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分四个板块
■本报记者 姜 楠
随着我国城镇化加快,关于城镇化的讨论不绝于耳。对于城镇化,业界也常称做城市化,市场上比较容易简单地理解为房地产化,这未免有失偏颇,也往往被房地产商所利用。
实际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明确指出,城镇化是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但什么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它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它的制度安排和治理结构是怎样的?近日,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牛文元做出了详尽解答。
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城市化战略的历史进程和交错更替的变化,结合中国特色,牛文元认为,人的城市化应当按照次序分成四个板块来阐述。
第一个板块是人的流动。这涉及到户口制度、土地制度,也包括了特大城市的逆城市化,例如北京、上海上千万人口,不仅是农民工到城市来,也包括城市人口和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所以人的流动是第一个板块。这一板块主要解决从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从要素的归集到要素流动的转化。
第二个板块是人的就业。这涉及到人的培训、人的提升、人的能力建设,以及在创新驱动下,城市形成的新型经济关系当中人如何能够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这一板块主要解决人的体能向技能、智能的转化。
第三个板块是人的融入。进入城市有了工作,就是城市的人了吗?还不是。这里涉及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组织方式、文化方式的融合,以及相应的社会民生、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因此,人即使有了就业,还需要更多社会性。这一板块主要是解决从移民到归化,这要有一个过程,从少数变为多数,从外来的变成本土的。
第四个板块是人的幸福。如果有了人的流动、人的就业、人的融入,就要看人的幸福。这一板块的实现涉及到公平正义、国民待遇、机会平等、安居乐业、绿色幸福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要完成城乡、城际和区域的一体化。这一板块主要解决从收入提高到精神富足的转化。
牛文元总结说:“从人的解放、人的流动、人的就业,到人的融入变成了真正的本土,实现了国民待遇,最后进入到人的幸福,这样我们才能认为人的城市化基本上完成了历史使命。”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