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18日00:23 经济导报

  网络直播平台或整体转型 屡打擦边球遭重拳整治

  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在文化部将YY、斗鱼等网络直播平台列入查处名单后,14日,百度、新浪、搜狐、爱奇艺、乐视、优酷等国内20余家从事网络直播的主要企业负责人共同发布《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承诺将建立初步的直播内容监控体系。很多网友评论,此次针对网络直播平台的内容监管是“动真格的”。

  “直播平台作为大众化媒体平台应该有传播正能量信息的责任和义务。在泛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国内直播平台内容的监管被诟病已久。此次文化部出重拳整治直播平台将更有利于直播平台未来发展的正规化和多元化,庞大的新增用户将为行业带来新气象。”中国品牌战略营销研究院副院长李放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此次查处并不意味着行业的“寒冬”来临,反将促使直播平台利用好的直播技术生产出更为优质的内容和产品。

  屡打“擦边球”

  “大部分从业公司和个人有为逐利而屡屡闯入‘禁区’的不良记录,通过降低内容格调与尺度来迅速吸引用户点击,实现数据增长。”北京九天鸣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乐对导报记者透露,网络直播平台与主播是利益共同体,可以说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针对主播们的“出格”表现,平台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导报记者了解到,网络直播平台的内容可谓“无奇不有”。曾经就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主播全程直播睡觉,还意外收到来自土豪粉丝7万元的打赏。

  杨乐介绍,“奇葩”内容主要是出现在“自制内容网络直播”节目中,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各类女主播通过镜头唱歌、模仿秀及动作表演等。与“电视直播性质的网络直播”不同,“自制内容”主播们的收入模式主要来自于粉丝用户的“打赏”和“礼物”。

  导报记者登录某网络直播平台发现,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软件中,作为礼物赠送的鲜花、豪车、游艇等需要充值才能赠送,粉丝赠送的礼物为主播带来丰厚的回报。某网络主播曾在微博里透露,目前当红网络主播的月收入都在几十万,二线小咖“动动嘴皮子”也能轻松月收入上万。

  “网络视频主播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主持人,他们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在利益的驱动下,个别素质偏低的主播不惜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来获得更高的人气。”曾经希望成为一名网络主播的大学生万童童告诉导报记者,在网络直播平台,主播隐私的边界被不断侵蚀,很多粉丝就喜欢围观主播的生活,窥探其隐私,这都是“无聊经济”和“荷尔蒙经济”惹的祸。因为自己并不善于制造有看点的内容,因此做了两期内容后她放弃了这份“不正经”的工作,改为到剧组当助理。

  “很多年轻人因利益驱使从事网络平台主播这一职业,生产出大量‘泡沫’内容。由于平台内容缺乏前置审核机制,很容易陷入违规、违法的境地。”杨乐认为,网络平台出现的诸多问题不能单单归咎于网络主播和网络平台,更应该从源头找问题。

  加强监管

  “行业自律严重不足是导致整个直播平台被严查的主因。此外,网络直播行业面临监管难题。对于网络直播平台来说,由于当前的技术无法做到对视频内容进行自动识别,而人工审核又难以覆盖所有视频直播,使其难以被有效监管。”山东省新民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正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出面执行查处的是文化部门,仅是将网络直播视为“网络表演”的互联网文化产品予以管理的,但此前网络平台的监管问题一直处于“真空”地带。

  孙正认为,行业监管应该指向作为经营主体的网络平台,针对播前、播后都需要出台监管方面的规范,并且要对于出现违规问题的“主播”列出警示名单和黑名单,通过信用惩戒机制约束网络直播平台和“主播”的行为,加强行业自律。

  导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的《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中承诺:从18日起,网络直播房间必须标识水印;所有主播必须实名认证;对于播出涉毒、涉暴、涉黄等内容的主播,情节严重的将列入黑名单;审核人员对平台上的直播内容进行24小时实时监管。

  据统计,目前网络直播平台所吸附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间大约有三四千个直播“房间”同时在线,用户数可达二三百万人次,影响极大。李放对导报记者说,面对如此大的受众群体,内容的审核机制与约束规范的出台势在必行。

  期待良性发展

  近日,国内知名演员刘涛入驻国内手机视频社交领域排名第一的平台———映客直播,制作了“刘涛的娱乐日记”节目,开启了当红艺人直播的先例。刘涛这次网络直播开场5分钟就造成直播平台瘫痪,最终创造了总收看人数71万的纪录。

  “内容竞争将成为未来洗牌后各平台最大的变化,网络直播毕竟属于互联网行业,不完全等同于娱乐业。通过一定的技术与运营门槛,直播行业的竞争应该能够做到多元而有序。”杨乐对导报记者说,在这段时间内,网络直播平台内容的生产会出现大幅下滑的局面,但经历过“阵痛”,未来生产出的内容才能在价值取向上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公序良俗。

  “比如通过代码的编写可以从图像识别、付费机制、观看效果等方面来完善观赏的清晰度和流畅度,粉丝的体验感会增加;主播的奖励制度也不能一味听之任之,而是要通过摸索,探索出既有利于活跃气氛、又可以规避不良内容出现的发展路径。”杨乐认为,“阵痛”并不可怕,未来的网络直播平台可以通过技术层面的提高和签约机制来形成竞争的差异化,如此一来,网络直播平台就将不再是昙花一现,而是可以拥有强大“自产自销”生命力的互动生活圈。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