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系列》:愈单纯愈深邃

2013年04月20日 05:15  上海证券报 

  ——谭平作品赏析

  ⊙记者 曹原 ○编辑 陈羽

  

  从写实到表现主义,再一点点到抽象,抽象又从多变少,到越来越纯粹,谭平在自身的艺术语言探索上形成了很强的连贯性。尽管抽象绘画的思维苗头最早能追溯到他的毕业创作《矿工组画》上,但现在最广泛被人接受且喜爱的,是谭平大概从2004、2005年开始创作的,其抽象艺术的代表创作——《细胞系列》。

  2004年,谭平的父亲被诊断出癌症,显微镜下的癌细胞显然刺激了谭平。从那时开始,我们可以在谭平一张张颜色艳丽的画面中,看到不断分裂、汇集的细胞,这些圆圈对谭平来说,是有生命的,是软体的,是区别于几何结构而有感情的圆圈。从那时,谭平创作的动力和原创力已经从早期思想的理性控制,转变成了对生命的感悟。

  与谭平作品中偌大的艳丽背景形成对比的是,谭平总是在一个很大很空的背景,或者说时空中,轻描淡写、肆意挥洒似的画着一个个看似极简风格的圆圈,这些看似随意而成的圆圈在偌大的背景下显得小,而且有点缀感,从而使得背景与画面中的形象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

  不过,这种看似随意的画面效果,是来源于谭平区别于传统创作方式的——否定式创作。谭平要求自己每次只画半个小时,即使是两、三米的大画,涂完一遍颜色以后,在半湿的状态下又覆盖一遍(现在主要采用的丙烯材料,覆盖性比较强),所以最后的画面中总能隐隐约约看到前几层若隐若现的肌理。这种不同于传统(动笔之前有个既定的心里形象或草稿)创作的方式,看上去随意性很强,但是大的方向却是胸有成竹,在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性的创作便会带有这一时期与其他时间区别性的符号和感受,这种“否定”或许是某种建设。

  明显的是,谭平的抽象艺术不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对西方抽象艺术样式的模仿,也不是对西方抽象艺术的回应,而是立足自身的生活感悟、依据中国现实的环境和文化状况,对精神和情感的一种发声。

  就像美术史论家、批评家易英所说:“抽象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不是一目了然的,更不是用逻辑来演绎的,它在画面上的表现是一种深度的距离,而不是平面的形式感觉。那些像细胞一样的黑色形状,表面上是平面的空间排列,实际上形状的大小有一种隐性的前后关系,作用于视觉就是一种深度的空间,决定这种排列组合的不是形式的设计,而是个人心理使然。普通观众从谭平的画中看到的可能是形式的关系,对于谭平来说,形式则是感情显现的契机。谭平并不关心观众怎么看他的作品,是否能看懂或看出什么东西,他关心的是用什么方式实现形式的纯粹,生活、生命的记忆,现实生活的精神状况,心理的压抑与释放,都会成为形式的出发点。”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决定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体育中超-周挺替身救主国安1-1人和 舜天0-1
  • 娱乐港媒曝曾志伟和妻长期分居 20年没行房
  • 财经地方密集拜会铁老大:盼加大铁路投资
  • 科技中国雅虎邮箱之死:终生承诺变终结
  • 博客朱令律师声明 吴征:投资电影入围戛纳
  • 读书邓蓉详解:1968年邓小平专案组成立记
  • 教育高校命案让人惊愕:同窗相煎为哪般?
  • 育儿5岁男童遭女幼师掌掴全身多处挫伤(图)
  • 谢百三:美国人打仗的第二天买黄金
  • 占豪:反弹目标在清明节前缺口
  • 股市风云:突破长阳为主升启动创造条件
  • 股锋:反弹无法动摇股指继续探底
  • wu2198:下周股市将加速上涨
  • 罗天昊:铁路提速不可因人废事
  • 姚树洁:H7N9疫情的初步分析
  • 叶檀:地方债危机倒逼改革
  • 郭世邦:小微企业融资出路在哪
  • 于晓华:黄金价格崩溃只是一个短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