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推销员”卡梅伦

2013年11月30日 01:0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王亚宏 伦敦报道

   虽然艺术修养并不是在英国当政客的必备条件,可良好的记忆力却是不可或缺的。光是凭借后者,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访华前夕又在绘画方面扮演了一次“知华派”的角色。

   在访问中国前一周的大清早,卡梅伦到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参观了那里的中国古典绘画特展。依靠30多年前高中时学过的艺术史的残留记忆,卡梅伦对宋徽宗的《瑞鹤图》赞不绝口:“这比达芬奇的作品还要早了几百年”。

   好记性让卡梅伦成功地把中国与西方的古典绘画放在一起考量,相比之下能记住几年前刚发生的事对他来说就更是小菜一碟了。卡梅伦政府成立后不久,曾定下中英双边贸易额到2015年突破千亿美元关口的宏大目标,现在时间早已过半,虽然中英贸易已经从2009年的392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631亿美元,但距离目标还需要跑得更快。

   当然,为了推进计划,卡梅伦也在努力,比如在12月初的访华时,他将率领一个由150人组成的庞大的商贸代表团。这是卡梅伦担任首相以来出访时带领的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在这支代表团中,大部分由英国企业界代表组成。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代表并非都来自大公司,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等规模公司的代表,而数量庞大的中等规模公司则是英国经济的真正支柱。

   卡梅伦本人对本次访华的经济目标也毫不讳言,他称:“我将会带领高级部长以及各个领域的商界领袖,去建立一个能够让两个国家都受益的关系。”他还指出,此次访华会帮助英国的公司来评估中国的巨大市场,并为英国迎来更进一步的中国投资做准备。

   占领市场和吸引投资,这将是英国访华代表团的重要任务,而团长卡梅伦正是英国的“首席推销员”。而从首相以下,自打三年多前英国联合政府上台以来,唐宁街边上的外交部就有向“对外经贸部”发展的趋势,外交部的官员们都成了打着米字旗的推销员,在向各国推介英伦三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顺带招商引资。

   由于经济不景气,作为救命稻草之一的经济外交已经越来越成为英国外交部的一项重要使命,不但外交大臣黑格经常和商务大臣凯布尔等经济官员一块出席活动,努力推介英国,政府还将不少驻外使领馆也改造成英国“外向经济的桥头堡”。而对于向中国这样经济具有活力的国家,英国的“外向经济的桥头堡”还在不断扩建,比如为了节约经费,近几年英国外交部裁撤了一批领事馆,而驻华使馆则逆流扩容,还加派了50名外交官。

   英国经济外交中的“人海战术”看上去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今年前10个月,中英贸易同比增长7.5%,远超同期中欧贸易0.5%的增长率,中英贸易在欧盟内继续领跑,英国超过荷兰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

   当然卡梅伦并不满足这番成就,在他眼里中国仍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因此访华之行除了选择传统的北京、上海,还有杭州这些东部城市外,还特意加了一站成都。卡梅伦对成都站充满期待,那里不仅代表着中国广阔的西部市场,而且他“听说那里的火锅很好吃”。这条建议来自汉普郡博洪学校的几名学习普通话的英国学生,在访华前卡梅伦特意在唐宁街十号的首相官邸接待了这些学生。当时首相府用红茶和饼干招待学生,而比起这些清淡的食品,学生们更喜欢味道浓烈的中餐。如果卡梅伦听从建议,在四川尝了火锅后,大概他会留下新的深刻记忆。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我军战机紧急升空识别查证9批日美军机
  • 体育CBA-莫里斯两罚全丢北京2分惜败广东
  • 娱乐王力宏新婚谢祝福 小10岁娇妻被疑有孕
  • 财经任志强答北京房价何时降:除非国务院搬走
  • 科技美建成失窃手机数据库:被盗后无法使用
  • 博客乔良少将:防空识别区是亮黄灯划黄线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90后毕业求职:要求不加班不打杂不喝酒
  • 梁建章:全面放开生育 耕地粮食够吗
  • 谢百三:技术派高手看涨A股牛市
  • 吴玉慈:养儿防老到养儿爱老?
  • 永新人:银行受保护的好日子快到头了
  • 叶檀:3800万人中断社保没什么大不了
  • 齐格:美国人一定看透了中国人的心
  • 尹中立:从三中全会看股市的重大机遇
  • 刘杉:比特币是伟大货币创新
  • 梁建章:全面放开生育对中国的好处
  • 刘远举:该不该支持张艺谋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