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托普”效应可以归结为三点:前路荆棘,但发展前景乐观;饱受诟病,但难以动摇其志向;开放包容,亟须全社会关爱。A股市场也需要“伊斯托普”效应
■阎 岳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名言激励了很多人。英国26岁牛津大学女毕业生艾米丽·罗斯·伊斯托普可能不会知道这句名言,但其行为很好地诠释了它。笔者将这个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的事情概括为“伊斯托普”效应。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24日报道,伊斯托普在求职遭拒200多次后,被迫在网上建起筹资账户,希望筹够支持自己读完硕士的学费。她的经历让笔者想到了A股市场,它们至少有三点是相通的。
首先,前路荆棘,但发展前景乐观。
在过去4年中,伊斯托普求职200多次均遭拒,她只能靠母亲和男友养活自己。这一点与A股市场非常相似。正是有了前仆后继的广大投资者(他们希望在A股市场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最终却成为市场建设、国企改革的垫脚石),我们的A股市场才走到了今天。
A股市场应该建成什么样子?最直接的理解是,这里是企业的融资场所,投资者的投资场所。在A股市场的前20年里,融资需求压倒一切,之后投资者合法权益才受到广泛关注,直到去年“小国九条”面世及监管层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一个更加重视投资功能的市场才隐约可见。
伊斯托普的亲友以及网友们给予其无私支持,应该是基于对她的发展前景感到乐观。伊斯托普在Facebook上建立了反伪科学网页,已经吸引了7.9万“粉丝”和多名顶级科学家的关注。
其次,饱受诟病,但难以动摇其志向。
为了筹集学费,伊斯托普建立了筹资账户,已经吸引200多人为其捐款,金额高达1.4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5万元)资金。伊斯托普称自己为“科学家、呼啦舞者以及歌手”。
不出意外,伊斯托普的行为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有人称其为“可耻伎俩”,被要求“像我们一样找份工作去赚钱”。还有人谴责其“侮辱科学和英国”,应该感到羞耻等。对此,伊斯托普回应称:“我无法理解这些人的心态,他们正恶意评论我遭受的挫折。”
这一点与A股市场正在进行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相似。从A股市场建立之初,新股发行体制就处于不断的改革中,尤其是最近几年,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处于动态纠错当中。每次IPO改革方案公布后,总会受到一些人的恶意攻击。不必否认,处于动态纠错状态中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其改革目标已定,就是注册制。在这个过程中,IPO出现一些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而不是指责、谩骂、攻击。
第三,开放包容,亟须全社会关爱。
对于伊斯托普的行为,牛津大学发言人给予了肯定。该发言人称,通过众筹平台筹集毕业生学费是该校优先议程。但是那些没有领取奖学金的学生,可能筹集学费比较难,我们希望全社会都能参与进来,保证研究生学习机会向所有人开放。
牛津大学对伊斯托普行为的开放包容以及希望全社会都参与进来的呼吁,正是A股市场希望从各部门和各方面得到的。A股市场长期低迷有多方面的原因,缺乏长期资金供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更通俗地说,就是A股市场缺乏全社会的关爱。
证监会[微博]多年以来一直倡导长期资金入市,但碍于制度束缚,各路资金并不能顺畅的运转起来。因此,各路资金的“掌门人”应尽快修订不合时宜的条例,让它们能够参与到A股市场的建设中来。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学习牛津大学开放包容的态度。
“伊斯托普”效应其实就是上面提到的三点:前路荆棘,但发展前景乐观;饱受诟病,但难以动摇其志向;开放包容,亟须全社会关爱。A股市场也需要“伊斯托普”效应。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