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两个议题都与医药相关: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确定进一步扶持中医药发展。
“当前医改最重要的是价格改革。价格问题尽管是沉疴旧疾,必须坚决推进!”总理说道。会议对医药领域审批改革也提出要求。总理强调,不允许在“审批”名目下搞那么多五花八门的所谓“新药”:“还不是为了涨价!”
年前,一女子在北京广安门医院怒斥号贩子引发各方强烈关注,号贩子像是一块医疗行业随处可见的皮外伤,而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资源紧缺、医生服务“不值钱”、药品价格高得治不起病,这些顽疾令医改千头万绪又步履维艰。
总体来看,药价改革牵连起整个医改的经脉。涉及药企、患者、医生、医院,如何形成一个有效的药品价格竞争机制是改革的根本诉求。
目前,公民大多属于城镇职工或居民医疗保险范畴之内。而基本医保的药品目录和各地方的自定药品目录中,几乎所有药品价格都由政府把关。人们买药要通过医保报销,过去政府定价药、限价药也就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以这样的视角衡量,价格管理部门对药品市场的干预和影响超出人们的想象。
有了权力自然就有寻租的空间。1996年以来,价格主管部门通过定价权把控药价走向,32次降价之后,药价还是居高不下。医药行业走不出的“怪圈”是哪种药贵哪种药就会销路好。药品价格高,药企的利润会大。从这些利润中拿钱对招标部门、医院、医生进行“反哺”,形成了招标、采购、开药 “良性”循环。因而在所有药品中销路最好的恰恰是价格空间最大、最能拿出钱来打通关系的。
去年6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然而许多人担忧,发改委放权会让药品价格不降反升。国家放开低价药定价的初衷,是部分低价药品企业长期亏损,导致患者用药不便。但好经却容易被个别企业念歪,有的企业称旗下低价药供应不足,市场行为“正当涨价”;有些企业间“抱团”垄断提价,不得不防。
药品定价放开后,可能出现的一个仍然棘手的结果是,医院仍然更愿意进高价药,手握处方权的医生依然有可能鼓励患者用高价药。
药品价改串联医改环环相扣,因此“以药养医”不得不破。新医改的思路是把医院和患者利益捆绑在一起。未来,药价已经不是医院的利润,而是成本。不过,从这个角度来看,药品定价的放开也考验着政府维护市场有序和公平的能力,以保证有药供应。
在美国药价谈判中最重要的主体是医疗保险支付方。美国绝大部分医疗费用由第三方保险公司承担,于是衍生出了独立的第三方专业的医疗费用管理机构。发达国家的经验不一定都适合国情,但药价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监管从严和科学的配套改革缺一不可。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杨帆 SF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