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三大证券报证券要闻汇总

2014年11月19日 04:53  证券时报网  收藏本文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证券时报

  沪港通首日:沪市三大ETF净申购逾5亿

  11月17日是沪港通开通首日,当日来自香港的130亿元人民币沪股通投资额度全部用完。近日上交所[微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沪市的上证50ETF、上证180ETF和华泰沪深300ETF在沪港通首日均出现1亿元以上的净申购,在沪市下跌的情况下,合计逆市净申购超过5亿元。

  据悉,沪港通开通首日,上证指数高开低走,收盘下跌0.19%,代表沪市大盘蓝筹股的上证50指数上证180指数分别下跌1.2%和0.67%,下跌幅度均明显超过上证指数的跌幅。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上证50ETF和上证180ETF分别出现0.66亿份和0.79亿份的净申购,对应净申购金额分别为1.15亿元和1.8亿元,其中,上证180ETF从55.54亿份增加到56.33亿份,为该ETF今年11月以来最大份额。

  上证50和上证180指数成分股均为沪港通中香港投资者可投资的沪市股票,业内专家分析,这两只ETF的净申购和沪港通有一定的关系,不排除部分投资者预期沪港通后蓝筹股未来将更加活跃,从而申购了相关ETF,以博取市场的反弹或上涨投资机会。

  此外,华泰沪深300ETF在沪港通首日也出现较大规模的净申购,基金份额从47.71亿份增加到48.73亿份,增加幅度超过2%,所增加的1.02亿份对应约2.68亿元。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转债杠杆基金暴跌 蓝筹退潮是元凶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沪港通预期主导下的蓝筹大盘股兴起,带动了可转债及相关指数型分级债券基金的火爆。不过,随着沪港通开闸等利好兑现,以银行股为代表的蓝筹股在近几个交易日热潮减退,可转债相关品种则率先“闻风而跌”。

  一些分级债基的B份额品种,由于杠杆效用,风险被成倍放大。截至昨日收盘,招商可转债B(150189)、国泰互利B(150067)等产品的周跌幅暂居“榜首”,且累计跌幅均超过10%。前者本周一跌停,昨日的跌幅达到9.52%,收报1.397元。相比上周四盘中最高价1.999元,短短3个交易日内已累计跌去30.12%。

  基金及固定收益圈子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称,沪港通效应退潮可能是这一波大跌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他们观察,从年内来看,股市及债市调整仍未完全到位,还要注意后续风险。不过在明年的第一季度,市场有较大机会。

  所谓分级债券型基金,通俗地解释就是将募集来的资金分成两块,A份额给予固定的“保本收益”,而另一块的B份额将承担其余的收益风险,具有明显的杠杆特性。

  与其他纯债券产品的分级基金相比,可转债由于可交易流动性更好,且可以分享股市上涨利得,通常会对市场形成助涨助跌。2013年钱荒之时,可转债跌幅被严重扩大,一定程度就是基金等机构赎回压力下的抛盘所致。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退市规则升级 26家ST公司年关难过

  近日,证监会[微博]再度祭出升级版退市新规,重大违法退市首次出现,此前业绩连续两年亏损、今年三季度业绩依然报亏的上市公司将直面退市风险。新规之下,鼻大战再度打响,而市场对于ST股的炒作热情有望降温,ST板块内部出现分化。

  退市新规中,“三年连亏”依然是暂停上市的主要条件,而首次出现的重大违法退市或也为某些特定公司退市埋下了伏笔。

  据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依然亏损的ST公司共有*ST国创、ST景谷、*ST超日等26家公司,*ST超日、*ST仪化、*ST二重分别以27.81亿元、20.12亿元、14.18亿元的亏损额位居ST股亏损榜前三甲。其中,*ST二重、*ST超日已因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按照新规,上述两家公司在2014年无法盈利,就将步*ST长油后尘,正式启动退市程序。

  不过,也有部分公司安之若素。如*ST仪化背靠大树好乘凉,大股东慷慨解囊让其成功化解退市风险。*ST仪化日前出炉的重组方案显示,公司将以240亿元收购中国石化集团持有的石油工程公司100%股权。本次交易后,*ST仪化主营业务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由聚酯切片和涤纶纤维的生产及销售变成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施工与技术服务。*ST仪化董秘吴朝阳直言不讳:对*ST仪化来说,置入石油工程公司这样盈利稳定的成长性企业,避免了公司效益继续下行与退市的风险。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沪港通遇冷成契机 冬播蓝筹正其时

  沪港通开通次日,市场热情大减,成交额急剧萎缩。沪股通130亿元日限额仅用去37.24%;港股通每日105亿元额度则几乎未动用。A股市场上,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权重股普遍下跌,对沪指造成较大压力。不过,分析人士提醒,沪港通蓝筹遇冷反而是好事,给境外投资者带来了逢低介入机会。

  近几个交易日大盘蓝筹股表现不尽如人意,市场普遍认为是部分投资者利用沪港通开通的利好减仓。如一些机构乘机撤离,使得蓝筹ETF产品遭遇净赎回,汇添富中证金融地产净赎回比例为10.06%,嘉实沪深300超过1%净赎回。此外,新股发行、数据公布以及股指期货交割等股市每月的“生理现象”,也给短期市场带来较大的压力,当然,这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冬播机会。

  沪港通热度不及预期 ,对短期市场形成压力,但换一个角度看,也说明投资者表现较为理智,A股价格没有过度反应,这对沪港通下中期A股市场是利好因素。由此看来,A股冬播理由很充足。

  冬播先要看“大气候”。中国经济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自今年7月沪指从2000点展开的一波牛市行情恰恰印证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的活力和潜力,A股的吸引力和挖掘空间更加显著。从时间安排上看,预计从年底到明年上半年,陆续会有中央以及地方的国资改革措施出台,而这其中大部分改革对象都涉及到大市值股票。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员工持股掀小高潮 蓝筹新机会待挖掘

  上港集团借定增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复牌后快速涨停,并带动港口股集体大涨。至此,A股市场中的员工持股计划已进入小高潮。

  员工持股计划并不是新鲜事物,不过相比股权激励,很长一段时间并不流行。今年6月20日证监会发布(财苑)《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规模、资金来源、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在证监会的积极推动下,A股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才开始密集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8日,今年已有30多家公司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

  综合来看,这些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来源:直接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如欧菲光;通过公司回购,如伊利股份;通过接盘大股东或关联股东减持的股份,如朗姿股份;还有的来自于大股东或关联股东赠与,如三六五网大北农

  当前实施员工持股的公司仍然以中小企业为主。如昨天与上港集团同日复牌的唐人神也发布了定增预案,唐人神拟以8.14元/股向9名特定对象发行约7125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5.8亿元,除前三大股东现金认购近半以外,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拟认购982.8万股,占比13.79%。此外,南方泵业新海宜大富科技苏交科等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东方电热洲际油气等也因筹划员工持股事项而停牌至今。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港口股轮番爆炒 机构激情抢筹

  在第二批自贸区批复预期加大、中韩自贸协定明年有望签署实施等消息影响下,近日沪深两市的港口股再度崛起,天津港珠海港均连续大涨。盘后数据显示,昨日机构积极抢筹珠海港、盐田港等个股。

  港口股的逆市走强与消息面上的重重利好有关。前日有媒体报道称,第二批自贸区批复近期或有实质进展,其中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有望获批。对外的自贸区方面,中韩自贸区谈判年内收官,协定有望在2015年下半年生效实施;此外,中澳自贸区谈判也于日前结束,中国自贸区大布局全面提速。

  在上述消息的影响下,近两个交易日A股市场的港口股全线走强。申万行业分类下的17只港口股中,除皖江物流停牌外,其余16只股均实现上涨。天津港涨幅最大,达到15%;珠海港、厦门港务、盐田港、上港集团、唐山港等5只股涨幅超过或达到10%,涨幅最少的营口港也涨2.42%。同期上证指数下跌0.91%。

  昨日的盘后数据显示,多家机构积极开展对港口股的抢筹行动。昨日珠海港尾盘拉升,大涨9.09%,股价创出历史新高。珠海港昨日的龙虎榜数据显示,一家机构在买一席位买入1078.86万元。另外,盐田港昨日也大涨7.63%,股价创出6年多的新高,其盘后数据显示,两家机构分别在买一、买三席位买入1641.39万元、943.66万元。珠海港、盐田港均属广东自贸区概念股。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中国证券报

  “沪港通”理性回归 AH股溢价平稳

  昨日是沪港通“通车”的第二个交易日,相较于首秀时资金对沪股通的热烈追捧,昨日明显热度降温,呈现出理性回归的格局。沪港两地的标的股均是涨少跌多,上证综指震荡走低,恒生指数高开低走。在这种情况下,恒生AH股溢价指数昨日相对平稳,围绕102点震荡波动。

  在沪港通正式启动前,不少机构均预计开通前几个交易日,沪股通的每日额度可能会经历“秒停”。但从开通后的实际情况来看,投资者的表现相对理性,在首日并未出现这种疯狂的追捧,昨日是第二个交易日,沪港双方的额度均有剩余。但整体来看,沪股通的吸引力仍然较强。

  昨日午间收盘之时,沪股通的交易额度剩余了七成以上,而港股通的余额占比超过了95%。至下午收盘,两市额度仍然富余,据交易所数据显示,沪股通昨日的130亿元额度剩余了81.55亿元,占比为62%;港股通昨日的105亿元额度剩余了97亿元,占比达到92%。这种情况与周一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周一早上开盘沪股通额度已经用掉近六成,下午两点左右,沪股通额度已经全部告罄。

  沪港通热潮的回落部分受到A股和H股市场同时回调的影响,AH股溢价维持横盘震荡。H股方面,继周一大跌1.21%之后,昨日恒生指数小幅高开后快速翻绿,并持续震荡走低,至收盘下跌1.13%。A股方面也不尽乐观,上证指数小幅低开后小幅上冲,短暂翻红之后再度调头翻绿,也延续震荡走低态势,最终收盘下跌了0.71%。昨日沪综指和恒生指数均呈现缩量态势。由此,恒生AH股溢价指数全天围绕102点上下波动,最终报收于102点整。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123.22亿元资金净流出

  本周二,沪股通单日130亿元的限额共使用48.45亿元,余额为81.55亿元,海外资金入场的积极性有所下降。与之相比,场内资金离场情绪则显著升温,昨日沪深股市共有123.22亿元资金离场,较前一个交易日显著放大。其中,沪市净流出90.35亿元,深市净流出32.87亿元。

  行业方面,28个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中,仅有农林牧渔和综合板块实现资金净流入,分别为4.04亿元和5792万元。其余26个板块均出现资金净流出,商业贸易、轻工制造和休闲服务的资金净流出额较小,分别为761万元、5055万元和5545万元,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和银行板块的资金净流出额居前,超过10亿元,分别为10.63亿元、15.42亿元和20.35亿元。

  行业板块的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基本一致,申万农林牧渔、计算机和综合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35%、0.95%和0.75%;与之相比,申万银行、食品饮料和非银金融指数则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92%、1.66%和1.40%。

  分析人士指出,本周一沪深股市合计净流出41.72亿元,时隔一个交易日资金流出规模便攀升至123.22亿元,由此来看,资金谨慎情绪显著升温。资金驱动力减弱并不利于大盘后市行情的演绎。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41.72亿元资金离场

  沪港通于本周一正式启动,沪股通130亿元的限额全部用尽,显示海外资金积极入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昨日A股却有41.72亿元资金净流出,其中沪市净流出39.20亿元,深市净流出2.52亿元。分析人士指出,沪港通昨日正式开通后,部分前期布局的获利资金可能出现撤离,造成资金净流出的现象。

  行业方面,28个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中,有9个板块出现资金净流入,19个板块出现资金净流出。传媒、机械设备、汽车、交通运输和电气设备这5个行业板块资金净流入额超过1亿元,分别为3.17亿元、2.72亿元、1.38亿元、1.18亿元和1.10亿元。与之相比,银行和非银行金融这两大权重板块的资金净流出额居前,均超过10亿元,分别为11.40亿元和13.57亿元。

  行业板块的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基本一致,申万机械设备、传媒和计算机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75%、1.72%和1.56%;与之相比,申万银行、非银行金融和钢铁指数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70%、1.69%和1.06%。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上周受益于沪港通正式落地的预期,大盘蓝筹股大举上攻,受到资金热捧;昨日沪港通正式开通,预期兑现,部分前期布局的获利资金倾向于离场锁定收益。另一方面,沪港通刚刚开始,市场情绪较为谨慎,不少投资者预计仍会选择暂时观望。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短期震荡不改上行趋势

  结合各方面因素分析,我们认为短期震荡不改市场中期上行趋势。虽然沪港通正式推出刺激部分获利资金选择减持,导致沪深两市面临一定调整压力,但在宏观环境依然利于股市运行、“沪港通”积极作用逐步显现,以及投资者做多热情持续升温的情况下,对后期A股仍可持相对乐观态度。短线整理后,大盘仍有进一步向上的空间。在市场仍有望延续上行趋势的情况下,配置方面建议继续以蓝筹股为主。在市场风格转换的背景下,优质蓝筹将体现较好的投资机会,具体建议关注券商、保险、核电、高铁等板块。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沪深主板大盘连续向下调整。周一,沪指大幅高开后震荡走低;周二进一步下探,期间深圳成指同步走弱,调整幅度明显。与此同时,尽管中小板、创业板逆势走强,但并未能对市场形成有效提振。此外,伴随沪深主板指数的调整,两市成交量明显萎缩,A股整体呈现偏弱的运行特征。

  我们认为,当前A股沪深主板的下跌更多是受短期因素影响。“沪港通”正式推出后,部分获利资金选择出局,成为周一以来两市向下调整的直接原因。这一判断可以从近两个交易日以来市场盘面表现得到验证,主要体现为:周一沪指大幅高开后回落,以及前期得益于沪港通刺激的个股集体走弱,并对当前沪深两市形成拖累。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做市商增至49家 成交额再上台阶

  三个月前,也就是新三板做市转让制度实施之初,做市转让交易金额曾一度冲高回落,大起大落不免让市场人士忧心忡忡。但近三个月以来,做市转让成交金额稳步上升,打消了投资者的疑虑。事实上,做市转让交易金额曾在较长一段时间都维持在1000万元左右的水平,进入10月后又迈入2000万元大关。令人欣慰的是,自上周五开始,做市交易发展迅速,成交金额也快速突破原有水平,正式踏上3000万元的台阶。

  11月18日,新三板市场总成交金额为9203.21万元,做市转让交易金额达到3216.47万元,而在103只出现交易的个股中,也有55只是做市转让股票。截至目前,做市转让股票数量达到68只,做市商则增加至49家。分析人士指出,新三板做市转让制度将改变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现有架构。

  昨日,整个新三板市场的交投维持活跃态势,103只个股发生交易,总成交金额达到9203.21万元,较前一日略有提升。本周一,沃迪装备转为做市转让个股;昨日做市转让阵营再添新兵,津宇嘉信、红豆杉、联动设计等三家企业11月18日起也转为做市转让方式。根据统计,目前新三板市场上做市转让股票数量达到68只,昨日发生交易的做市股数量达到55只。

  新加入做市行列的个股过往交投热度较低,但昨日均出现了成交。红豆杉的做市商为银河证券、广州证券和世纪证券,昨日成交金额为77.8万元,大涨30.87%,收报3.01元;津宇嘉信做市商分别是光大证券、齐鲁证券、世纪证券和兴业证券,昨日成交金额为68.73万元,股价下跌7.17%,收报5.57元;联动设计做市商也有四家,分别是申银万国[微博]、天风证券、兴业证券和上海证券,昨日则成交了20.28万元,股价也大幅上涨36.47%,收报9.28元。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三方向布局土地改革主题

  继9月29日定调土改方向后,目前由国土资源部等部委牵头落实的土改总体方案已成形提交审议,预计在12月“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推出,最快在2015年初安排试点,江浙可能会成为土改试点“探路者”。分析人士指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农地入市有望成为此次改革的重点,预计A股市场土地流转主题将反复活跃。投资者可以从以种植、农机和养殖三个方向来把握土地流转主题投资的主线。

  据媒体报道,由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多部委参与制定的土地改革总体方案已成形并提交审议,预计在12月“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推出,并在2015年初安排试点。此次土改以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民利益为基本目标,以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促进经营权流转为基本思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农地入市”将成为此次改革重点。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主要涉及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低效用地开发、产业用地结构调整等,在产业用地中,国家扶持的健康和养老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设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用地等将获得政策支持。在农地入市方面,涉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入市两方面,由于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确权工作已接近完成,因此未来政策突破的重点将体现在征地制度改革上,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征地程序或将缩减。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上海证券报

  A股已跨过牛市门槛

  沪港通开启的是A股国际化,这是历史性拐点,也是历史性起点。从国际视野来观察A股机会,将成为今后每一位A股投资者的必修课。短期投资者关注AH股差价,但这不是长期目标。

  既然已开始国际化进程,我们不妨把眼光转向美股。2008年以来,牛市特征最为显著也正是美股。标普500指数从2008年666点启动,持续单边上行,2013年5月率先突破13年整理箱体,今年9月触及上述大箱体高度50%位置(2000点)时出现急速调整,结束调整的位置又正好是新箱体(1600-2000点)的50%位置,50%规则频频生效,也是典型的牛市特征。从趋势上讲,经过此轮震荡调整后的标普500指数,已具备展开新一轮上攻的能力,即朝完成大箱体目标高度2400点迈进。紧跟其后的道琼斯工业指数,近期已有效突破13年的巨型喇叭形上轨,形态理论认为,一旦有效向上突破这种向淡的形态,换来的将是十分猛烈的一轮大行情。当然,谨慎者也会认为,当前正处于十分危险的时期,喇叭形形态逆转失败,回辙也会非常剧烈。

  再看A股,继创业板、中小板综指依次创出历史新高,中证500也即将创历史新高,上证指数也成功突破近3年的大型整理平台,从趋势上讲,A股已实现中长期逆转。正因为此,人们都在惊呼“牛市来了”。不过,面对现实,当前实体经济疲软,支撑行情的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制度变革∩以这样讲,只要美股能够持续前行,那么,A股成长主题投资的乐观预期就不会消失。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中小险资或借道进入香港市场

  截至10月30日,保险行业共计38家险企拿到外汇管理局的“驾驶证”,拥有进行境外投资基本条件。许多中小保险公司由于自身原因,无法独立投资境外市场,而在沪港通开闸的背景下,这些企业或将额度托付给有资格的保险境外投资公司,借道进入香港市场。

  从中国平安2004年12月首家拿到93.9亿美元的境外投资额度算起,险资境外投资历程已有10年。10年间,有两次申领额度热潮。2007年以前为第一次。获得对外投资额度的有20家险资,除了中国平安[微博]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平、中国太保、中再保险、泰康人寿、华泰财险等老牌保险公司外,现在资本市场中比较生猛的安邦保险、生命人寿,在2007年8月16日和2007年10月10日分别获得44.09亿美元和13.1亿美元额度。

  2013年至今,是险资获得境外投资额度的又一高峰期。如新华保险、阳光人寿、华夏人寿、安邦财险等分别获得8亿美元、12亿美元、2亿美元、6亿美元的境外投资额度。

  此外,也有中小保险公司有超前意识,如渤海财险2007年12月获批0.05亿美元,金盛人寿获批0.08亿美元。

  随着改革深入以及境外投资机会进一步显现,有市场人士预期,未来一段时间,许多中小险企会积极申请境外投资额度,为出海投资做好必要的准备。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沪港通遇冷 蓝筹股领跌

  昨日是沪港通启动的第二日,狂欢之后市场归于平静,伊利股份、大秦铁路等被北上资金大肆扫货的蓝筹股领跌,上证综指下跌0.71%。机构认为,沪港通启动前,股市已经充分反映该预期,沪港通启动当天市场情绪达到顶点,而狂欢之后市场存在短期休整需求,但长期上涨的方向难改,蓄势之后A股将重新上攻。

  昨日蓝筹股领跌,两市主要股指大幅下跌,市场成交量萎缩。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2456.37点,下跌17.64点,跌幅0.71%;深证成指报收于8196.59点,下跌87.21点,跌幅为1.05%。两市昨日共成交3191.1亿元,成交量相比近期成交高峰时期的5800亿元天量萎缩了近4成。

  沪港通净买入额急剧收缩,市场所期望的新增资金不如预期。截至昨日港股收市,港股通余额97亿元,使用了8亿元;沪股通方面,每日130亿元的限额共使用48.45亿元,余额81.55亿元,使用率38%。

  新股发行加速,市场资金面重新压力,也是导致昨日市场下跌的诱因之一。证监会日前核准了11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根据11家公司的招股书,网上申购发行日期为11月24日至27日。11只新股将发行6.04亿股,拟募集资金82.1亿元。国泰君安预计,11月本轮IPO预计冻结资金量超过1.6万亿,将创历史峰值。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投行力推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

  新三板转板制度渐行渐近,具备转板潜力的公司和券商投行积极备战。多家券商投行人士近日向上证报记者表示,随着转板政策出台临近,目前在新三板挂牌公司都积极应对,投行也在推动公司进行转板前的准备工作。

  民生证券投行部人士表示,目前IPO排队数量较多,很多企业选择先在新三板挂牌,在等待转板政策落地的同时,也在加快自身的发展,确保企业在转板时符合IPO的各项要求。

  安信证券一位保荐人称,现在主要还是等待转板政策落地,很多新三板挂牌企业都想转板,通过在新三板过渡,或转为公众公司,或成为上市企业。

  投行人士称,目前很多新三板挂牌企业都表达了转板的意愿。一旦转板政策落地,挂牌企业将迎来投资良机;由于创业板相对新三板存在明显的估值溢价,转板政策真正落地后,转板潜力公司将会大概率迎来估值提升。

  作为中西部装饰行业首个挂牌新三板的广建装饰,近日在北京举行了新三板挂牌仪式。广建装饰董事长兼总经理叶东说,公司此次挂牌新三板,为以多种方式融入资本市场做出表率,当然,公司也在积极为转板做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公司会积极转板登陆中小板或主板市场。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9日讯

  回归震荡缓步上涨常态

  从宣布沪港通启动时间到沪港通正式开通,仅仅一周,股市着实热闹了一把。一时间,所谓的沪港通受益股也纷纷大涨,盘面呈现典型的“二八现象”。与此同时,有关A股市场从此开始大牛市,进入大蓝筹时代的说法也不绝于耳。

  都说市场是最好的老师,这次也同样如此。沪港通开通第一天,沪深股市以及香港股市都是高开低走,前期受到追捧的沪港通受益股普遍下跌。到了昨日,市场依然延续这样的走势,前一天还十分抢手的沪港通额度,昨日已明显少人问津了。而在沪港通题材火爆之际受伤严重的创业板,此时倒又焕发了活力,成为市场上不多的亮点之一。这样的市场格局,的确有点出人意料,但实际上却又一点也不难理解。沪港通实现了上海与香港两个市场的互联互通,这首先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从更深层面而言,则是扩大了境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以开放倒逼改革。从技术角度而言,这种变革的影响其实是有限的,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有了QFII与QDII等,沪港两地证券市场并非完全隔绝。所以,指望沪港通后一下子带来多少资金,并且改变境内市场的投资理念,并且还要走出一波大牛市行情,有点过于乐观。沪港通的战略意义当然是巨大的,但需要时间来慢慢体现,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改变市场格局。

  今年以来,行情发展线索还是比较清晰的,总体呈震荡上行格局,但空间有限,还难以有效突破一段时间以来所形成的大箱体。这与实体经济相对疲弱,宏观政策处于定向宽松状态有关。尽管市场无风险利率有所下行,资金面也有一定改善,但毕竟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从基本面来说,并不支持股市走出大牛市行情,也不存在蓝筹股暴涨的条件。当然,对改革红利的憧憬还在,资金面继续宽松以及长期利率走势向下预期还在,股市还是有机会走出强于去年的行情,形成一定力度的反弹。今年年初时,有机构预测股市能够反弹20%,也就是涨400点左右,现在看来是有道理的。但在这个基础上能否再进一步扩大战果这就需要寻找新的推动因素了。沪港通在这个时候实施,显然对股市是个利好。但问题在于这个利好在7个月前就已经公布,并且经过几轮炒作,对市场的短期刺激作用已经很有限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它的炒作,让它承担起远远超过其能力的责任,导致沪港通开通后行情的“见光死”,放大了市场震荡强度。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支持占中者撑伞参加毕业礼 校长拒颁证
  • 体育NBA-骑士主场负掘金 哈登6分火箭负灰熊
  • 娱乐周董36岁生日巴黎婚礼 好友:昆凌洗白
  • 财经山西国土厅长李建功落马:疑涉华润宋林案
  • 科技苹果发iOS 8.1.1补丁:改善老设备表现
  • 博客记者调查:地下“阴婚”市场揭秘(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新浪教育盛典报名 教育APP评测报告
  • 老罗:中国为啥要向APEC推销基础设施
  • 马光远:被套牢的中国大妈应反思
  • 徽湖:三四线开发商离死不远
  • 易宪容:沪港通开通就意味成功了一半
  • 陈立峰:沪港通真的会带来牛市吗?
  • 叶檀:沪港通会不会被对冲基金利用
  • 洪榕:对券商股宁可做错 不可错过
  • 杨德龙:沪港通给A股带来增量资金
  • 金岩石:大国全球博弈的新棋局
  • 黄人天:黄金价格暴涨暴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