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日系车如何救赎:三菱打响第一枪

2012年12月24日 05:09  理财周报 

  “即使日系车销量会有所反弹,也并不意味着其可以达到预期销量水平”,日系认知度呈下降趋势

  理财周报记者 高薇/文

   自今年夏天中日双方因钓鱼岛问题爆发冲突起,销量被“腰斩”的日系车便开始暂缓了在中国市场上的各种推广活动。不过,随着岛屿争端呈现出平息不扩大化的倾向,从冰封期“解冻”的日系车也开始重启在华扩张的脚步。

   12月18日,进口三菱全新欧蓝德正式登陆国内市场,日系车在市场和产品层面的“救赎战”也开始从三菱打响。三菱汽车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泽裕之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日系车将走出低迷状态,“因为11月份的销量已是底部,而从12月起,三菱已经在触底反弹。”

   在长泽裕之看来,2013年进口三菱在华的销量将达到25000台以上,几乎会是2012年销量的一倍。但“日系车如果出现持续性反弹,能否回到年初的高水平也仍存悬念。”来自盖世汽车研究院的一份报告称,因为目前产品线过短、营销不得力也被认为是在华日系车企的普遍短板。

  三菱率先救赎

   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三菱汽车都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公开资料显示,三菱汽车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品牌,但由于一直没有建立股权对等的合资公司,三菱在华的发展始终坎坷。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目前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与日产、丰田、本田差距甚远:2011年三菱品牌国产车的总销量仅为4.35万辆,进口车销量也仅有2.7万辆。

   为此,今年下半年,三菱与广汽成立了50:50的合资公司。按照三菱汽车的规划,未来广汽三菱将成为30万销量中的生力军,而在新合资公司放量之前,进口车业务则将成为其主要的冲量点。“我的目标就是挤入原装进口车前十名。”去年成都车展上,时任三菱中国总经理的饭田健治称。

   在饭田健治看来,作为进口车销售商,三菱目前在网络布局上颇具优势。不过,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三菱野心勃勃准备在中国大展身手时,外部政治因素却让三菱不得不暂时推迟它的扩展计划。“今年一整年三菱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很辛苦,进入秋天以后,我们的销售状况不太理想。”三菱自动工业株式会社北亚洲第一部部长石井義祐称。

   据长泽裕之介绍,今年9月份,市场环境的变化曾对三菱的销量造成了重创。“销售量和去年相比,只是去年的60%。”但是看起来,他却对后市颇为乐观。“但我们展望一下2013年,2012年已经到了底部了,2013年肯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选择在这个时机推出全新欧蓝德的原因之一。”

   长泽裕之称,如果顺利的话,和11月相比,进口三菱12月的销量将会达到11月销量的两倍到三倍。而事实上,也正是这样的数据给了众多日系车企推动自我救赎的信心。中汽协统计,11月日系乘用车回暖趋势明显,环比增长72.2%。尽管同比仍有36.1%的降幅,但这是日系车在9、10两个月连跌后首次出现触底反弹。

  反弹非反转

   日系车真的就此缓过神了吗?对此,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称:“尽管短期的销量波动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钓鱼岛政治风波不进一步恶化,日系车也就会迎来触底反弹。”但钟师同时也表明,即使日系车销量会有所反弹,也并不意味着其可以达到预期销量水平。

   不可否认的是,这次“钓鱼岛事件”,令不少消费者成为了坚定的抵制日货者,他们已经转向购买了其他品牌车辆,成为日系车企无可挽回的“沉默成本”。而近些年,日系车在技术及产品更新换代方面的缓慢也让日系车的销量下滑并不仅仅是“政治因素”影响那么简单。目前,在日系车曾颇具优势的紧凑型与中高端汽车市场,美、德、韩等竞争对手推出的车型已在逐渐蚕食原有日系车的份额。比如“今年,进口三菱销量下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星车型欧蓝德EX·劲界已经进入到了它产品周期的末端。”长泽裕之坦陈。

  悬念仍存

   在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研究总经理梅松林看来,由于日系车这几年缺乏让消费者怦然心动的,对消费者的购买力具有“杀伤力”的产品,目前中国消费者对日系品牌的认知度已呈现下降趋势。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日系车企的保守及本土化程度不够。“日系品牌突出的优点是省油,但随着消费结构的多元化和消费者的成熟,日系车需要集体打造第二个吸引中国消费者购买的要素。”梅松林称。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自民党党魁安倍晋三将于本月26日的特别国会上再度被指名出任首相。他在选举期间便公然宣称将废除“和平宪法”,其上台后的第一轮演讲也再度强调“会在钓鱼岛问题上显示强硬态度”、“没有谈判余地”,这无疑将使期待触底反弹的日系车企再度蒙上一层阴影。

   所幸的是,同样是安倍晋三,在大选获胜之后也表态将推行“无限量”的货币宽松政策。这对近几年来饱受日元高企苦恼的日系车企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消息。因为倘若日元贬值,日系企业在产品的价格上也将拥有更多闪转腾挪的空间,这将有利于日系车企利用价格杠杆走出阴霾。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中央军委:接待禁喝酒严控用警车
  • 体育CBA-北京29分惨败 麦蒂41分青岛12连败
  • 娱乐赵本山小品被曝已敲定 小人物带徒弟
  • 财经二手房市场频现公务员转让灰色房产
  • 科技谷歌员工圣诞礼物:平板手机任意挑选
  • 博客中国人应尊重卑微的鸡 老子怎成吊死鬼?
  • 读书因林彪叛逃受牵连的高级将领们(组图)
  • 教育期末占座变“让座” 四六级真题答案
  • 育儿十年前男幼师半数改行:待遇低择偶难
  • 郑风田:一号文件为何聚焦农业经营体制
  • 美国客:在美国入错行一辈子少挣160万
  • 曹凤岐:十八大报告如何看金融改革
  • 陶冬:美国悬崖迫近 日本债务闹荒
  • 文显堂:为何中国房产价格与价值背离
  • 叶檀:日本将更大规模发放货币
  • 谢百三:分歧最大的一次牛市
  • 秦红:客户维护费的前世今生
  • 熊鹭:美国财政无悬崖
  • 彭真怀: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城镇化