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2日15:19 一财网

  2016年3月22日,《博鳌亚洲论坛新兴经济体发展2016年度报告》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布。自2010年博鳌论坛发布首期《新兴经济体2009年度报告》,首次定义了“E11”(新兴11国)以来,该报告已经连续6年对新兴经济体在经济增长、就业与收入、物价与货币政策、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大宗商品、债务和金融市场方面的新进展进行评论和展望。根据博鳌“E11”的划分,11个全球新兴经济体包括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指出,“总体而言,以E11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将继续行进在中速增长通道上,多数经济体的经济基本面依然稳定,但也会受到一系列不确定性和趋势性因素的影响。”

  经济增长趋缓

  就经济增长而言,2015年E11经济走势趋缓,但仍远高于发达经济体,预计2015年GDP增长率总体约为4.5%。其中,2015年除了印度、墨西哥和土耳其经济增长率保持上升,GDP分别达到7.6%、2.3%、3.0%之外,其他E11国家GDP增速均较往年有所下降。

  经济衰退的典型代表就是俄罗斯和巴西。2015年,由于经济制裁、油价下跌、卢布贬值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俄罗斯GDP增长率为-3.7%;而受政局动荡、外需不振以及国内需求严重萎缩等负面因素影响的巴西也陷入大幅衰退,经济增长率跌至-3.8%。

  经济增长较快的印度、墨西哥和土耳其也存在各自的问题。报告指出,“受益于国内财政、教育、能源和电信等领域相关改革的不断推进,墨西哥经济增长相对较好。尽管如此,但由于受美国经济复苏不稳、国际油价下跌和国内消费增长缓慢等因素的影响,墨西哥经济增长率上升的可持续性并不确定。”同时,“土耳其的经济增长率虽小幅上升,但由于其严重依赖中等或较低科技含量产品,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愈发不足。”“印度的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受益于劳动力供给充足、工业化进程加速、劳动生产率提升、外资流入增多等有利因素的影响,加之莫迪政府持续推进的改革成效渐显,预计其经济增长率约为6.7%,但全球经济疲弱对其出口需求乃至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人口年轻但老龄化日益显著

  人口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长期因素。《报告》指出,“E11人口规模大,年轻结构相对较轻,但老龄化影响日益显著。”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14年E11总人口达36.4亿人,占全球人口总量的50.2%。除了中国、印度两大人口国之外,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和墨西哥都是人口超过1亿的大国。根据IMF的估算,2016年E11国家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均值为1.02%,远高于G7国家的0.44%。其中沙特阿拉伯、南非、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土耳其和阿根廷人口增长率均超过1%,只有俄罗斯人口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与G7国家相比,E11国家相对也更加年轻,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2014年均值为7.78%,而G7国家平均高达19.29%。不过,分国别而言,俄罗斯、韩国、中国和阿根廷国内60岁以上人口比重分别达到20.8%、18.5%、15.2%和15.1%,超过了12.3%的世界平均水平,巴西和土耳其这一比例也超过了10%,按联合国标准均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仅有南非、印度和沙特等国0-14岁人口占比均超过28%,仍将继续享受人口红利。

  大宗商品拖累国际贸易

  对于诸多出口导向的新兴经济体而言,国际贸易形势的严峻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报告》指出,“从贸易增速来看,2014年和2015年E11对外贸易总体增速下滑势头不仅未得到逆转,还呈现逐步加快趋势。”尤其在货物贸易方面,2014年E11名义增长率仅为0.6%,较2013年下降2.9个百分点,较同期世界货物贸易增长率低0.3个百分点。

  大宗商品市场的低迷显然是诸多新兴经济体贸易下行的直接原因。IMF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油气资源贸易大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的货物贸易额同比分别下降高达32.5%和25.5%。《报告》指出,“尚无明显迹象表明本轮(国际大宗商品)下跌已经企稳或者结束。”世界银行2016年1月发布的《大宗商品市场前景》预计,2016年油价全年均价将下跌27%至每桶37美元,非能源价格预计2016年下滑3.7%,金属继2015年下跌21%之后预计将再度下跌10%,农产品价格预计下跌1.4%。

  《报告》同时指出,“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往往伴随着世界制造业和贸易的扩张与收缩。IMF(2008)发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期往往也是出口特别是制造业大幅增长期。期间新兴即发展中经济体公共部门支出及私人部门的投资明显增加。”同时,“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除了影响进出口之外,还会通过财政政策等向经济其他部分传导。一些新兴经济体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大宗商品出口收入,其支出往往也表现出顺周期的特征,即在大宗商品价格上行期间财政支出增加、推动经济增长,但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期缩减开始、加剧经济紧缩,从而助长了经济的大起大落。”《报告》指出,“2015年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基本财政余额对GDP 比率的恶化幅度平均大约为5个百分点。”

  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E11国家债务积累的加快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博鳌亚洲论坛新兴经济体发展2016年度报告》指出,“E11国家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远低于G7国家,但年均增长速度较快。”2015年,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最高的巴西该比例高达69.9%,印度也达到了65.3%,相对较低的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分别为20.4%和6.7%。公共债务水平上升较快的阿根廷和墨西哥年均增速分别为4.9%和2.9%。

  尽管总体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低于G7国家,但从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而言,E11国家财政赤字占比明显较高,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中,沙特阿拉伯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高达21.6%,其次巴西为7.7%,韩国和土耳其相对较低分别仅为0.5%和0.8%。

  《报告》指出,更值得警惕的风险来自快速积累的私人部门债务带来的潜在风险。分国别来看,2014年中国的私人部门债务水平高达188%,在6年时间内上升了70个百分点;巴西的私人部门债务水平为76%,上升了32个百分点。从私人无担保债务占总外债的比重来看,占比较高的巴西、印度、土耳其比重分别为57.9%、45.4%和41.7%;较低的中国和墨西哥占比分别为19.2%和23.1%。不过,就外债偿付能力而言,E11国家的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总体较高,且相比G7国家外债余额普遍较小。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