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01日23:37 投资时报

  中资银行频频陷入洗钱风波 走出去新挑战

  文 | 安邦咨询

  随着近期工行马德里分行和中行米兰分行在欧洲分别涉嫌协助洗钱被调查,中资银行海外分行的合规风险,再次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近日,财新周刊的一篇文章,揭示了事件背后更多的问题,值得国内反思。

  欧洲的事件曝光后,国内不乏质疑声音,认为中资银行被故意刁难。但安永诈骗审查及纠纷协调服务合伙人芮申岳指出,发达国家的监管当局对本土银行和外资银行均一视同仁,欧美银行也不断爆出震惊全球的巨额罚金,甚至高达几十亿美元,也会上升到刑事诉讼。而“溯及既往”在反洗钱调查中也并不少见,2014年美国指控法国巴黎银行(BNP)从2002年开始为苏丹等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国家转移了数十亿美元资金,BNP最终被美国罚款89亿美元,是迄今为止反洗钱审查罚款的最高纪录。安永诈骗审查及纠纷协调服务合伙人余文谦也表示,欧美在反洗钱审查方面频频出现高达几十亿美元罚金的案例,这背后都有很周详的调查作为巨额罚金的事实基础。

  应该说,此次中资行欧洲分行之所以会如此被动,背后是有根源的。首先,中国整体的反洗钱意识太弱,和海外的反洗钱体系差距太大。洗钱合规是近年来所有国际化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国际反洗钱监管不断加码。在美国,截至2015年联邦机构针对金融机构的151起公开执法行动中,34起主要针对反洗钱合规,占逾20%;9?11之后,还针对反恐融资加强了反洗钱要求,将范围扩大至非银金融机构。欧洲方面,这几年由于难民潮,反恐怖融资、反洗钱的监管在加强,2015年欧盟出台了第四版反洗钱指令,该指令设立各成员国反洗钱方面的最低要求,成员国则有义务根据法令发布更详细的法律法规。

  在业内人士看来,欧美银行反洗钱合规在实践中落实得非常严格。欧美很重视对客户的尽职调查,对个人开户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周;对企业开户,往往三个月才能开立账户;欧美对开户的信息有硬性规定,包括身份证明、住址证明、收入来源都要留副本,而且要定期更新,对收入来源包括你是做什么生意、公司是哪个行业等都要去了解;还需要对公司股权架构进行拆分,追踪到最终控股的个人股东;欧美国家金融机构对大额资金往来频繁或有异动的账户必须及时报告,而且跨境往来资金不接受现金、只接受转账。

  反观中资银行,从监管部门到银行和个人,对开户、汇款的资金来源并未足够重视,和海外的差距非常大。尽管反洗钱工作在基本监管框架、标准和机构安排上和国际是接轨的,但在实际执行中,从银行是否遵守相关规定到监管机构的定期检查,以至于能否发现问题及时处罚,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无论是个人开户还是企业开户,在银行柜台仅需要十几分钟;在大额资金管理方面,中资银行与国外相比也差得多,境外中资银行还接受现金。

  其次,则是出于利益考虑。在欧洲,一些华侨经常将偷税漏税的钱往国内汇。华人商户做生意的习惯是现金往来,个人账户和公司账户不分,这种逃税行为比较多。有央行反洗钱部门人士表示,境外中资银行并非不知道欧美反洗钱的合规要求,执行不严是因为有些人抱着侥幸心理,存在“打擦边球”的心态,没有考虑到后果的严重性。银行的存贷款大户如果提出各种金融服务需求,银行肯定会想办法满足,就有可能触犯当地有关规定,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可能或多或少都有问题。

  第三,国内反洗钱惩罚力度不大。国内对反洗钱违规情节严重的机构罚金最高只有500万元,个人处罚不超过50万元。金额本身很低不说,在执行中还要么不罚,要么罚不下去。一位东部地区央行分行的反洗钱处人士坦承,“因为有个最低额度,比如地市级若罚款超过20万元,就要撤销当地行长,也就罚不下去了;在实际操作中,反洗钱部门通过搜集这家金融机构的反洗钱违规线索,积攒到一定程度,罚省级分行,一下子罚几百万元。”

  而在欧美地区,随着打击反洗钱的力度不断加强,罚单也屡创新高甚至高达几十亿美元。例如,由于英国巴克莱银行对客户尽职调查不够、急于拿下高净值客户、高管对风险监管不足、持续监测不到位等,2015年11月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对该行开出其执法以来最高罚单—7200万英镑。这还是由于巴克莱在调查早期同意和解、因此打了七折的金额。

  随着中资银行逐渐走向海外,方方面面的挑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难民、反恐等国际问题的扩散,反洗钱合规更是成为全球金融业都高度重视的课题,中资银行的关注点更多地要从拓展业务转向风险控制。

  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并非仅仅是在境外开设机构,依法合规也绝不仅限于制度、办法、系统、人员等方面,更重要的是站在战略、思维意识和文化的高度看待国际化问题,按照国际规则来规范自己,并聘用更多当地资深的合规人员帮助中资银行理解当地文化和监管差异。

责任编辑:赵文伟 SF182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