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期间火了的海外医疗旅游机构,想要尝试将服务的坐标直接定位到国内。那么,失去了“海外”标签的医疗机构还可以拥有“洋标签”的吸引力吗?

  在日本做旅游服务超过十年的石先生三年前就将自己的业务精准定位为了体检旅游。

  “最开始人还不是很多,但是这两年突然爆发,这几年我这里过来坐医疗旅游的客户数达到了五倍左右的增长。”石先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这些赶赴日本的中国客人做的最多的医疗项目就是围绕癌症展开的各类早期筛查,包括全身的各类疾病。

  什么是癌症早筛?乍一听这是个与基因检测差不多的项目,但实际不然。举例来说,当患者在医院做胸部CT发现了一个3毫米的结节,医生通常不能判断这是恶性还是良性,惯用的操作方式是回家休养,三个月之后再来拍片。若结节长大,则视做存在恶性肿瘤的可能,继续观察;若大小没有变化,则判定为结节,一年复检一次即可。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这样的体检方式很容易耽误最珍贵的早期三个月黄金诊疗期:对于肺癌患者来说,早期发现并治疗治愈率可以高达80%以上,但中期的治愈率却会直接下降至50%左右,晚期几乎难有治愈的可能。

  而癌症早筛的作用是在你最先发现结节的时期就能给患者确认,这究竟是一个恶性、还是良性的肿瘤,从而节约宝贵的早期治疗时间。

  在日本,这些早筛项目的体检价格多在万元以上,如果选择“体检+旅游”的套餐服务,像上文提到的石先生这样的旅行社报价多在3万~10万元之间。在携程上,一次“日本东京3天2晚·肿瘤筛选定制体检”的收费定价为29800元。

  精明的日本商人不满足将这样的市场受控给各层旅行社,他们想直接来中国挖掘这些对癌症早筛有着切实需要的消费者们。

  “很多接受体检的人到我们日本德洲会医院去体检,大部分的患者体验非常好,因此我们就打算在上海开展体检中心,不要让这些想做体检的人特意跑往日本。”德洲会理事长铃木隆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数日前,这家日本第一大医疗集团就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尝试将日本的癌症早筛体检业务拓展到国内。

  “设备由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提供,我们从日本引进医生资源。”铃木隆夫透露,目前,他们计划推出的早筛套餐定价为19800元人民币,包括胃癌、结直肠癌、肝胆以及妇科、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的早筛以及心脏、脑血管等常规的体检项目。这一定价与日本医院的价格相差无几。

  “中国的高端医院有能力购买这样的设备,但问题是没有能够熟练掌握早筛技术的医生,所以我们来提供‘软件’的部分。”铃木隆夫说。

  这看上去是一个多方得益的合作方式:海外医疗集团避免了重资产的设备投入,直接引进人才和管理方式,而中国的高端民营医疗机构可以借此“盘活”闲置的医疗设备资源。

  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为例,这座占地104亩,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的“五星级”民营医院设有500个床位、118个门诊诊室、15间手术室以及11间产病房,但自2014年开业以来却门庭冷落,一度入住率不足两成。

  “这个费用是与日本体检的费用差不多的,中国的消费者等于只是便宜了赴日的差旅住宿费用。”共同参与本次合作的一家医疗服务投资机构携康长荣董事长顾欣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我们计划未来三年在国内建设超过十家这样的早癌筛查中心。由于金额比较大,所以项目目前是采取和现有的医院合作的方式,利用医院现有的场地、设备,我们把人员配备进来,并提供管理服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合作模式能否得到认可,关键在于日本的服务和技术能否通过医生带入到国内。

  事实上,包括美国的梅奥诊所、麻省总院在掘金国内市场时也将医生资源当成了重头戏,而医疗设备、医院建设则承包给国内的“土豪”去负责。

  “其实国内并不缺高端的医疗设备,缺乏是高端的医生资源。”汇医(Advance Medical)亚太区总裁余勤丰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这家拥有1万多名海外医疗专家资源的医疗咨询服务机构在2016年也将触角伸到了国内。“我们主要的服务项目包括重大疾病的第二诊疗意见、海外诊疗安排以及协助解读日常体检报告等,在这些方面中国的高端医生资源依旧缺乏。事实上,从目前的业务来看中国的消费者非常愿意为来自海外的医疗费用买单。”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