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正在引发各方争抢。波士顿咨询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中国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约为7.7万亿元人民币,预计中国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将于2018年增长至17.5万亿元。无论是传统的金融机构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这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马上消费金融首席数据官刘志军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而言,征信数据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业务能否长期顺利开展最核心的环节。

  他说,“美国的消费金融非常发达,它发达的基础就是征信体系非常完善,金融机构对个人的信用评估相当准确。它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产品。简单来说,根据风险,可以制定一系列具体的价格和条款,这样来满足最广大的消费人群。”他指出,消费金融本身是在做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和整合。“我们与美国的差距大,不是说这些数据没有,而是说这些数据目前是割裂状况,每个数据源的覆盖都非常有限。数据源特别多,维度特别大。这就造成了我们对信息数据收集的难度,这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大数据的路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广泛合作,比如跟融360合作,活着任何可以合作的伙伴,这个才能让我们的业务长线发展。“

  刘志军表示,消费金融领域最主要的两大风险就是欺诈风险和个人信用风险。欺诈风险是主观预谋的,是犯罪行为。这种风险的防范要靠事前模式识别和事后的信息共享以及执法。信用风险是由人的行为模式决定的,模式的改变需要有主观的认识和有意识的纠正。目前我国个人征信起步不久,个人信贷不够普遍,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来让消费者意识到信用的价值,改正一些行为模式以增加和维护信用。“这些正是我们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地方,是我们的能力所在。发挥这些能力需要大数据支撑,需要我们不但能获取数据,还要自己建立模型整合数据。马上消费金融将在充分利用征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各类数据信息,自主开发信用风险模型。”他说。

  谈及马上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优势,刘志军指出,物料从公司的股东结构还是经营方针、战略目标,都与其他机构有着明显不同。“从股东来说,重庆百货是我们的第一大股东,然后是北京的物美,这是两个非常大的零售商,它本身就有广泛的客户基础。这些基础可以成为潜在的消费金融客户。同时,我们还在跟很多合作伙伴进行类似的合作,这样就会有相当大的潜在客户群。”另一方面,马上消费金融希望借鉴国外非常成熟的经验,通过大数据的技术,针对性地位客户提供产品,最终希望成为最值得信赖的金融公司。

  而对于市场关注的坏账率,他说,“我们没有设坏账率底线,而是针对对不同的客户群有不同的风险层级,不同的风险层级也会有不同的产品。这也是对于我们来说的一个好的条件,因为大银行受到监管,需要有一个风险底线的控制。对我们来说,至少现在是没有的。”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