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刘林/文

  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了7%的增长,但工业、投资等主要指标都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似乎传统的力量不足以支撑7%的增长。实际上,这两年中国经济的结构在发生悄然的变化,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逆势上升。

  相对于宏观经济总量运行的清晰可辨,产业结构的调整似乎颇为模糊。无论是重新认识中国经济,还是反省产业政策,都有必要梳理一下结构现状。

  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不经意间,中国第三产业已经扛起了中国经济的半边天。

  上半年,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第一产业占比下降。具体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与此相应的是,第二产业占比降低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则降低0.1个百分点。

  相对于一季度末,产业结构似乎在数字上略有恶化,不过,产业占比在季度之间总有波动,年初基本都是当年第三产业占比的最高点,而年末往往是年内第二高点。

  基于这一经验,2015年,第三产业占比很可能会突破50%,首次在年度数字上占据GDP的半壁江山。历史数据显示,过去5年,年末第三产业占比较半年末平均高出0.6个百分点,过去3年,第三产业年末占比较半年末上升0.8个百分点。

  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在上半年超过了56%。在GDP仅有的7个百分点的增长中,第三产业贡献了4个点。正如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所言,第三产业平稳较快发展是支撑上半年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抵消了第二产业增速下降所产生的影响。

  第三产业还贡献了最多的就业量,截至于2014年,第三产业贡献了逾四成的就业量,其余六成则由第一、第二产业平分。2002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占比还是50%、21.4%、28.6%。

  三产内部分化明显

  尽管第三产业作为整体增速可观,但从细分行业来看,上半年分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有增有减。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其他服务业同比增速有所回落,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同比增速均有所提高。

  金融业对GDP增长的拉动达历史峰值,拉动上半年GDP增长1.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翻了一倍。“由于上半年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5.4倍,金融业增加值上半年同比增长17.4%,比一季度提高了1.5个百分点。”许宪春指出。

  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1-5月,软件业务收入增长17.1%,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2.5%;上半年,互联网零售额增长39.1%,邮政业务总量增长32.1%,其中快递业务量增长43.3%。

  从第三产业结构来看,各分行业此消彼长。金融业在第三产业的占比从本世纪初的低谷9.7%,再次回升至2014年底的15.3%,2015年上半年占比据估算已超18%。房地产行业占比从个位数不断上升,自2007年以来,稳定在12%-13%之间。与此同时,根据统计局的数据,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还有批发和零售业,在三产的占比持续下降,均比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点下降10个百分点。

  地域差异也尽显于产业的发展程度,到2014年,第三产业的GDP占比已经过半的共有四省市,包括北京(77.9%)、上海(64.8%)、海南(51.9%)、西藏(53.5%)。尽管广东的三产占比还不到50%(已升至49.1%),但珠三角作为整体,三产占比已经在2012年超过了50%,2013年升至52.7%。与此相反的是,虽然上海的三产占比较高,但长三角作为2013年整体仍不到50%,不过,江苏和浙江的三产占比上升迅速,已达46.7%、47.9%。个别省份产业结构出现跳跃式变化,2014年,重庆和河南的三产占比较上年增加4.9、5.4个百分点。

  投资的倾斜

  产业结构变化的背后是投资向第三产业的倾斜。

  从外商直接投资来看,第三产业占比逐年升高,到2014年已经达到了66.6%,与此相应的是,制造业占比逐年下降,已从2004年最高点70.1%降至2014年的33.4%。外商对房地产业兴趣最大,占比仍在上升,到2014年达29%;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不过,它的占比已从2013年的高点9.8%回落至2014年的7.9%;再次则是金融业,外商的投资在2014年出现跳增,占比升至3.5%。

  从全国层面的细分行业来看,自2003年有统计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过半数投向第三产业,它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占比基本稳定在55%以上,第二产业则基本落在38%-45%之间。其中,房地产当仁不让占比最大,达25%左右;排在其后的依次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合计占比20%;金融业仅占0.3%。

  需要注意的是,民间投资并没有表现出对第三产业的特别兴趣。近年的民间投资结构较为稳定,2012年以来,第一、二、三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稳定在3:50:47。与此同时,民间第三产业投资增速也在回落,目前已低于民间投资的整体增长速度。

  产业调整的速度

  中国产业调整的速度非常惊人,中等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40%上升到50%用了30年,中国却只用了一半的时间。

  中国的产业结构无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0年,第三产业的GDP占比还只有22%,到2015年就已经顶起半边天。

  但是,横向比较,这一比重仍然很低,且不说占比接近八成的美国服务业,就连德国这个制造业强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有70%左右。若从全球水平对比,中国目前的服务业占比甚至低于1970年的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不过,在与国际的比较中,需要考虑统计因素,中国对服务业的统计与发布还有待改进,比如,有一个名为其他服务业的类别,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已达37.9%,具体包括了什么内容,仍是个黑盒子。目前发布的数据是否有漏记或多记,仍然存疑。

  第三产业的迅速扩张也反映在服务贸易上。近年,无论是服务的进口还是出口,同比增速都高于货物,服务贸易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比重持续上升,进出口金额的占比超过6%,进口金额占比更高,为7.6%,服务贸易逆差迅速扩张,同比增速连年以百分之几十的速度放大,2015年前5个月也增长逾53%。从结构来看,这种变化较为积极,推动服务进口增长的主要是旅游、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