度实现利税54.61亿,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100亿,利税同比降146.52%。仅亏损面有所缩窄,由去年同期的51.52%减少至今年一季度的36.36%。

  钢铁企业自己主动去产能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哪家企业会主动承认自己是落后产能,更不会主动率先减产。只要有盈利空间,钢企都有增加产量的动能。短期内,钢铁去产能必须上硬手段,地方政府还是要加强对关停产能的控制力度,防止死灰复燃,否则很难实现去产能的目标。特别是对那些效益低、高能耗、高污染的中小钢企,地方政府应该下更大的决心加大出清力度。这方面,煤炭行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煤炭业去产能有力度(比如一周5天工作日制度),1月份至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产量为8.1亿吨,同比下降5.3%,其中3月份产量2.94亿吨,同比下降4.5%。

  去产能是一个系统性工作,涉及人员分流安置和企业债务处理、资产处理时,要妥善处理好“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重要问题。在做减法的同时,还要做好加法。而从长期看,做加法就必须让市场发挥作用,不能过度依靠政府。以往过剩产能的产生根子还是因为政府太强、管得太多,高增长时对经济刺激过度。未来要更多地放松市场管制、简政放权,让民营经济发挥出更大的潜能,解决就业和税收问题。

  实践证明,以给项目、给政策等行政方式救助僵尸企业,越输血问题越严重。企业出清必须由市场说了算,必须走市场化的方式,特别是突出破产制度的核心作用,行政手段只能是辅助性的。对连年亏损、无法清偿债务、复苏无望的僵尸企业,要果断破产清算;还能继续经营的或不得不救助的企业,可进行适当的债务重组和资本重组,增强其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河北省出台措施严控新建钢铁产能和已封停钢铁设备复产,这表明当前钢铁去产能工作难度很大,形势严峻。短期内地方政府应加大市场出清的力度,长期来看则应以破产制度为核心走市场化的出清方式,并让民营经济发挥出更大的潜力,吸纳就业并创造税收,解决就业和税收问题。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