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元投资面临退市 三招快速识别财务造假

2015年03月28日 13:37  证券时报网  收藏本文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3月28日讯

  被立案调查10个多月之后,博元投资隐藏多年的信披、债务等惊人黑幕,终于逐渐揭开真相。

  博元投资3月27日公告称,于当日收到了上证所的函,后者将对其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进行公开通报,且已被证监会[微博]移送公安机关的函。当天,证监会和上交所[微博]均对此事进行了公告。

  博元投资财务造假 证监会认定“严重”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2014年6月17日,广东证监局依法对博元投资立案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博元投资自2011年至2014年,在所有定期报告中虚增资产、负债、收入和利润,金额巨大。

  其中,2011年年报,虚增资产34,705万元(占资产总额69%),虚增负债1,223.84万元;2012年半年报虚增资产35,500万元(占资产总额69%),虚增负债828.91万元,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1,129.9万元(占利润总额326%);2012年年报虚增资产36,455.83万元(占资产总额62%),虚增负债876.26万元,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1,893.2万元(占利润总额90%);2013年半年报虚增资产37,800万元(占资产总额59%),虚增负债1,017.29万元,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1,347.25万元(占利润总额544%);2013年年报虚增资产37,800万元(占资产总额62%),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2,364.54万元(占利润总额258%);2014年半年报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317.4万元(占利润总额1327%)。

  据介绍,博元投资之所以违法,是为了掩盖股改业绩承诺资金未真实履行到位的事实。伪造银行承兑汇票,导致博元投资2011年年报虚增银行存款、股东权益3.8亿余元。

  从其违法手段上看,博元投资自2011至2014年,多次伪造银行承兑汇票,并虚构票据贴现、置换交易,且多次使用虚假银行进账单和虚假银行承兑汇票入账。而且违法金额巨大。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称,博元投资2010年年报披露的净资产为-3.62亿元,追溯调整后,博元投资2010年至2013年连续4个会计年度的净资产均为负值。发言人称,无论从手段从金额还是社会后果,博元投资的违法行为非常严重。

   博元投资难逃退市 重组前途未卜

  证监会发言人称,依据我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以及行政处罚法和《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将博元投资及主要责任人移送公安机关。

  发言人介绍,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证监会于2014年启动了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针对部分存在重大违法、严重侵害投资者利益的上市公司无法正常退出市场的实际情况,将市场反响强烈、各方认识较为统一的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纳入退市情形,并分别规定了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的标准。沪深交易所据此配套修改了各自的《股票上市规则》,明确将因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被移送公安或行政处罚,作为对公司实施强制退市的具体情形。据此,博元投资因重大违法被移送公安后,上交所将按规定对公司股票启动退市相关程序。

  据了解,博元投资目前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证监会表示,依照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未对公司在退市程序中进行重组作出禁止性规定,博元投资股票在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进行重组并不违规。但是,退市机制的启动和实施,不受其筹划或者实施重大资产重组进程的影响。至于博元投资股票被暂停上市后能否恢复上市,被终止上市后能否重新上市,主要取决于是否同时符合《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情形和判断标准。

  新规不追溯 万福生科逃过一劫

  11月16日,沪深两市推出最新修订的《股票上市规则》,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纳入退市情形,被认为是本次退市制度改革的亮点,退市标准不再局限于亏损,存在IPO造假或重大违规的企业都有可能退市,投资遭遇“黑天鹅”的可能性大增。

  2011年9月27日登陆创业板的万福生科,在其上市前三年,虚增销售收入累计4.6亿元;上市后的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再度虚增收入2.8亿和1.65亿元,并以此在创业板市场圈得4.2亿元的融资款。证监会责令万福生科整改,并处奉30万元。保荐机构平安证券[微博]被暂停3个月保荐资格,并被罚7665万元。一度因大股东易主而遭到资金爆炒。

  针对万福生科欺诈发行为何不强制退市的提问,证监会发言人解释称,退市新规于201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实施,根据法不溯及以往的原则,对于新规生效前已经作出移送决定的上市公司,将不再适用新规而退市。万福生科等上市公司被移送公安的时间因早于上述时点,因此不适用新规。

  万事皆有因果。上市公司们乐此不疲地承担风险也要造假的动机在哪里?

  业内人士指出,“上市公司造假的动机虽然很多,但是主要看就四类。一是上市首年行业忽然变坏,为了不碰触营业利润同比降幅超过50%的监管红线;二是为了因连续亏损导致暂停上市或退市;三则是为了业绩好看,便于以后再融资或者股东减持;四则是为了完成经营目标。”

  一直以来,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舞弊猖獗,存在诸多原因,违规成本过低是最重要的原因。

  针对上市公司造假,法律界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的违法成本低,违法收益大;投资者维权成本高、维权收益小。“双高双低”导致失信行为屡有发生。为此,要杜绝公司造假,必须重点治乱,猛药去疴。

  此次,退市新政后博元投资面临退市,虽然有公司逃过退市大劫,但是还是不要以身试法。对上市公司的造假,也许,证监会可以让打假风暴来得更猛烈一些。

  三招快速识别财务报表造假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能否在短时间内识别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是否造假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招:看现金流量。目前,不少上市公司在政策的推动下进行了大量的分红派现,但是不少上市公司分红的现金只能用“蜻蜓点水”来形容,即每股仅派几分钱。这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的利润大多体现在应收账款上,而不是体现在现金流量上。如果应收账款增多,则表明该上市公司管理不力,因为应收账款极易发生坏账,增加上市公司未来的财务费用,这将给上市公司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从目前不少12、32上市公司的经历来看,此类个股之所以沦落到如此地步,与其应收账款的增多有着必然的联系。

  第二招:看利润构成。上市公司的利润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等。主营业务收入直接涉及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上市公司的利润来源不是主营业务收入,那么就意味着其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持续发展的空间。所以,当一个上市公司的绩优年报出台时,假使此年报的绩优主要体现在投资收益或其他业务收入(包括政府补贴)上,则该上市公司就不值得投资。

  第三招:看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与或有事项。上市公司在年报中会按照规定详细披露许多重大事项。其中,投资者需要特别关注的是: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公司控股股东变更情况;公司收购及出售资产、吸收合并事项;重大关联方交易事项;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资产和财务上的“三分开”情况;其他重大合同(含担保等)及其履行情况。另外,投资者要留心上市公司是否有巨额的对外担保责任,如果有,则应降低对该上市公司业绩的评价。

  (版权声明:证券时报独家出品,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央本级支出预算首晒工资福利总额
  • 体育哈登33分火箭锁定季后赛 杜兰特赛季报销
  • 娱乐孙楠专访:芒果要感谢我 韩红歌手3夺冠
  • 财经房产阶梯化救市箭在弦上:还有政策将出台
  • 科技周鸿祎董明珠微博之夜惺惺相惜
  • 博客王石川:我国能实行“四天工作制”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七高校换帅:平均年龄55全为理工科出身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黄有光:李光耀温思敏与新加坡
  • 叶檀:美国企业的“获利性衰退”
  • 郎咸平:你敢买地方专项债券吗?
  • 江濡山:为多数公务员说句公道话
  • 明天的天:高房价高物价都缘于间接税
  • 徐斌:资本自由流动大势不可挡
  • 江濡山:奥巴马可能正在后悔
  • 杨玲:牛市方是上半场 看好消费
  • 叶檀:关于油价中石化到底冤不冤?
  • 钮文新:创业板的流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