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4日11:20 一财网

  据世界银行预测,2025年全球众筹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从农业、餐饮到影视、住房,从捐赠、购买到股权、债权,众筹已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新一波热潮。快速发展的众筹模式带给创业者无限可能,但同时,低门槛、规模小等特点也容易让众筹陷入潜在的陷阱。如何看待众筹的本质和发展潜力?众筹投资者如何保障自身的利益?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会上,第一财经记者专访了京东金融集团副总裁、战略研究部负责人金麟先生。

  众筹是高于生活的梦想

  第一财经:产品众筹可以将有追求的创业者和消费者连接在一起,为新奇好玩、价值敏感的产品和创意提供检验市场需求的渠道,是一个多赢的、C2B的商业模式。但目前看来,众筹在中国的整体渗透率还不高,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产品和股权众筹的未来潜力?

  金麟:目前众筹在中国整体渗透率不高其实很正常,这是由客群的性质所决定的。众筹产品本身相比主流消费品存在局限,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拿到回报,甚至可能还要冒跳票、产品退货的风险。同时,整个中国市场承载众筹的土壤会比海外更加贫瘠一些。毕竟,美国的社区文化很发达,但是中国这个文化就比较弱,没有太多习惯在大家之间互相帮助,所以众筹模式来到中国后就有一些变异。

  不过,随着90后的崛起,未来的众筹市场不必悲观,因为年轻人更愿意看到一些差异化的体验,尝试一些新奇好玩的产品和东西,以及更加情怀的东西,比如为别人的梦想买单。90后的消费观和70、80后也不一样,尤其94、95年生人体验过最为完整的经济开放和消费开放过程,例如信用卡的消费数据也受益于90后消费观的改变。

  产品众筹的客群,其实更多是有情怀的个人,这与股权众筹不同。过去的股权众筹类似私募股权融资,这个市场是针对中、高净值的人群。在未来,中国版的Jobs 法案——公募股权众筹试点可能会推出,其客群是那些愿意尝试风险、愿意成为梦想的股东的人,这又会不一样。但是它们在服务创业这一点上其实是互通的。

  第一财经:文化创意产业是众筹模式发源的行业,现在众筹也延伸到了各类智能硬件产品制造、科技、金融、音乐、影视、地产等各行各业。您认为,在众筹领域最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品类是什么?文化产业的众筹潜力如何?

  金麟:其实众筹做一个宽泛的设定,是高于生活的梦想。梦想可以是很多有设计感的产品,也有很多是艺术的梦想,也有的众筹是把好玩的智能硬件、设计、APP做出来。与众不同、创意是这个行业的特质。但具体到和用户的关系,也是基于梦想和社群形成互动。

  在美国的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科技是其中一类,还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比如下金蛋的创意产品——蛋黄和蛋白搅在一起煮出来是一个金蛋。所以kickstarter上可以聚集新潮的想法,为想法喝彩,有为想法支持、赞助的成分。

  从目前的GMV来看,智能硬件的众筹比例更高,但未来的趋势则不一定。比如在Kickstarter上,游戏反而是很大的品类。但由于在中国,手游往往是先下载,不是预先付费的形式,因此在中短期内智能硬件还会占据很大的品类。

  文化类的众筹产品也不错,可以汇集粉丝,然后这个体系实际上能给用户粉丝经济、C2B的东西,更多是社交、社群的东西。中国过去在文化上花费并不多,但是从电影票房的蓬勃发展来看,体验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小剧场的演化,例如开心麻花、德云社也证明了这一点,音乐产业的发展也会是大势所趋。所以文化产业会有一波兴盛的过程,最前沿艺术家的众筹 市场还是非常广大的。

  第一财经:京东众筹对项目的要求可以总结为“新奇好玩”——需要好的众筹故事、吸引人的回报、持续的互动和推广营销。可否举例你认为京东众筹上最“新奇好玩”的案例?回报吸引人的程度是否是众筹成功最核心的要素?

  金麟:京东众筹上其实有过很多有情怀的项目,比如过去有一个项目的发起人叫海盗王基德。他发起了一个去四川湖里面拍水下怪物的摄影计划。原来他一个拍星空的,通过长时间的曝光可以把星空拍的特别璀璨。还有一个项目,发起人是想修建福建省霞浦县的古桥,希望通过众筹募集一笔费用去修缮古桥,这类众筹项目的回报就远远超过金额上的利益了。

  VC不会被众筹取代

  第一财经:京东股权众筹要求一家正式的VC或天使投资人领投,但即使最专业的风投也无法保证50%以上的投资成功率。如何看待股权众筹的投资风险?股权众筹又是否与传统VC存在竞争、替代关系?

  金麟:股权众筹投资风险肯定很大,和产品众筹完全不同。股权众筹是投资,而且创业项目死亡率90%都是正常现象。但众筹不会取代PE、VC,因为PE、VC面对的客群是有意愿承担风险、也达到一定的资产实力的人。同时,当前的股权众筹已经被重新定义,公募股权众筹具有小额、大众、公开的特点,和PE、VC的较大金额、非公开和小众会形成直接的反差。因此,未来投资行业的整个生态将会是多元化的,PE、VC不可能被众筹所取代。

  第一财经:股权众筹是否面临退出渠道缺乏的问题?股权众筹中普通投资者的回报是否较难保障?

  金麟:大部分创业项目会死掉,这其实也是一种被动的退出。主要的退出方式包括下一轮退出、并购、上市、分红、回购股份等,退出的方式和传统的PE、VC是一样的。但流动性肯定要比二级市场弱很多,投资人也必须接受这一点。小股东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股份转让问题,由于会签订一致行动协议,领投人会带着跟投人一起进行退出。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郝美津 SF173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